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营销论文 >

中国微电影特征及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6 01:07

  本文关键词:中国微电影特征及发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微电影 特征 市场发展


【摘要】:伴随数字、互联网技术的不断革新与普及,网络微小说、微博、微访谈等各类“微”活动随之出现,并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微时代”的社会语境形成,而微电影正是影视艺术在“微时代”语境下形成的电影新形态。微电影本质上是一种电影,是数字、互联网技术催生出的一种区别于传统大电影的网络影视,它采用电影的基本艺术手法与拍摄技巧,以小巧精湛、方便快捷的形式将各类文化、信息通过网络新媒体等传播渠道传递给碎片化社会中的大众。微电影内容选择源于大众现实生活,传播依赖于网络新媒体,最终目的是实现受众的文化诉求与娱乐消遣,是一种适合大众消费的世俗文化;它的“三微”特征以及互动性、个性化等特质使传统影视创作的神秘性、权威性逐步消解,成为“微时代”去中心化的独特影视载体。当下我国微电影的兴盛依赖于数字、互联网技术快速普及与文化消费需求急剧增加的现实背景,以及观众观影诉求与观影习惯的客观要求,它被用于商业营销、公益宣传、个人情感表达等诸多活动,打破了曲高和寡的传统影视艺术创作限制,使影视创作开始走向大众互动参与的“自由时代”。微电影作为一种新事物迅速风靡全国,是数字、互联网技术与文化消费语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通过对微电影的界定、产生背景、发展历程等进行全面分析,将现阶段微电影发展的基本现状呈现出来。针对微电影发展现状,主要从微电影生产、传播、消费与审美表达四个方面,深入探讨其呈现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微电影存在的影片质量、消费偏向、审美误区、盈利单一等现实问题,并试图从内容创新、市场监管、营销方式与盈利模式等方面对微电影的市场发展进行理性思考,以期对我国微电影的健康发展产生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微电影 特征 市场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905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绪论8-14
  • (一) 研究背景8-9
  • (二) 研究综述9-12
  • (三) 研究意义12
  • (四) 研究方法12-14
  • 一、微电影概述14-26
  • (一) 微电影界定14-15
  • (二) 微电影产生的背景15-20
  • 1、微电影产生的文化氛围16-17
  • 2、微电影产生的经济环境17-18
  • 3、微电影产生的技术支撑18-19
  • 4、微电影产生的间接动力19-20
  • (三) 微电影发展历程20-23
  • (四) 微电影的分类23-26
  • 二、微电影特征分析26-41
  • (一) 微电影生产特征26-30
  • 1、多元化生产主体27-28
  • 2、“真实性”生活再现28-29
  • 3、交互式生产方式29-30
  • (二) 微电影传播特征30-34
  • 1、多样化传播主体30-31
  • 2、整合化传播模式31-33
  • 3、大众性传播受众33-34
  • (三) 微电影消费特征34-37
  • 1、消费主体年轻化34-36
  • 2、消费行为个人化36-37
  • 3、消费时间碎片化37
  • (四) 微电影的审美特征37-41
  • 1、独特的叙事风格37-38
  • 2、自由性审美表达38-40
  • 3、娱乐性审美特征40-41
  • 三、微电影的发展思考41-54
  • (一) 微电影存在的问题41-48
  • 1、微电影作品质量有待提升42-43
  • 2、微电影消费过度娱乐化43-44
  • 3、微电影审美的诸多误区44-46
  • 4、微电影盈利渠道单一46-48
  • (二) 微电影市场发展的路径思考48-54
  • 1、创意生产提升作品质量48-49
  • 2、分层监管优化市场环境49-51
  • 3、分众定位降低市场风险51-52
  • 4、附加价值拓展盈利渠道52-54
  • 结语54-55
  • 参考文献55-5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58-59
  • 致谢59


本文编号:7386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ingxiaoguanlilunwen/7386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18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