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营销论文 >

荆州承接农产品加工业政策支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0 09:18

  本文关键词:荆州承接农产品加工业政策支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荆州 承接农产品加工业 政策支持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农产品加工业蓬勃发展,已经形成一个门类齐全具有一定规模的加工体系。在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农业增值增效、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等方面有着积极作用。对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解决“三农”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发达地区的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其土地、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与欠发达地区的差异化越来越明显,发达地区的产业向外转移已经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荆州作为国家级产业转移的示范区域,具有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优势,为了加快“壮腰,,工程的步伐,荆州政府提出了全面引进先进生产技术和资本促进区域经济健康发展的政策。但荆州在承接农产品加工业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主导思路不明显,产中、产后政策不完善等问题,因此,分析与探讨荆州如何利用支持政策发挥地区经济优势,构建产前、产中、产后、完善政策支持体系,积极承接农产品加工业,并以此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对荆州经济实现跨域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当前国内学者对承接农产品加工业转移的研究,或是注重产业转移动因研究,或是研究产业转移模式,对农产品加工业的产业转移政策的研究不多,因此本文的研究将对农产品加工业的产业转移政策理论体系做一点边际贡献。对农产品加工业支持政策进行研究的学者多从国家层面着手。本文以荆州农产品加工业为切入点,分析荆州承接农产品加工业支持政策的选择与创新,为承接农产品加工业的政策支持体系补充了检验的样本点。为了更好更具体说明问题,本文选取了荆州六大产业园区为样本点,在综述相关理论和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调查分析法,研究了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模式和农产品加工业的支持政策。结合荆州本地特点,提出了荆州承接农产品加工业支持政策。论文首先在第一部分明确本文的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指出了荆州承接农产品加工业的必要性,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法、创新点及不足之处。第二部分是相关概念、理论基础与支持政策的历史沿革。详细介绍了农产品、农产品加工业的内涵,概括性阐述了荆州承接农产品加工业的理论基础,并回顾了荆州农产品加工业政策制度的发展历程。第三部分先介绍了荆州承接农产品加工业政策支持的现状,详尽阐述了荆州政策支持的变化对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影响情况,并调查分析了荆州承接农产品加工业政策支持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荆州承接农产品加工业政策支持有待补充与完善的地方,如信息与营销服务体系政策有待补充,产业布局、主导产业建设、七地提供、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支持力度有待加强等。第四部分介绍了美国,欧盟,日本承接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政策支持体系,这三种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与经济发展环境中形成的承接农产品加工业支持政策体系对荆州及我国各地的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都具有一定借鉴意义。第五部分根据前文的理论分析与调查研究结论,分别从产前,产中与产后三个角度阐述了荆州承接农产品加工业的政策支持建议。
【关键词】:荆州 承接农产品加工业 政策支持
【学位授予单位】:长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326.5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绪论11-17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11-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5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15
  • 1.4 创新点与存在的不足15-17
  • 第2章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及支持政策的历史沿革17-23
  • 2.1 农产品和承接农产品加工业的概念17-18
  • 2.2 承接农产品加工业的理论基础18-20
  • 2.3 荆州承接农产品加工业支持政策的历史沿革20-23
  • 第3章 荆州承接农产品加工业政策支持的现状及问题分析23-32
  • 3.1 荆州承接农产品加工业政策支持的现状23-25
  • 3.2 荆州承接农产品加工业产前、产中和产后政策支持的问题分析25-32
  • 第4章 国外承接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政策支持借鉴32-37
  • 4.1 美国承接农产品加工业政策支持32-33
  • 4.2 欧盟承接农产品加工业政策支持33-34
  • 4.3 日本承接农产品加工业政策支持34-36
  • 4.4 国外承接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比较分析及借鉴意义36-37
  • 第5章 荆州承接农产品加工业的政策支持建议37-41
  • 5.1 基于产前的政策支持建议37-38
  • 5.2 基于产中的政策支持建议38-39
  • 5.3 基于产后的政策支持建议39-41
  • 致谢41-42
  • 参考文献42-46
  • 个人简介46-47


本文编号:5673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ingxiaoguanlilunwen/5673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c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