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郊型武隆县土地乡乡村旅游规划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16 16:01
本文关键词:景郊型武隆县土地乡乡村旅游规划策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年来随着休闲时代的到来,旅游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消费方式而饱受欢迎,也因此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我国的乡村旅游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伴随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城市游客对回归自然、返璞归真、放松身心的追求而产生,现已成为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繁荣乡村的有效手段。由于我国地域广阔,乡村旅游类型多样,在景区边缘依托景区的旅游客源及影响带动而发展起来的景郊型乡村旅游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并已成为一种重要的乡村旅游类型而得到关注。随着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与持续升温,关于乡村旅游及其规划的研究成果也逐渐增多,但是聚焦于景郊型乡村旅游规划的研究并不多见,论文结合土地乡的具体实际,探讨景郊型区位对土地乡开展乡村旅游的利弊以及特殊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景郊型乡村旅游规划策略。根据核心——边缘理论,处于核心的仙女山景区对其边缘的土地乡既形成一种竞争关系,也形成了辐射带动效应。景郊型土地乡开展乡村旅游不仅有利于促进乡村经济发展,而且能够分流仙女山景区的客源,缓解景区的生态环境压力,从而实现核心景区的可持续发展。除此之外还可以与景区建立联动发展,树立区域整体品牌,从而实现区域旅游的长远发展。因而正确处理景郊型土地乡乡村旅游与仙女山景区旅游的关系,探索二者互利共赢的规划思路和实施策略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论文主要从以下部分重点论述,首先,结合国家政策及乡村旅游发展的时代背景,梳理乡村旅游规划的相关理论研究,界定了景郊型乡村及景郊型乡村旅游的内涵,并引入景郊型乡村旅游规划的核心——边缘、旅游地生命周期和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在此基础上,根据土地乡毗邻仙女山景区的景郊型区位条件总结出土地乡景郊型乡村的区位特征、产业特征及景区依附性、旅游产品的互补性和客源市场共享性等发展旅游的特殊性。其次,深入挖掘土地乡乡村旅游内外两方面的开发优势和乡村旅游规划所面临的开发基础薄弱、旅游竞争压力大、旅游产业链未形成、专业人员匮乏和缺乏资金投入等问题。选取景郊型乡村旅游规划的三个案例,通过对比分析总结出三者乡村旅游规划的实践经验,借鉴其乡村旅游发展中的规划策略。然后,结合土地乡的发展情况提出了乡村旅游规划的思路,即求异:谋求发展——求同:联动营销——求合:提档升级的发展思路,并指出土地乡乡村旅游规划的五大原则。探索出景郊型土地乡乡村旅游的传统村落、休闲农业、自然观光和养老度假等四种规划模式。最后,立足于土地乡乡村旅游发展的规划思路和规划原则,从发展目标与形象定位、客源市场定位、功能构建、总体布局、旅游配套实施规划五个方面,针对性的提出了景郊型土地乡乡村旅游规划设计策略。
【关键词】:景郊型乡村 景郊型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规划 武隆县土地乡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982.29;F327;F592.7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英文摘要5-15
- 1 绪论15-33
- 1.1 选题背景15-16
- 1.1.1 政策导向:国家层面关注乡村发展15
- 1.1.2 时代背景:乡村旅游蓬勃发展15-16
- 1.2 研究意义及目的16-17
- 1.2.1 研究意义16-17
- 1.2.2 研究目的17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17-22
- 1.3.1 国外乡村旅游规划研究综述17-18
- 1.3.2 国内乡村旅游规划研究综述18-21
- 1.3.3 研究综述小结21-22
- 1.4 相关概念界定、理论研究22-27
- 1.4.1 相关概念界定22-25
- 1.4.2 相关理论研究25-27
-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27-29
- 1.5.1 研究方法27
- 1.5.2 创新之处27-29
- 1.6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29-33
