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营销论文 >

地质地貌过程形迹亚类旅游资源吸引力的眼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9 21:02

  本文关键词:地质地貌过程形迹亚类旅游资源吸引力的眼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年来,认知神经科学在管理学、经济学、行为科学等学科中的渗透研究和应用已经成为学术界的前沿和热点。神经经济学、神经管理学、神经营销学等交叉学科的创新与发展为传统的管理学和经济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越来越多的学术研究采用了神经科学的脑电、眼动等技术手段,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视角。本文将眼动分析方法与旅游学科相结合,从旅游资源及其吸引力这一基础要素入手,分析了地文景观中地质地貌过程形迹这一亚类旅游资源中各基本类型的眼动特征,旨在为地质地貌过程形迹密集区的旅游规划与开发以及相应旅游目的地的市场营销工作提供可操作性的建议,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首先,在综述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及眼动分析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概念进行了界定,阐述了旅游地理学、旅游美学以及心理学等相关理论基础,为本文提供了理论支持。其次,运用文献分析法进行实验设计,对实验被试、实验器材以及实验材料等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选取注视次数、注视平均时间、注视频率、眼跳频率、首次注视AOI持续时间、AOI回视次数及AOI注视时间比重7个眼动指标为测评旅游吸引力的基础指标。再次,在Excel中运用熵值法计算各旅游资源基本类型的综合值并加以排序;运用SPSS19.0对综合值进行聚类分析,得出吸引力大小不同的旅游资源等级类型;运用单变量方差分析对各基本类型的旅游资源从年龄和性别两个维度进行主效应分析。最后,根据实验数据的分析结论,从旅游资源吸引力等级以及性别和年龄两个维度,提出对地质地貌过程形迹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的可操作性建议。
【关键词】:地质地貌过程形迹 旅游资源 旅游吸引力 眼动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燕山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590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绪论11-19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11-12
  • 1.1.1 研究背景11-12
  • 1.1.2 研究意义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12-17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2-14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4-16
  • 1.2.3 研究现状述评16-17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17-19
  • 1.3.1 研究内容17-18
  • 1.3.2 研究方法18-19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概述19-25
  • 2.1 相关概念19-22
  • 2.1.1 地质地貌过程形迹19-20
  • 2.1.2 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20
  • 2.1.3 旅游吸引力20-21
  • 2.1.4 眼动的相关知识21-22
  • 2.2 相关理论基础22-24
  • 2.2.1 旅游地理学22-23
  • 2.2.2 旅游美学23
  • 2.2.3 实验心理学23-24
  • 2.2.4 认知心理学24
  • 2.3 本章小结24-25
  • 第3章 眼动实验设计25-34
  • 3.1 实验要素的选择25-27
  • 3.1.1 地质地貌过程形迹旅游资源图片的选择25
  • 3.1.2 图片播放顺序及时间的选择25-26
  • 3.1.3 眼动指标的选择26-27
  • 3.2 研究方法27-29
  • 3.2.1 被试27
  • 3.2.2 实验仪器27-29
  • 3.2.3 实验材料29
  • 3.3 实验设计29-31
  • 3.3.1 实验目的30
  • 3.3.2 实验过程30-31
  • 3.3.3 指导语31
  • 3.4 数据收集与处理31-32
  • 3.4.1 数据来源31
  • 3.4.2 数据处理31-32
  • 3.5 本章小结32-34
  • 第4章 眼动实验结果分析34-58
  • 4.1 基于熵值法的旅游吸引力评价34-38
  • 4.1.1 熵值法的主要计算步骤34-35
  • 4.1.2 旅游吸引力评价结果35-38
  • 4.2 旅游资源吸引力的聚类分析38-42
  • 4.2.1 聚类分析的步骤38-39
  • 4.2.2 系统聚类结果39-42
  • 4.3 被试性别与年龄对旅游资源吸引力的影响分析42-55
  • 4.3.1 石林42-43
  • 4.3.2 峰丛43
  • 4.3.3 土林43-44
  • 4.3.4 堆石洞44-45
  • 4.3.5 岸滩45
  • 4.3.6 雅丹45-47
  • 4.3.7 峡谷段落47
  • 4.3.8 丹霞47-49
  • 4.3.9 岩石洞与岩穴49
  • 4.3.10 独峰49-50
  • 4.3.11 奇特与象形山石50-51
  • 4.3.12 凸峰51
  • 4.3.13 沙丘地51-53
  • 4.3.14 沟壑地53
  • 4.3.15 岩壁与岩缝53-55
  • 4.4 讨论55-57
  • 4.5 本章小结57-58
  • 第5章 基于眼动实验结果的旅游资源开发的建议58-63
  • 5.1 第一类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议58-59
  • 5.1.1 性别角度58-59
  • 5.1.2 年龄角度59
  • 5.2 第二类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议59-60
  • 5.2.1 性别角度59-60
  • 5.2.2 年龄角度60
  • 5.3 第三类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议60-61
  • 5.3.1 性别角度61
  • 5.3.2 年龄角度61
  • 5.4 第四类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议61-62
  • 5.4.1 性别角度62
  • 5.4.2 年龄角度62
  • 5.5 本章小结62-63
  • 结论63-65
  • 参考文献65-69
  • 附录69-7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71-72
  • 致谢7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春晓;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补偿类型与性质[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04期

