毽球赛事无形资产开发研究
本文关键词:毽球赛事无形资产开发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毽球运动是一项以观赏性、娱乐性、健身性为特点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它具有悠久的历史。我国毽球运动的发展一直是依靠国家和各地方政府的投入来维持的,自身造血功能不足。虽然近几年这种情况有所改善,但整体状况仍不乐观。如何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正确认识毽球无形资产的市场价值并进行市场化开发,对毽球运动的发展和与其相关的企业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对于当前我国毽球事业的良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正是基于此背景,本文在对体育无形资产概念和内容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国毽球赛事无形资产概念的界定、赛事无形资产开发现状的分析,来挖掘其影响因素及存在的问题,从而为中国毽球赛事无形资产开发提出一些策略与建议。本文主要运用的方法为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文献综述法,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及论文的创新点。第二部分是毽球赛事无形资产的研究,主要包括毽球赛事无形资产的文化内涵、特点、概念、分类。第三部分是毽球赛事无形资产开发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主要论述了毽球赛事无形资产开发的基本情况、毽球赛事无形资产开发的影响因素和主要问题。第四部分是毽球赛事无形资产开发对策建议,本章是针对第三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后提出的建议,最后一部分是结论与展望,为全文做出了总结,并对我国毽球运动的发展提出展望。本文得出的结论有:(1)毽球赛事无形资产开发的影响因素主要表现在十个方面,分别是竞技体育无形资产的认知、媒体宣传、相关政策法规、毽球赛事无形资产市场营销策略、赛事的受欢迎程度、毽球赛事无形资产的管理方式、毽球赛事无形资产的管理机构、法律对毽球赛事无形资产产权不明确、专业化的管理人才、管理机制和制度。其中,占比较大的为毽球赛事无形资产市场营销策略、竞技体育无形资产认知程度以及媒体宣传这三个方面。(2)毽球赛事无形资产开发在法律法规、媒体宣传、商家赞助、经营管理和开发水平、品牌塑造、专业人员和机构这六方面,存在着较大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有关无形资产开发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媒体宣传力度不够、赛事举办以及赞助渠道力度不足、经营管理和开发水平不高、缺乏品牌塑造、无专业人员和机构。(3)针对毽球赛事无形资产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几点建议:增强毽球赛事的观赏性;积极开发毽球赛事无形资产转让模式;健全并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加强体育部门对毽球赛事无形资产开发的重视意识;加大毽球运动及赛事的宣传力度、积极开发毽球的商业形象;加强与企业关联建设、以企养毽;加强与媒体和赞助商的沟通,吸引商家赞助;采用多种渠道与观众沟通,提高毽球赛事知名度。
【关键词】:毽球赛事 无形资产 开发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849.9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25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9-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0-23
- 1.2.1 关于毽球运动的研究10-15
- 1.2.2 毽球理论研究现状15-17
- 1.2.3 关于无形资产概念的界定17-19
- 1.2.4 关于体育无形资产的研究19-23
- 1.3 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及技术路线23-24
- 1.3.1 研究方法23-24
- 1.3.2 研究目的24
- 1.3.3 技术路线24
- 1.4 研究内容及论文创新点24-25
- 1.4.1 研究内容24
- 1.4.2 论文创新点24-25
- 第2章 毽球赛事无形资产的研究25-29
- 2.1 毽球赛事无形资产文化内涵研究25-26
- 2.1.1 人文内涵25
- 2.1.2 竞技文化内涵25
- 2.1.3 美学表演内涵25
- 2.1.4 情感内涵25
- 2.1.5 大众化内涵25-26
- 2.2 毽球赛事无形资产的特点26
- 2.3 毽球赛事无形资产概念的界定26-27
- 2.4 毽球赛事无形资产的分类27-29
- 第3章 毽球赛事无形资产开发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29-39
- 3.1 毽球赛事无形资产开发的现状29-33
- 3.1.1 毽球赛事的组织机构及分工29-30
- 3.1.2 毽球赛事无形资产开发的主要内容30-32
- 3.1.3 毽球赛事无形资产开发的主要方式32-33
- 3.1.4 毽球赛事无形资产市场开发的渠道33