- 2 武隆县土地乡景郊型乡村分析33-51
- 2.1 武隆县土地乡总体概况33-41
- 2.1.1 自然概况33
- 2.1.2 社会经济发展情况33-35
- 2.1.3 区位概况35-39
- 2.1.4 旅游资源39-41
- 2.2 武隆县土地乡景郊型区位分析41-43
- 2.2.1 土地乡紧邻仙女山景区41-42
- 2.2.2 仙女山景区的优势分析42-43
- 2.3 武隆县土地乡景郊型乡村特征43-49
- 2.3.1 区位特征43-44
- 2.3.2 产业特征44-46
- 2.3.3 景郊型乡村发展旅游的特殊性46-49
- 2.4 本章小结49-51
- 3 景郊型土地乡乡村旅游规划问题及实践经验51-67
- 3.1 土地乡乡村旅游开发优势条件分析51-59
- 3.1.1 外部机遇51-55
- 3.1.2 内生动力55-59
- 3.2 土地乡乡村旅游规划问题分析59-63
- 3.2.1 乡村旅游开发基础薄弱59-60
- 3.2.2 旅游发展竞争压力大60-61
- 3.2.3 旅游产业链尚未形成61
- 3.2.4 专业人员匮乏61-62
- 3.2.5 缺乏资金投入62-63
- 3.3 景郊型乡村旅游规划实践经验及启示63-65
- 3.3.1 规划实践63-64
- 3.3.2 经验与启示64-65
- 3.4 本章小结65-67
- 4 景郊型土地乡乡村旅游规划思路及模式67-83
- 4.1 景郊型土地乡乡村旅游规划思路67-68
- 4.1.1 求异:谋求发展67
- 4.1.2 求同:联动营销67-68
- 4.1.3 求合:提档升级68
- 4.2 景郊型土地乡乡村旅游规划原则68-72
- 4.2.1 坚持动态调整的规划思路68-69
- 4.2.2 坚持产业复合发展原则69-70
- 4.2.3 坚持将乡村居民作为开发主体70
- 4.2.4 强化景区和政府在开发中的作用70-71
- 4.2.5 保护浓郁的乡村文化景观71-72
- 4.3 景郊型土地乡乡村旅游规划模式72-80
- 4.3.1 传统村落规划模式72-75
- 4.3.2 休闲农业规划模式75-77
- 4.3.3 自然观光规划模式77-79
- 4.3.4 养老度假规划模式79-80
- 4.4 本章小结80-83
- 5 景郊型土地乡乡村旅游规划设计策略83-113
- 5.1 发展目标与形象定位策略83-86
- 5.1.1 实施发展目标分期化策略83-85
- 5.1.2 旅游形象定位乡土化策略85-86
- 5.2 土地乡乡村旅游客源市场定位策略86-90
- 5.2.1 土地乡客流量预测86-88
- 5.2.2 土地乡客源市场定位88-90
- 5.3 功能构建策略90-92
- 5.3.1 核心功能为主导策略90-91
- 5.3.2 辅助功能作补充策略91
- 5.3.3 扩展功能满足潜在需求策略91-92
- 5.4 总体布局策略92-104
- 5.4.1 总体布局原则92-93
- 5.4.2 总体布局规划93-104
- 5.5 旅游配套设施规划策略104-110
- 5.5.1 餐饮设施规划104-106
- 5.5.2 住宿设施规划106
- 5.5.3 购物设施规划106-107
- 5.5.4 道路系统规划107-109
- 5.5.5 乡村旅游游线规划109-110
- 5.5.6 旅游娱乐项目规划110
- 5.6 本章小结110-113
- 6 结语113-115
- 6.1 论文的主要结论113-114
- 6.2 论文不足与展望114-115
- 致谢115-117
- 参考文献117-123
- 附录123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吕建群 特约记者 陶广汉;土地乡名优特新鱼“唱戏”[N];眉山日报;2007年
2 武隆县人民检察院供稿;春风化雨润山村[N];重庆日报;2010年
3 何丽英邋特约记者 陶广汉;土地乡小春播种“四准备”[N];眉山日报;2008年
4 陶广汉;土地乡掀起经济发展热潮[N];中国特产报;2003年
5 陶广汉 余志强;土地乡:狠抓特色产业 加速结构调整[N];中国特产报;2004年
6 何丽英邋刘矜 特约记者 陶广汉;土地乡 “一村一品”种晚秋[N];眉山日报;2008年
7 记者 汪开成;牵手通威 土地欲打造全省渔业强乡[N];眉山日报;2006年
8 万晓娟 李德忠 特约记者 陶广汉;土地乡:项目投入掀起交通热潮[N];眉山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圆圆;景郊型武隆县土地乡乡村旅游规划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2 唐亚琴;湖南省临武县土地乡土话语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景郊型武隆县土地乡乡村旅游规划策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19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ingxiaoguanlilunwen/251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