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资源产品消费者购买意向与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图文】:
此,本文以合理行为模型的修正模型为指导,对中国再生资源产品消费者购买意向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然后,以这些影响因素为细分变量,利用两步聚类算法对消费者进行市场细分,了解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发掘市场机会,并制定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2消费者购买意向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2.1合理行为模型及其修正模型(1)合理行为模型合理行为模型(TheoryofReasonedAction,TRA)认为主观规范和行为态度决定行为意向,而行为是特定行为意向的结果[13],被认为是很好的预测个人行为的工具[14],见图1。很多专家学者利用该模型来研究我国消费者购买意向,如邓新明对中国情景下消费者伦理购买意向研究[15],李东进等对中国文化背景下合理行为模型的修正研究等[16]。图1研究模型1(2)合理行为模型的修正模型虽然合理行为模型能很好地解释消费者购买意向,但该理论是在西方消费者行为理论指导下建立的,在其他经济社会环境下并不一定完全适合[16]。同时,除了主观规范和行为态度变量之外,在研究不同产品的消费者购买意向时,需要对模型做出一定的调整[17]。再生资源产品是利用原生产品消费后的废旧产品所生产的产品,消费者对原生产品的品牌认知会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消费者对再生资源产品的选择和购买,即再生资源产品的需求与原生产品的品牌延伸效应存在着密切联系。而且,再生资源产品在中国属于新兴产品,消费者对其性能还存在一定的疑虑,社会认可度不高,感知风险较大,也影响着消费者的选择和购买。因此,本研究将考虑品牌延伸和感知风险两个变量对中国再生资源产品消费者购买意向的影响,形成合理行为模型的修正模型,见图2。图2研究模型22.2研究假设(1)主观规范与再
时,需要对模型做出一定的调整[17]。再生资源产品是利用原生产品消费后的废旧产品所生产的产品,消费者对原生产品的品牌认知会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消费者对再生资源产品的选择和购买,即再生资源产品的需求与原生产品的品牌延伸效应存在着密切联系。而且,再生资源产品在中国属于新兴产品,消费者对其性能还存在一定的疑虑,社会认可度不高,感知风险较大,也影响着消费者的选择和购买。因此,本研究将考虑品牌延伸和感知风险两个变量对中国再生资源产品消费者购买意向的影响,形成合理行为模型的修正模型,见图2。图2研究模型22.2研究假设(1)主观规范与再生资源产品消费者购买意向主观规范是周边环境对个人行为的影响,即个人所感受到的实施或不实施某项行为所面对的外部压力,,该压力主要来自于对他重要的人认为其是否应该实施某种行为。一般情况下,当个人有积极的行为态度,并且周围对其重要的人赞同其行为时,个人会对此行为具有较强的行为意向;反之,则较弱。近年来,面对环境污染、生态环境的破坏,绿色消费者逐渐成为一类特殊消费群体而受到广泛关注,他们希望通过自己购买方式的改变来影响社会规范,以自己的购买行为带来社会购买行为的改变[18]。再生资源企业通过对废弃物的再利用,节约了资源、保护了生态环境,会为再生资源产品增加环保感情分。因此,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设:H1主观规范与再生资源产品消费者购买意向正相关。(2)行为态度与再生资源产品消费者购买意向行为态度是个体在既定情形下实施既定行为的个人态度及对行为积极的或消极的综合评价。Chan研究认为,中国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态度与其购买意向之间有很强的相关关系[19],Hutchens指出,消费者首先会考虑再生资源产品能比新?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资助项目(12&ZD07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12AZD104)
【分类号】:F713.55;F2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宝全;季建华;张弦;;废旧产品再制造环境下的产品定价和再制造方式分配[J];管理工程学报;2008年03期
2 李东进;吴波;武瑞娟;;中国消费者购买意向模型——对Fishbein合理行为模型的修正[J];管理世界;2009年01期
3 吴水龙;卢泰宏;;公司品牌与产品品牌对购买意向影响的实证研究[J];管理学报;2009年01期
4 张黎;;从国外品牌手机的购买意愿看Fishbein模型的适用性以及文化适应的影响[J];管理科学;2007年01期
5 邓新明;;中国情景下消费者的伦理购买意向研究——基于TPB视角[J];南开管理评论;2012年03期
6 于俭;张晓珂;;基于产品保证的再制造产品销售策略研究[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7 刘光富;张士彬;鲁圣鹏;;基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理论的再生资源产业政策体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年09期
8 刘光富;张士彬;鲁圣鹏;;中国再生资源产业知识产权运用机制顶层设计[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年10期
9 陈转青;高维和;谢佩洪;;绿色生活方式、绿色产品态度和购买意向关系——基于两类绿色产品市场细分实证研究[J];经济管理;2014年11期
10 刘宏蛟;梁j;张海明;李伟;;消费者对再制造产品的认知程度及购买行为分析[J];运筹与管理;2009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红丹;中国消费者再制造产品购买意向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孙晓莹;产品知识对中国再制造品购买意向的影响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3 贺文;产品知识的交互作用对中国再制造品购买意向的影响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胥晶晶;伍青生;;品牌延伸的群峰模型[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0期
2 吴波;;基于合理行为理论的奢侈品购买动机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3 刘松先;李艳波;;品牌延伸战略的应用研究[J];商业研究;2006年10期
4 熊中楷;黄德斌;熊榆;;政府奖励条件下基于再制造的闭环供应链模式[J];工业工程;2011年02期
5 乔均;施建军;杨慧;;论品牌延伸对市场份额和广告效率的影响——基于Smith-Park模型的实证分析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09期
6 邓敏;李东坤;;抑制奢侈品消费热涨与外流的路径探讨[J];国际贸易问题;2012年05期
7 孙浩;达庆利;;基于产品差异的再制造闭环供应链定价与协调研究[J];管理学报;2010年05期
8 吴水龙;卢泰宏;苏雯;;“老字号”品牌命名研究——基于商务部首批老字号名单的分析[J];管理学报;2010年12期
9 张红;孙宇;蓝海林;;新创企业高速成长中竞争优势来源研究——以TCL国际电工为例[J];管理学报;2011年01期
