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营销论文 >

S云商企业O2O转型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30 22:39

  本文选题:O2O转型 + 零售行业 ; 参考:《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经过近三十年社会经济发展,依托于中国庞大的消费群体和较为丰富的商品供应,中国零售行业迅速崛起。但是从2011年开始零售企业各种业态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萎缩,并且回报率越来越低、成本却越来越高,开始难扩张。主要原因在于互联网的快速崛起所带来的冲击。同时,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正改变着人们的消费习惯及行为,用户可随时随地享受移动互联网所带来的便捷生活。基于移动互联网营销不断发展,加之移动技术的不断迭代更新以及O2O模式日渐成熟,将带给未来的营销更加人性化且更富有精准性。本文探讨S云商企业对内是如何开展价值链重组策略,对外应如何基于场景的营销,同时利用智能手机和IT技术进行内外连接实现O2O融合,为用户提供快捷、舒适、互动、个性化的购物体验。因此,第一部分结合零售行业的特点,以S云商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分析、内外环境分析理论、波特竞争力模型等相关理论,分析S云商企业的内外环境及竞争态势,论证S云商企业为什么要转型O2O模式以及转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其次通过价值链分析模型以及价值创造理论,为S云商企业如何进行内部价值链重组策略提供指导依据。第二部分主要研究S云商企业内部资源整合、重组价值链的过程,从组织能力、物流能力、信息能力、营销能力等方面分析了S云商企业O2O转型融合。第三部分从财务的角度比较分析S云商企业转型前后的变化,得出转型结论,S云商企业O2O营销模式,已深入到企业内部价值链核心能力的整合,完成初步的整合布局,但整合成果尚未凸显。最后针对S云商企业现状提出基于场景营销强化前端体验,支撑后台长远发展的建议。
[Abstract]:After nearly 30 years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relying on China's huge consumer groups and more abundant commodity supply, the retail industry in China has risen rapidly. Since 2011, however, retail businesses have experienced varying degrees of contraction, with lower and lower returns and higher costs, making it difficult to expand. The main reason is the impact of the rapid rise of the Internet. At the same time,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bile Internet, it is changing people's consumption habits and behaviors. Users can enjoy the convenient life brought by mobile Internet anytime and anywhere. Based on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mobile Internet marketing, coupled with the continuous iterative update of mobile technology and the maturity of O2O model, it will bring the future marketing more humane and accurate.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S cloud business enterprises carry out the strategy of value chain reorganization, how to use the scene based marketing, and how to use smart phone and IT technology to realize the integration of O2O, which provides users with quick, comfortable and interactive. Personalized shopping experience. Therefore, the first part combin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tail industry, taking S cloud business enterpris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rough literature analysis,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analysis theory, Porter competitiveness model and other related theories, analyzes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and competition situation of S cloud business enterprise. Demonstrate why S cloud business enterprises should transform O 2 O mode and the necessity and importance of transformation. Secondly, through the value chain analysis model and the value creation theory, it provides the guidance basis for the S cloud business enterprise how to carry on the internal value chain reorganization strategy. The second part mainly studies the process of resource integration and value chain reorganization in S cloud business enterprise, and analyzes the transform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O 2O in S cloud business enterprise from the aspects of organization ability, logistics ability, information ability, marketing ability and so on. The third part compares and analyzes the changes before and after the transformation of S cloud business enterprises from the financial point of view, and draws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O 2O marketing model of S cloud business enterprises has already penetrated into the integration of 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internal value chain of the enterprises and completed the preliminary integration layout. But the results of integration have not yet been highlighted.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 cloud business enterprises,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suggestion of strengthening the front-end experience based on scene marketing and supporting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the background.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724.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国华;企业竞争的计策谋略[J];工厂管理;2000年02期

