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营销论文 >

汇丰银行在华经营战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8 15:31

  本文关键词:汇丰银行在华经营战略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外资银行 环境分析 经营战略 跨国并购 营销战略 本土化战略 品牌战略


【摘要】:从2007年至今,外资银行转制后在华经营了近十年,有了长足发展。而几乎在同一时段,我国国有商行也进入到了股份制改造的尾声。不难看出,国有商行一方面是完善自身结构以适应全球金融的发展,另一方面是为应对中国全面开放金融市场后与外资银行激烈的竞争。本文以分析汇丰银行在华经营的宏观、中观、微观环境为基础,运用了企业并购、战略管理及核心竞争力理论,考察并探讨其在华发展的经营战略,了解其战略执行和战略特点,分析出它的经营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一些调整建议。同时,本文也思考了汇丰在华经营战略的启示,并总结出中资银行的应对措施,这对解决中资银行现存的问题和其未来的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文章认为汇丰银行凭借有利的发展环境和自身优势,主要采取并购方式,重视营销、本土化和品牌战略,开拓了在华市场,打开了品牌知名度,取得了可观的经营效益,但同时也存在诸如并购导致其成本增加及服务门槛高等一系列问题纷纷显现,需进一步调整战略。这启示了我国银行并购对象要与自己互补,专注局部市场营销,以本土化促进国际化,打造品牌文化。为应对与汇丰等外资银行的竞争,我国银行要继续完善公司化治理结构,将引进、管理和培养人才有机结合,注重中间业务创新,不断向国际化迈进。
【关键词】:外资银行 环境分析 经营战略 跨国并购 营销战略 本土化战略 品牌战略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31.2;F272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10
  • 绪论10-20
  • 一、本文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10-11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11-16
  • 三、本文研究结构及内容16-18
  • 四、创新与不足18-20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和理论基础20-30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20-24
  • 一、经营战略20-22
  • 二、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22-23
  • 三、金融控股公司23
  • 四、全能银行23-24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24-29
  • 一、内部化理论24-25
  • 二、企业并购理论25-26
  • 三、核心竞争力理论26-28
  • 四、战略管理理论28-29
  • 本章小结29-30
  • 第二章 汇丰银行的发展历程及经营现状30-38
  • 第一节 汇丰银行的发展概况30-34
  • 一、汇丰银行的发展史30-31
  • 二、汇丰银行的经营业务介绍31-34
  • 第二节 汇丰银行在华发展历程与经营现状34-37
  • 一、汇丰银行在华发展历程34-35
  • 二、汇丰银行在华经营现状35-37
  • 本章小结37-38
  • 第三章 汇丰银行在华经营的环境分析38-50
  • 第一节 汇丰银行在华经营宏观环境分析38-40
  • 一、国内个人投资结构和企业结构对汇丰银行在华经营的影响38-39
  • 二、国内经济发展态势对汇丰银行在华经营的导向39-40
  • 三、国内金融制度的革新情况40
  • 第二节 汇丰银行在华经营的行业环境分析40-44
  • 一、在华其他外资银行对汇丰银行的挑战40-41
  • 二、汇丰银行与国有商行间的竞争41-42
  • 三、非银行金融机构对汇丰银行的影响42-43
  • 四、在华资金提供者的议价能力43
  • 五、在华资金需求者的议价能力43-44
  • 第三节 汇丰银行在华经营的内部环境分析44-48
  • 一、汇丰银行的财务资源44-46
  • 二、汇丰银行的客户资源46
  • 三、汇丰银行的技术支撑46-47
  • 四、汇丰银行的组织能力47-48
  • 五、汇丰银行的研发能力48
  • 本章小结48-50
  • 第四章 汇丰银行在华的经营战略50-61
  • 第一节 并购战略50-53
  • 一、汇丰银行并购的动机50
  • 二、汇丰银行在华的并购进程50-52
  • 三、汇丰银行在华并购对象的选择与考量52-53
  • 第二节 营销战略53-54
  • 一、营销战略的含义53
  • 二、汇丰银行在华营销战略的内容特点53-54
  • 第三节 本土化战略54-58
  • 一、本土化战略含义54-55
  • 二、汇丰银行在华本土化表现55-58
  • 第四节 品牌战略58-60
  • 一、品牌战略的含义及意义58
  • 二、汇丰银行品牌的形成过程58-59
  • 三、汇丰银行在华品牌战略的实施情况59-60
  • 本章小结60-61
  • 第五章 汇丰银行在华经营战略效果的评价61-70
  • 第一节 汇丰银行在华经营战略取得的成果61-65
  • 一、成为在华营业网点与业务最完善的外资银行61
  • 二、汇丰银行在华的总体财务效益提高61-64
  • 三、成为第一家在华开设村镇银行的外资银行64
  • 四、拥有完善的联接两岸三地业务的营运系统64-65
  • 第二节 汇丰银行在华发展存在的问题65-66
  • 一、并购造成成本管理的负担65
  • 二、本土化战略产生的问题65-66
  • 三、营销战略导致其服务门槛高66
  • 第三节 汇丰银行在华经营的战略调整66-68
  • 一、强化网络银行竞争战略66-67
  • 二、实施在华研发本土化战略67
  • 三、长三角向珠三角地区经营战略转移67-68
  • 四、积极开展人民币离岸业务68
  • 本章小结68-70
  • 第六章 汇丰银行在华经营战略启示及中资银行应对措施70-75
  • 第一节 汇丰银行在华经营战略对我国银行国际化的启示70-72
  • 一、并购对象要能与自身实现优势互补70
  • 二、打造品牌文化70-71
  • 三、以本土化促进国际化71
  • 四、专注局部市场营销71-72
  • 第二节 中资银行的应对措施72-74
  • 一、深化我国银行公司化治理结构改革72
  • 二、引进人才与建立人才管理培养机制相结合72-73
  • 三、推进中间业务创新73-74
  • 四、加快中资银行的国际化步伐74
  • 本章小结74-75
  • 结论75-77
  • 参考文献77-80
  • 致谢8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俊霞;您能从汇丰银行拿到钱吗[J];国际融资;2001年12期

