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营销论文 >

新课标下将物理学史融入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行动研究

发布时间:2016-12-01 13:14

  本文关键词:营销学理论范式变迁的追溯与展望,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湖南师范大学》 2014年

新课标下将物理学史融入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行动研究

罗玉霞  

【摘要】:物理学史与基础科学教育相结合已成为一种教育改革潮流,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着手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物理学史融入物理教学进行探讨和研究。本研究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的行动研究,探讨在现行的课程标准和高考压力下,教师应该如何将物理学史资料以适当的形式置入课堂教学中?物理学史对于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否发挥积极的作用?在融入物理学史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分别有怎样的感受?可能存在哪些问题?又该如何解决? 本研究分为三个阶段。最初,我们将著名物理学和物理学家的故事以课前预习资料的形式呈现,从学生的反馈来看,此法并不为学生所接受,反而成为学生被动的课外负担。反思调整后,我们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讲述物理学及物理学家的故事的形式引入物理学史;结束本阶段教学时,对所教班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我们通过讨论、分析、反思、调整后,进入下一个循环阶段。第三个研究阶段,我们将按物理学史、物理学逻辑等多方面因素整合教材内容,进行课堂教学;阶段教学结束后,对所教班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70.7%的学生支持研究者此阶段的教学模式,相比第二阶段43.6%的学生支持率有很大的提高。 最后,笔者总结出物理学史融入物理课堂教学的一般流程图,并提出建议:进行教学设计时,要综合新课标要求、学生认知基础、物理概念规律的发展三个方面的因素,着重于物理学史对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促进作用,对教学内容按物理规律的发展进行相应的编排;作为教师应积累更多的物理学史资料来丰富自身物理学科方面的知识,提高自身应用相关历史资料展开教学实践的能力。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33.7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卢真金;反思性实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举措[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5期

2 盛辉,成良斌;开普勒科学发现认识论意义及评价[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3 刘闽生;;将物理学史融入课堂物理教学的探讨[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4 刘健智;寓思想素质教育于物理学史教学中[J];齐齐哈尔社会科学;1999年06期

5 郑金洲;行动研究:一种日益受到关注的研究方法[J];上海高教研究;1997年01期

6 张翠红;;实现三维目标中物理学史的功能[J];新课程(教师);2008年11期

7 王较过;王娟;;物理学史对物理三维教学目标的促进作用[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8 周国强;物理学史与中学物理教学[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1994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俊英;大学英语多维互动教学模式行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成滔;;自然神学与近代科学的诞生[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 于秀彬;;科学与技术关系的演进历史探究[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3 温恒国;;功能主义视角下的俄罗斯宪法变迁——评《俄罗斯宪法:本质、演进与现代化》[J];北大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4 胡丁慧;;库恩的“范式”概念及其在德育中的借用[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5 韩庆祥;张艳涛;;时代变迁与哲学范式转换——从革命的哲学到建设的哲学[J];北方论丛;2007年01期

6 范岱年;从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看科学发现的一种模式[J];北京航空学院学报;1986年02期

7 苏成章;谈爱因斯坦关于直觉的方法论思想[J];北京航空学院学报;1987年S1期

8 邬晓燕;科技与道德走向合理的张力[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9 姜岩;营销学理论范式变迁的追溯与展望[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10 刘大为;传统科技编审模式面临的棘手问题[J];编辑之友;199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一川;;论艺术公赏力——艺术学与美学的一个新关键词[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2 李金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新趋向[A];“传承人文奥运精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陈旭;;库恩的范式理论与中国传统科学技术体系[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4 钟文芳;;库恩科学哲学思想对教育史研究的方法论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5 谢妮;;贵州省高校教师教育研究——以贵州财经学院为例[A];第一届贵州博士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陈萍;任连娣;陈海燕;;廊坊市“富民强市”战略的高等教育支持研究[A];廊坊市域经济与产业集群延伸研究——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第二届年会征文选编[C];2008年

7 俞国女;张志成;;重建科学认识的“完整哲学图式”——发现逻辑与检验逻辑关系探究[A];第十四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8 杨文志;;科技社团改革与现代科技发展[A];第三届海南省科技论坛论文选编[C];2005年

9 程志波;李正风;王彦雨;;科学治理视野下的中国科学共同体:问题与对策[A];第六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李世雁;;中医科学——东方时空过程中的必然[A];第十一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第十届全国易学与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曾茂林;富有生命力的教育理论创生机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熊凤山;山区农村经济发展范式与战略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4 裘杰;两种文化语境下的中俄科学哲学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龙洋;我国教育法学理论体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赵翠兰;精神追寻:农民工子女的语言与自我认同[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谢亚兰;大学排名指标体系及影响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8 苏玉娟;科恩的科学编史思想与方法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9 李凯;唯物史观的因果解释模式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10 张小山;齐美尔社会研究方法的后现代主义特征[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凌雷;引导性日志开发与应用的行动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潇柳;科技发展与文化进步互动机制的案例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3 李坚;农村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的历程与反思[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尹来也;论归纳法与演绎法的辩证统一[D];南昌大学;2010年

5 周桂文;研究型幼儿教师培养的初步探索[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长余;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反思性教学法的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7 黄怡然;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发展[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婷婷;小学高年段英语语篇教学课堂模式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欢迎;技术哲学视野下的网络文学[D];东华大学;2011年

10 周艳红;小学高年级小组自主管理的实践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定荣;对建构主义教学论的历史、文化与实践的思考[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2期

2 刘良华;重申“行动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5期

3 张建伟,陈琦;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4 张建伟;反思——改进教师教学行为的新思路[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5 孙丽霞;以学生为中心 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与学生角色及教学效果的探讨[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6 李翠白;;西方情境学习理论的发展与应用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09期

7 周小勇;;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一次行动研究报告——非英语专业学生课堂展示的教学策略与实践[J];大众文艺(理论);2008年09期

8 张超;郑蓉;;互惠模式下大学生德育同伴教育小组的实践及反思[J];高教论坛;2008年04期

9 生军;;利用物理学史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情感[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08期

10 文秋芳;;口语教学与思维能力的培养[J];国外外语教学;1999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良华;行动研究的史与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韩琴;课堂互动对学生创造性问题提出能力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惠芳;物理学史和高中物理教学相结合的探索与实践[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周久桃;基于问题的学习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京ICP证04044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务热线: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6278036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75号



  本文关键词:营销学理论范式变迁的追溯与展望,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006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ingxiaoguanlilunwen/2006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ac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