基于文化图式的《银河护卫队》中美大学生受众比较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文化图式的《银河护卫队》中美大学生受众比较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文化图式 电影《银河护卫队》 中美 大学生受众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与深化,传播环境不断深化,跨文化传播结构也不断呈现出新的复杂的特点。电影作为跨文化传播的一种表现形式,由于内容和表现形式的不断改进和发展,已经成为了大众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电影的跨文化传播中,一种文化涌入到另一种文化,与其文化图式之间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一方面,跨文化交际为不同民族文化图式的传播提供了动力带来新鲜血液,另一方面,不同民族、不同背景的文化图式之间又相互博弈着、制约着跨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这一过程中,文化图式在跨文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往往强势的文化图式更容易在动态传播中获得主动权,悄然改变着原文化的固有图式。2015年电影《银河护卫队》在全球引起观影狂潮,影片上映后在北美地区反响极佳,获得了票房口碑双丰收。在中国也取得了不俗的票房,但对其评价却呈现着两极化的走向,部分观众认为美式幽默氛围浓郁,一些观众则完全体会不到影片的笑料。由于影片在中国观众中评价的两极化较为明显,即在受众心理上进行了分化,本文试图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两国文化图式的共性与差异,探究现阶段年轻受众的文化图式在跨文化传播中发生的新的变化、表现的新形式,寻找解决中美文化交流障碍的途径。同时,本文在研究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受众文化图式的共性、差异与变化的基础上,加入了中美科幻片市场现状比较,希望结合当前中国科幻受众调查数据,将受众心理与电影创作、成型、营销作为一个整体的、动态的系统加以分析和研究,避免了受众文化图式与电影各环节间的割裂,为两者的互动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对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改良提出有效建议。
【关键词】:文化图式 电影《银河护卫队》 中美 大学生受众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905;G645.5
【目录】:
- 摘要7-8
- ABSTRACT8-13
- 第一章 绪论13-19
- 1.1 选题背景13-15
- 1.2 研究框架15-16
- 1.3 研究方法16-17
- 1.3.1 文献分析法16
- 1.3.2 问卷调查法16-17
- 1.3.3 对比分析法17
- 1.3.4 网络访谈法17
- 1.4 研究创新17-19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概念梳理19-25
- 2.1 图式概念梳理及研究综述19-21
- 2.2 文化图式概念梳理及研究综述21-22
- 2.3 文化图式与跨文化交际概念梳理及研究综述22-23
- 2.4 电影受众概念梳理及研究综述23-24
- 2.5 电影《银河护卫队》研究综述24-25
- 第三章 电影《银河护卫队》相关概述25-28
- 3.1 漫威电影25
- 3.2 漫威发展时期的电影25-26
- 3.3 漫威二阶段电影代表《银河护卫队》26-28
- 第四章 问卷的设计回收与检验28-34
- 4.1 问卷设计28
- 4.2 问卷回收28-29
- 4.3 问卷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检验29-34
- 4.3.1 量表的信度检验29-31
- 4.3.2 量表的效度检验31-34
- 第五章 中美大学生受众问卷与文化图式分析34-58
- 5.1 中美大学生问卷数据分析34-50
- 5.1.1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34-35
- 5.1.2 中美大学生受众对比分析35-46
- 5.1.3 中美大学生受众量表分析46-50
- 5.2 中美大学生文化图式的共性与差异50-58
- 5.2.1 共性50-54
- 5.2.2 差异54-58
- 第六章 中国科幻电影的现状与发展建议58-65
- 6.1 中美科幻片现状比较58-59
- 6.2 观众对科幻片的态度59-61
- 6.3 中国科幻电影的现状分析61-63
- 6.3.1 科幻电影的受众新变化61-62
- 6.3.2 对科幻电影的高期待性62
- 6.3.3 更追求特效与观影体验62
- 6.3.4 科幻电影产业运作缺失62
- 6.3.5 科幻题材陈旧缺乏创新62-63
- 6.4 中国科幻电影发展建议63-65
- 6.4.1 社交媒体在电影传播的运用63
- 6.4.2 科幻电影产业化专业化运作63-64
- 6.4.3 为观众提供极佳的影片效果64-65
- 第七章 结语65-67
- 7.1 研究结果65
- 7.2 研究不足65-67
- 致谢67-68
- 参考文献68-72
- 附录72-84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8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明东;陈喜贝;;试论文化图式翻译策略[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2 梁薇;刘明东;;文化图式在英汉翻译中的应用[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8年03期
3 张晓凌;;口译中的文化图式重建[J];毕节学院学报;2010年07期
4 刘丽姣;;文化图式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激活与构建[J];琼州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陈钰;;文化图式与翻译[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9期
6 陈倩;刘明东;;科技话语文化图式及其翻译策略[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7 张丹;;认知文化图式与语篇理解[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8 杜惠玲;;从文化图式看李清照的词的英译连贯[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8期
9 王婷;;中美文化图式建构下的福祸观解读——以《周易》和《圣经》中的福祸观为例[J];大家;2012年06期
10 刘萍,曾文华;认知文化图式的差异和翻译策略[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 吴泽琼;文化图式差异与翻译的变通[N];光明日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明廷金;文化图式视角下的《道德经》翻译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6年
2 张梦蝶;基于文化图式的《银河护卫队》中美大学生受众比较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3 郦一彬;文化图式视角下的汉英交替传译[D];苏州大学;2016年
4 李鑫;文化图式角度英汉翻译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5 朱菲菲;文化图式与英汉翻译初探[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孙倩茹;文化图式视角下的汉英口译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7 蔡赛月;高中英语阅读教和学中文化图式的融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8 李志坚;从文化图式看《红楼梦》中人名、字、号的翻译[D];中南大学;2010年
9 章放维;文化图式视角下的文化空缺及其在翻译中的应对[D];湘潭大学;2006年
10 宋正芳;文化图式与幽默解读[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0901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ingxiaoguanlilunwen/1090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