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营销论文 >

企业成长的双元模型:平台增长及其内在机理

发布时间:2018-03-07 00:10

  本文选题:企业成长 切入点:双元模型 出处:《中国工业经济》2015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中国企业借助互联网技术,依托平台突破产业边界运营,以不同方式获得内涵式、跨界型快速增长,其中小米、阿里、奇虎360、腾讯等企业就是这种成长类型的典范。本文认为,在需求面以及供给面上,价值链的设计、制造、营销、运营各个区段都可以有不同的平台形式,并且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持续发展,平台的具体表现形式也在不断地细化为具体产品、服务或独特资源。而且,在大规模商业化、创新方面,平台与企业、市场之间存在替代效应。本文基于价值链、价值网络理论,围绕商业生态系统、平台增长、供给面、需求面等相关概念,从关联链和价值形成两个维度构建双元模型:结合当前互联网背景下一些企业快速成长的实践,探索依托平台实现企业成长的具体形式和内在机理,并从打造商业生态系统、建设大数据分析能力、提升价值专属特性、培育动态能力四个层面对企业如何实现平台增长提出对策建议。
[Abstract]:With the help of Internet technology, Chinese enterprises break through the industrial boundary operation by relying on the platform, and obtain the connotative and cross-border rapid growth in different ways. Among them, Xiaomi, Ali, Qihu 360, Tencent and other enterprises are the models of this type of growth. On the demand side as well as on the supply side, the design, manufacture, marketing and operation of the value chain can have different platforms, and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The concrete forms of the platform are also constantly being refined into specific products, services, or unique resources. Moreover, there are substitution effects between the platform and the enterprise and the market in terms of large-scale commercialization, innovation, etc.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value chain. Based on the related concepts of business ecosystem, platform growth, supply side, demand side and so on, the theory of value network constructs a two-element model from the connection chain and value forming dimension: combining with the practice of some enterprises growing rapidly under the current Internet background. To explore the specific forms and internal mechanism of enterprise growth based on the platform, and to build the business ecosystem, build big data's analytical ability, enhance the value of the exclusive characteristics, The four levels of cultivating dynamic capability provid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n how to achieve platform growth.
【作者单位】: 西南财经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山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分类号】:F27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罗珉;大型企业的模块化:内容、意义与方法[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03期

2 徐晋;张祥建;;平台经济学初探[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5期

3 罗珉;刘永俊;;企业动态能力的理论架构与构成要素[J];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01期

4 罗珉;赵红梅;;中国制造的秘密:创新+互补性资产[J];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05期

5 李海舰;田跃新;李文杰;;互联网思维与传统企业再造[J];中国工业经济;2014年10期

6 罗珉;李亮宇;;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创新:价值创造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温丽;薛继亮;;基于模块化分工的农业产业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0期

2 郝志军;;模块化与我国轨道运输装备的技术创新[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3 陈玲;;双边市场理论视角下的市场平台研究[J];商业研究;2010年04期

4 徐鸣;;从实体资本到虚拟资本:现代企业理论演变之“道”——基于中国“道”哲学的探索[J];财经科学;2011年12期

5 夏辉;薛求知;;服务型跨国公司全球模块化与服务业国际转移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财贸经济;2011年03期

6 芮明杰;张琰;;模块化组织理论研究综述[J];当代财经;2008年03期

7 夏辉;宋晓峰;金润圭;;服务业模块化的必然性及动力机制分析[J];当代财经;2008年06期

8 兰洁颖;;基于企业、市场与网络的核心能力功能——一个文献综述[J];当代经济;2006年12期

9 李妍;刘伟;;内部市场化:企业组织结构演进的新方向[J];当代经济(下半月);2007年02期

10 罗明新;;网络经济条件下集团公司的组织结构变革[J];党政干部学刊;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亚敏;皇甫海蓉;王浩;;国际分工、模块化与CIBS发展战略研究——一个新的分析方法[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2 李大元;;动态能力到底是什么?[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3 俞荣建;;模块化网络化:企业组织演进的逻辑与趋势[A];浙商创新——从模仿到自主[C];2008年

4 王海龙;肖剑杰;黄明;;模块化与产业不连续创新:研究回顾和概念界定[A];2012年全国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暨科学技术学两委联合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张传根;邬丹燕;吴义爽;;产业平台研究的文献综述[A];第十一届中国技术管理(2014`MOT)年会论文集[C];2014年