10 李峰;沈惠璋;张聪;;我国危机事件下从众意向模型——基于FISHBEIN合理行为模型的修正研究[J];管理学报;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苗;李帮义;张王子旭;;PRO组织参与的再制造闭环供应链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建玲;刘思峰;吴作民;;品牌延伸影响要素的灰色优势分析[A];2006年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王玲;赵妍;;基于Fishbein理性行为模型分析上海消费者美洲旅游行为影响因素[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程永伟;;考虑消费者偏好的再制造决策[A];第十四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2年
5 刘慧慧;雷明;黄涛;马莹莹;;废旧电器电子产品的翻修授权策略研究[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选编)[C];2013年
6 刘家国;周学龙;赵金楼;;基于产品质量差异的闭环供应链定价策略与协调研究[A];第十五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3年
7 邱宏亮;吴雪飞;李镇华;翁栋;;文明旅游意识对文明旅游行为意向的影响——基于国内游客与出境游客的比较分析[A];2014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4年
8 姚凯;吴思嫣;;基于计划控制行为理论的员工参与行为影响机制研究[A];中国领导人才的开发与管理——2012中国领导人才论坛暨第三届党政与企业领导人才素质标准与开发战略研讨会论文选集[C];2012年
9 刘慧慧;雷明;黄涛;马莹莹;;废旧电器电子产品的翻修授权策略研究[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管理与决策科学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10 李钧;施怡雯;;中小餐饮企业年轻顾客直接抱怨意向影响因素研究——基于TPB视角[A];第九届(2014)中国管理学年会——创业与中小企业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慧;饭店社会责任与消费者购买意向关系的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2 朱凌;消费者暂时性抵制外国产品行为的动因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3 丁雪峰;考虑异质需求的再制造产品最优定价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4 郭春丽;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培育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5 柏振忠;现代农业视角下的农业科技推广人才需求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6 吴剑琳;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对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7 邵一明;基于多元化战略的品牌延伸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8 郑春东;企业品牌延伸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9 许亚磊;消费者对品牌延伸评价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10 余浩;基于互搏意愿的颠覆性产品创新管理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敏;创业网店如何赢得消费者[D];浙江大学;2011年
2 李乐乐;手机游戏消费意愿影响因素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程永伟;废旧品逆向物流的博弈分析[D];北京物资学院;2011年
4 张红丹;中国消费者再制造产品购买意向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高宇乾;动漫品牌形象对品牌忠诚影响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6 谢茂泉;基于以旧换新的再制造耐用品定价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7 伍检古;参照群体对消费者独特性需求的影响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8 叶佑林;不同市场力量下的再制造闭环供应链定价决策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9 韩雷;消费者在企业社会责任实现中的作用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1年
10 周豫湘;消费者对旅行社产品的感知风险及购买意愿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晓曦;张潜;;闭环供应链差别定价效率分析与运作机制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2 姚巨坤;杨俊娥;朱胜;;废旧产品再制造质量控制研究[J];中国表面工程;2006年S1期
3 李巍;陆林;陈妮娜;;基于生活方式的信用卡消费市场细分研究[J];商业研究;2010年06期
4 唐瑛;;营销管理中的双因素理论分析[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5 徐滨士,马世宁,朱绍华,朱胜;21世纪绿色再制造工程及进展[J];材料导报;2002年01期
6 张勤;;做好新形势下的知识产权运用与产业化工作[J];中国科技投资;2008年02期
7 周宏春;;我国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J];中国科技投资;2010年04期
8 高洁;罗光强;李超;;城乡大学生消费心理及行为的比较研究[J];当代经济;2009年14期
9 卢青伟;李建华;;基于生活方式和消费观的豪华SUV车市场定位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2009年12期
10 陈姝婷;;集群品牌形象与购买意向关系的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0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智源;组织间知识产权经济合作与交易的模式及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朱德武;企业品牌延伸战略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2 闵梅梅;顾客感知价值各维度与顾客行为、产品外部属性的影响关系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3 蔡继辉;基于线索利用理论的顾客购买感知价值判断及决策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4 孙晓莹;产品知识对中国再制造品购买意向的影响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解生;对“再生资源”几种定义的简略评析[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2年10期