- 3.2 毽球赛事无形资产开发的影响因素和主要问题调查33-39
- 3.2.1 调查问卷的设计33-34
- 3.2.2 调查问卷的统计与分析34-35
- 3.2.3 毽球赛事无形资产开发的影响因素35-36
- 3.2.4 毽球赛事无形资产开发中存在的问题36-39
- 第4章 毽球赛事无形资产开发对策建议39-43
- 4.1 增强毽球联赛的观赏性39
- 4.2 积极开发毽球无形资产转让模式39
- 4.3 健全并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39-40
- 4.4 加强体育部门对毽球赛事无形资产开发的重视意识40
- 4.5 加大毽球运动及赛事的宣传力度、积极开发毽球的商誉形象40-41
- 4.6 加强与企业关联建设、以企养毽41-42
- 4.7 加强与媒体和赞助商的沟通,吸引商家赞助42
- 4.8 采用多种渠道与观众沟通,提高毽球赛事知名度42-43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43-45
- 5.1 结论43-44
- 5.2 展望44-45
- 5.2.1 未来的发展趋势44
- 5.2.2 论文的不足之处44-45
- 附录一45-47
- 附录二47-48
- 参考文献48-51
- 致谢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笋;简波;;我国龙舟赛事无形资产开发的现状研究[J];内江科技;2008年03期
2 简波;齐莹;;我国龙舟赛事无形资产开发的对策研究[J];内江科技;2008年04期
3 陈德林,陈鹤年;全国大学生运动会无形资产的开发[J];怀化师专学报;2000年02期
4 魏玉存;;浅谈运动员无形资产的开发[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5 杨茜;;肖像权、无形资产所有权与债权——论运动员无形资产开发中的权利[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年03期
6 韩振勇;;我国体育赛事无形资产开发现状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S1期
7 郑李茹;田学礼;;我国国家队运动员无形资产开发权问题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8 张贵敏;;全运会无形资产开发的驱动力与文化理念创新[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9 葛苑們;赵珊珊;;德国体育无形资产开发的相关法律法规研究[J];知识经济;2013年05期
10 董定华;谈学校的无形资产开发和利用[J];机械职业教育;199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林显鹏;;体育场馆无形资产开发与利用[A];第十一期全国体育场馆建设、维护与经营讲习班资料汇编[C];2008年
2 刘东锋;;全国性单项运动协会无形资产开发现状的调查与分析[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3 宋伟;;论体育无形资产开发与利用[A];首届中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C];2005年
4 ;覃方安[A];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大典[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天津无形资产研究开发中心 蔡吉祥;如何进行无形资产开发与管理?[N];中国经营报;2001年
2 本报记者 周小苑;无形有价:奥运场馆品牌如何用[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3 记者 沈勇;借力赛会巧孵“金蛋”[N];深圳特区报;2011年
4 驻国家体育总局纪检组监察局 高文景;体育反腐剑指哪里[N];中国体育报;2014年
5 吴学安;冠名经济热 需要冷思考[N];人民公安报;2008年
6 记者 何海峰;我市不断加大“岐黄文化”无形资产开发力度[N];陇东报;2009年
7 早报记者 朱轶 张婧;圆桌思考:奥运场馆运营困局更多凸显中国体育薄弱基础[N];东方早报;2012年
8 周进强;无形资产开发的成功案例 五环标志[N];市场报;2000年
9 徐晓兵;期待“兰马”的涟漪效应[N];兰州日报;2012年
10 晓春;体育产业化路上好风景[N];山西日报;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马鹏;毽球赛事无形资产开发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6年
2 朱礼才;高校体育无形资产开发与管理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3 孙达;NBA竞赛场馆无形资产开发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4 张铁刚;河北省竞技体育无形资产开发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毽球赛事无形资产开发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26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ingxiaoguanlilunwen/252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