2 赵智敏;企业竞争获取优势十强策[J];会计之友;2000年11期

3 陈绍辉,曲强;企业竞争十策略[J];企业研究;2000年05期

4 杨娟;企业竞争新方式——合作竞争[J];邵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2期

5 孙选中;占有“商机”:企业竞争的制高点[J];中国工商;2000年03期

6 昊宪和;;围绕核心能力创造企业竞争优势[J];市场营销导刊;2000年03期

7 杨娟;企业竞争新方式——合作竞争[J];理论探讨;2001年01期

8 高慧,毕飞;论网络经济时代企业竞争优势的建立[J];情报杂志;2001年09期

9 白亚鹏;人才竞争:企业竞争的核心[J];创造;2001年12期

10 朱玉泉;树立最大价值理念 培育企业竞争优势[J];工厂管理;200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易;夏自谦;;企业竞争模拟在经济管理实训中作用思考[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2 洪理芳;;创新构筑企业竞争优势[A];第二届(2002年度)中国农机论坛文集[C];2002年

3 吴建利;;创建学习型企业的切入点[A];科学发展观与成人教育创新——2004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论文集(Ⅰ)[C];2004年

4 于淑娥;丁金胜;;对企业创新的思考[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5 陈丽洁;;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企业的影响和对策[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一)[C];2002年

6 王鹏;;新时期对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思考[A];中国企业运筹学[C];2009年

7 徐鸣;;论企业中的虚拟资本及其管理创新[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8 黄易;夏自谦;;企业竞争模拟在经济管理实训中作用思考[A];北京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10年年会优秀论文[C];2011年

9 卢欣荣;;浅谈“以人为本”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A];陕西省改革发展研究会2009优秀论文集[C];2010年

10 李献发;解庆柱;;饲料企业如何做到以客户为中心[A];2008山东饲料科学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易方达科汇、行业领先基金经理 冯波;回归企业竞争的本质[N];证券时报;2012年

2 毛建国;企业竞争不应异化为“招待竞赛”[N];广州日报;2013年

3 刘凌林;企业社会责任不同阶段有不同内涵[N];中国企业报;2003年

4 蔡秀丽;“湘”企业和企业家是这样炼成的[N];中国企业报;2005年

5 中共中央党校 张蔚萍;一把开启现代企业竞争之门的钥匙[N];河北经济日报;2000年

6 徐殿龙;战略缺失导致中国企业难长寿[N];天津日报;2005年

7 王茂林;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强化企业社会责任[N];中华工商时报;2005年

8 闫夫军;企业需打造的七大核心能力[N];中国文化报;2006年

9 何志毅;企业与和谐社会[N];经济观察报;2006年

10 郝文书 北京市人大代表、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理事、北京靠山居集团董事长;呼唤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N];人民政协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志岩;企业创新能力的重构:增长与迭代[D];浙江大学;2015年

2 曾永江;基于企业家能力的企业成长论[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3 石高宏;企业的性质:从企业家角度的透析[D];西北大学;2004年

4 董俊武;企业的本质、性质与企业成长的理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5 黄如良;企业与居民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6 李钢;基于企业基因视角的企业演化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7 吴光飙;企业发展分析:一种以惯例为基础的演化论观点[D];复旦大学;2003年

8 侯丽敏;企业社会责任的价值创造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9 张军;企业成长的系统控制论[D];四川大学;2003年

10 崔婷;企业能力系统涌现机理及层次演进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晓青;动态环境下我国自主品牌车企竞争行为的实证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2 魏海滨;企业管理者的道德判断研究[D];河北大学;2014年

3 贾长敏;风险视角下企业的资产与负债分析[D];河北大学;2015年

4 黎莹;中国横向整合企业的区域市场之间关系的影响因素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5 塔娜;管理变革、知识更新、认知模式改变与公司CFO转型[D];内蒙古大学;2015年

6 孙少帅;电子商务对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的影响及应对措施[D];天津商业大学;2015年

7 蒲娟;消费者低碳偏好对企业竞争下减排策略的影响[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8 祖君丽;中小型零售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9 周长;G企业ERP实施的问题及解决方案[D];苏州大学;2015年

10 聂婷婷;企业内部要素协同和创新绩效[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8265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ingxiaoguanlilunwen/18265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5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