2 ;中国再生资源进口受到国际同行关注[J];有色金属再生与利用;2003年12期
3 肖远才;再生资源回收交易市场亟待规范[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4年03期
4 田原;身边的再生资源[J];国土资源;2004年10期
5 建国;首届“中国再生资源论坛”在京举行[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4年12期
6 ;全国再生资源科技信息中心站全国大中城市再生资源经济技术协作会第20届年会召开[J];再生资源研究;2005年05期
7 郑培杰;;公开透明 众志成城——漯河市供销再生资源有限公司“企务公开”纪事[J];农村.农业.农民;2005年12期
8 商一言;;北京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现状及发展思路研究[J];北京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9 ;为再生资源进口加工园区的管理提供成功的范例 中国清远再生资源示范基地5月31日隆重开业[J];有色金属再生与利用;2006年05期
10 本刊编辑部;郑劭清;;再生资源 这片“富矿”怎么开采?[J];中国合作经济;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大伟;胡山鹰;陈定江;朱兵;;再生资源生态工业模式探讨[A];第二届全国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工业生态经济与技术专业委员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2009—2010年再生资源流通回顾与展望[A];中国生产资料流通发展报告(2009-2010)[C];2010年
3 张大伟;胡山鹰;陈定江;朱兵;;再生资源价值回收率分析[A];第二届全国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工业生态经济与技术专业委员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张雪花;胥然然;;基于合作博弈的再生资源产品合理定价方法研究——以再生资源产品为例[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A05系统工程理论应用与创新[C];2014年
5 徐姬;廖春凯;;关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发展的思考[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6 李志芳;;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体系建设对城市环境和资源循环利用的作用和影响[A];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集(上)[C];2007年
7 杜延红;阎振元;滕健;;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情况综述[A];2004年中国生物质能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秦鹏;;发达国家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立法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4年
9 赖阳;;建立绿色流通体系,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产业化的思考[A];第二届中国绿色商业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高延莉;;第八章 2007~2008年再生资源流通回顾与展望[A];中国生产资料流通发展报告(2007-2008)[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伊婷;再生资源“再生”不再难[N];中国质量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陈晖;再生资源回收:一个亟待开采的“富矿”[N];福建科技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黄俊;废品“搭车”再生资源回收[N];福建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徐春林;再生资源回收:实现产业与环境的“双赢”[N];国际商报;2006年
5 首席记者 郑劭清;专家建议:“双保险”管理好再生资源[N];中华合作时报;2006年
6 记者 王卫英 通讯员 杨文彪;再生资源回收亟待规范经营[N];金华日报;2006年
7 记者 潘毅;我市再生资源回收营业额超百亿[N];金华日报;2006年
8 刘敏;武宁做大再生资源文章[N];九江日报;2006年
9 记者 张云强邋通讯员 兰青松;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备案登记工作启动[N];济南日报;2007年
10 施琛耀;连锁经营挖掘我省再生资源“金矿”[N];江苏法制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岩;城市再生资源协同管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2 张菲菲;我国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徐建平;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常男;海淀区再生资源回收分拣体系建设对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2 刘成鸣;内江市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3 衷亮云;湖南省再生资源产业发展规模与布局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
4 李楠;再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D];内蒙古大学;2011年
5 游志成;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运营模式优化研究[D];广东财经大学;2014年
6 乌兰;再生资源产业化的法律规制[D];西北民族大学;2007年
7 林友楷;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运营模式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8 唐珍妮;汩罗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法律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9 韦冉;我国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立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10 秦鹏;我国再生资源利用管理的法律规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5168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ingxiaoguanlilunwen/2516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