6 张杰;李勇;刘志彪;;外包与技术转移:基于发展中国家异质性模仿的分析[A];经济学(季刊)第9卷第4期[C];2010年

7 刘启;;软件市场定价模式与产业竞争力及对反倾销的启示[A];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评论(第三辑)[C];2012年

8 董俊武;梁舆珊;;外向型企业逆向国际化的升级路径:一个分析框架[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9 陈蔚珠;;基于双边市场的手机应用商店盈利模式研究[A];2013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学术年会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13年

10 张延林;肖静华;谢康;;小小的IT经理能实现IS与业务战略匹配吗[A];2013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学术年会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伟;结构化创新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2 高若阳;基于知识观的组织模块性与企业适应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俞萍萍;激励政策下发电企业可再生能源战略投资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4 李晓;企业产品服务系统价值流理论与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5 王雅俊;模块化视角下的服务型工业化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6 李贞;企业知识网络能力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辛晴;知识网络对企业创新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1年

8 张波;孵化网络对入孵企业创业绩效的影响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9 邵昶;营销渠道成员间知识共享对渠道绩效的影响[D];复旦大学;2011年

10 吴殿信;基于资源位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国斌;基于双寡头模型的平台企业竞争行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金香;服务业模块化组织柔性生产机制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3 龙丽丽;双边市场的网络构建、盈利模式及竞争优势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郑爽;媒介平台理论初探[D];暨南大学;2011年

5 唐黎;基于模块化理论的图书出版产业价值网络构建与运行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6 朱艳玲;模块化网络组织风险的生成机理与评价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7 闫震;对协调铁路信号系统集成项目主导方与成员方利益冲突的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8 邱炉锋;动态能力对公司创业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隋菲菲;基于模块化的IT产业组织模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10 林井奎;基于核心人力资源的企业动态能力形成机制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海舰,聂辉华;全球化时代的企业运营——从脑体合一走向脑体分离[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12期

2 李海舰,聂辉华;论企业与市场的相互融合[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08期

3 罗珉;企业内部市场:理论、要素与变革趋势[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10期

4 李海舰,原磊;论无边界企业[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04期

5 罗珉,曾涛,周思伟;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基于租金理论的解释[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07期

6 罗珉;王雎;;跨组织大规模协作:特征、要素与运行机制[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08期

7 李海舰;王松;;客户内部化研究——基于案例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10期

8 李海舰;陈小勇;;企业无边界发展研究——基于案例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06期

9 李海舰;;从原子型企业到网络型企业[J];比较管理;2011年02期

10 李海舰;田跃新;李文杰;;互联网思维与传统企业再造[J];中国工业经济;2014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媛;李阳;谢佩洪;;组织双元研究述评与展望[J];现代管理科学;2010年12期

2 张宏杰;;定岗双元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本土实验研究[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0年12期

3 刘新民;丁黎黎;王垒;;管理学科研究生双元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4 孙婧;宿金华;;校企双元合作,三方共赢发展[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年09期

5 胡华江;刘宏日;刘鲁平;;高职教育“双元课程”的构建与实践[J];职教论坛;2006年22期

6 孙吉川;;双元型组织:概念演化及发展[J];现代经济信息;2010年15期

7 胡冬梅;陈维政;;双元战略及其实现路径[J];软科学;2012年10期

8 刘新梅;韩骁;白杨;李沐函;;控制机制、组织双元与组织创造力的关系研究[J];科研管理;2013年10期

9 朱文涛;;定岗双元模式下物流管理专业认识实习课程的教学设计和实施[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3年07期

10 张馨;;再论第三财政——“双元财政”视角的分析[J];财政研究;2013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张晓棠;安立仁;;基于联合双元的多维知识搜索平衡战略及其创新绩效研究[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2 肖丁丁;;创新能力结构视角下跨界搜寻对组织双元能力的影响研究[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A12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理论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研究[C];2014年

3 王益民;梁萌;;政治关联、治理机制对战略双元的影响——基于中国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研究[A];第十四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2年

4 赵良杰;;技术互依性、组织双元能力与联盟创新绩效:基于动态网络的视角[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杨秀勇;双元铝业销售收入突破22亿元大关[N];六盘水日报;2010年

2 李亚元;双元:种植养殖齐发展[N];毕节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胡立强 通讯员 李钢彪 王昌h,

本文编号:15770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ingxiaoguanlilunwen/15770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04c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