2 宋子千,黄远水;旅游资源概念及其认识[J];旅游学刊;2000年03期

3 陶伟;宁夏旅游资源与旅游环境保护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1期

4 姜志军;;论黑龙江省旅游资源的潜力与开发[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5 ;旅游资源[J];经济师;2001年06期

6 汪f ,孙云;四川旅游资源优势及其开发战略[J];软科学;2001年05期

7 邓琳;四川旅游资源及开发利用[J];高师理科学刊;2001年03期

8 王尊应;现代科技与古代遗产的完美结合——小议我国文物旅游资源的开发[J];杭州科技;2001年05期

9 刘坤,杨东;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评价[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10 尹喜霖;黑龙江省旅游资源及其管理与开发[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但强;;关于名校校园旅游资源——以武汉大学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2 尹泽生;;旅游资源国家标准分类系统解析[A];生态·旅游·发展——第二届中国西部生态旅游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4年

3 李子渝;;关于丽水旅游资源和旅游形象的几点思考[A];徐霞客在浙江·续三——徐霞客与丽水旅游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谭洛明;张思发;沙莉;;旅游资源的调查与模型评价[A];区域旅游开发研究[C];1990年

5 施麦生;戎玉;;因地制宜开发国内旅游资源——正定旅游局近几年开发旅游体会[A];区域旅游开发研究[C];1990年

6 沈正平;程大中;;试论徐州市旅游资源的特色及其合理开发利用问题[A];区域旅游开发研究[C];1990年

7 殷红梅;陈永孝;;区域旅游开发中旅游资源供需关系探讨[A];区域旅游开发的理论与实践[C];1994年

8 俞金国;王丽华;;关于旅游资源理论的再思考[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周玉翠;;湖南品牌旅游资源与旅游业协调性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左爱萍;陈瑞保;王跃峰;;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旅游资源功能分区[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旅游管理系 李萌;对社会旅游资源的再认识[N];中国旅游报;2005年

2 张建设 通讯员 张毅兵;河南率先摸清旅游资源“家底”[N];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

3 熊唤军;旅游资源要凸现文化价值[N];湖北日报;2006年

4 特约记者 孙斌;抢救和保护红色旅游资源[N];韶关日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峰敏平邋富生;整合旅游资源 激发内生活力[N];扬州日报;2007年

6 李萌;世博游线路设计应考虑激活上海世界性旅游资源[N];中国旅游报;2010年

7 王继] 市社会主义学院院长;整合旅游资源 做大做强我市旅游产业[N];本溪日报;2010年

8 记者 董永前;切实把青城旅游资源 开发好 利用好[N];兰州日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翁灵娜;保护红色旅游资源[N];湘潭日报;2011年

10 实习记者 上冬冬;做活做强旅游产业 大力开发旅游资源[N];克孜勒苏报(汉);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金平斌;浙江省地文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2 叶浪;旅游资源经营权论[D];四川大学;2004年

3 李江玲;民族地区旅游资源法律保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4 孙京海;旅游资源资本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5 彭京宜;三亚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6 冯昆思;试论云南历史名人旅游资源及其保护与开发[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7 李经龙;中国品牌旅游资源评价及其开发战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刘肖梅;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经济学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07年

9 王福鑫;宋代旅游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维江;吉林省西部地区旅游资源的评价与开发[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何丹;对花溪旅游资源的美学思考[D];贵州大学;2006年

3 时文杰;近代武汉旅游业兴起和繁荣原因探析(1861-1937)[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4 樊昊;我国石窟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5 叶峰;浅析旅游业发展中地方政府的职能[D];内蒙古大学;2015年

6 任希;基于CVM法的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评估与对比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年

7 刘竹韵;旅游资源与公路网络协同优化模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8 林敏;地理过程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9 王慧;第十三届全运会赛事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研究[D];天津体育学院;2015年

10 王性豪;从市场营销角度探讨我国高校旅游资源的开发[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地质地貌过程形迹亚类旅游资源吸引力的眼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92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ingxiaoguanlilunwen/4992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4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