2 舒志军;多国上市的汇丰控股[J];国际金融研究;2004年05期

3 武文斌;汇丰中国拼图[J];新财经;2004年07期

4 黎稚平;;统一78个“汇丰”[J];品牌;2005年09期

5 ;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武汉分行[J];中国外汇管理;2005年08期

6 司徒亮;;渣打强占韩国第一银行[J];英才;2005年03期

7 詹向阳 ,张兴胜 ,王祺;透视汇丰银行(续二) 发展路径及治理机制[J];银行家;2005年03期

8 张锐;;汇丰控股的中国完胜[J];金融管理与研究;2006年05期

9 张锐;;汇丰何以成为“全球第一”[J];金融博览;2006年10期

10 欧鸥;;汇丰的中国投资节奏[J];中国投资;2006年10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镇;汇丰网银强在哪?[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张宏 李利明;汇丰的中国生意[N];经济观察报;2004年

3 蓝姝;汇丰晋身大股东 平安还能“旧时模样”[N];经济观察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段晓燕;欧洲裁员亚洲扩容 汇丰掀动“金融移民潮”[N];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

5 本报记者 黎稚平;统一78个“汇丰”[N];21世纪经济报道;2004年

6 韩圣海;汇丰获批筹建西安分行[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7 韩圣海;汇丰“闪电”揽得首单居民人民币存款[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8 黄庭钧;郑海泉出任汇丰中国主席[N];经理日报;2007年

9 《融资导刊》记者 董月梅;佛山汇丰:公益培训打造品牌[N];民营经济报;2006年

10 见习记者  张文绩;庞约翰:打造汇丰新时代[N];上海金融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司徒华梁;案例:汇丰银行[D];暨南大学;2016年

2 于维萌;汇丰银行在华经营战略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6年

3 刘莹;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经营效率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4 陈芯怡;汇丰银行(澳门)市场营销策略[D];暨南大学;2002年

5 李轩;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西安分行发展战略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6 肖文锦;汇丰银行湖南本土化战略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7 司春玲;晚清汇丰银行研究(1865-1894)[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方玉霞;汇丰银行在中国中部地区的营销策略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9 张闻广;汇丰银行在华开展个人业务的比较竞争优势[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10 李娜;汇丰银行本土化战略及优化策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5352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ingxiaoguanlilunwen/5352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5c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