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营销论文 >

微信红包传播现象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8 23:02

  本文关键词:微信红包传播现象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微信红包 传播策略 用户需求


【摘要】:近几年,以手机、博客等媒体为代表中国新媒体行业正在向融合化、移动化、微传播方向高速且持续性发展。新媒体与社会运动的齿轮越来越贴近且受到广泛性关注。网络的自由化与新媒体的迅猛燎原之势带来了人际关系发展得以延伸,开始由初始的全面接受形态到社区式的转变,实现社区化信息互动与共享。2014年1月26日是微信红包首次上线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由此, “抢红包”活动迅速流行在新年的欢声笑语中成为代名词,微信与羊年春晚合作的“摇一摇”活动的完美结合组成更是将“红包大战”推上顶峰,可见,微信红包作为大数据时代移动支付端创新的翘楚,“春晚+红包”的完美搭档成功走红于互联网的海洋,为其演绎一场“客厅经济”,而新的商业模式也层出不穷,这种020模式不仅最大限度的激发了广大用户参与度,而且在受众范围内形成良好的营销效果,移动支付也迎来温暖和煦的“春天”。本文着眼于新媒体环境下对近年火热额微信红包现象进行研究,首先对微信红包的传播特征和内部功能进行分析,并与传统春节的纸质红包进行比较,重点阐述微信红包疯狂的原因,从传播学理论角度、行为动机、传播策略、人际关系、用户心理需求层次等多角度分析。
【关键词】:微信红包 传播策略 用户需求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20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绪论9-11
  • 0.1 研究现状9-10
  • 0.2 研究意义10
  • 0.3 研究方法10-11
  • 1 微信红包的兴起及传播11-24
  • 1.1 传统春节红包的传播特征11-14
  • 1.1.1 长辈对晚辈的单向传播11-12
  • 1.1.2 传受双方关系的不平等12-13
  • 1.1.3 礼尚往来的交换性13-14
  • 1.2 微信红包的出现及其传播特征14-18
  • 1.2.1 传播的互动性15-16
  • 1.2.2 传受双方关系的对等性16-17
  • 1.2.3 体验意义大于物质意义17-18
  • 1.3 微信红包内部功能分析18-24
  • 1.3.1 微信红包传播的技术技巧18-20
  • 1.3.2 微信红包问世的经济推动20-21
  • 1.3.3 微信移动支付迎来“春天”21-24
  • 2 从传播学角度看微信红包现象24-35
  • 2.1 微信红包流行的“使用与满足”分析24-27
  • 2.1.1 基于特定需求24-25
  • 2.1.2 满足两个条件25-27
  • 2.2 “红包大战”参与者的行为动机分析27-32
  • 2.2.1 “红包大战”参与者分析27-28
  • 2.2.2 “红包大战”参与者行为类型分析28-29
  • 2.2.3 “红包大战”参与者动机分析29-32
  • 2.3 微信红包的传播策略分析32-35
  • 2.3.1 微信红包的传播渠道及效果32-33
  • 2.3.2 微信红包基于网络社会关系的传播策略33-35
  • 3 微信红包流行原因解析35-45
  • 3.1 微信红包的功能35-37
  • 3.1.1 扩大了传统红包参与对象35-36
  • 3.1.2 影响了新社会形态36
  • 3.1.3 “零和游戏”背后的社会资本积累36-37
  • 3.2 微信红包用户的心理需求37-40
  • 3.2.1 基本心理需求37-39
  • 3.2.2 赌博心理需求39
  • 3.2.3 炫耀心理需求39-40
  • 3.2.4 情感氛围需求40
  • 3.3 从人际关系视角看微信红包的胜出40-45
  • 3.3.1 重构人际关系40-42
  • 3.3.2 强化人际关系42
  • 3.3.3 扩散人际关系42-43
  • 3.3.4 娱乐人际关系43-45
  • 参考文献45-48
  • 致谢48-49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之国;;幽默广告及传播策略[J];当代传播;2008年03期

2 王乃考;;消费“心时代”的广告传播策略[J];青年记者;2008年21期

3 柳村;;危机事件中媒体的作用与传播策略[J];青年记者;2009年24期

4 许建康;固守与拓展——对全球化背景下《美术》杂志传播策略的一点思考[J];美术;2004年06期

5 何芳芳;美国之音对华渗透的传播策略[J];军事记者;2005年09期

6 王洁;现代广告的意识传播策略[J];当代传播;2005年02期

7 程曼丽;;论我国软实力提升中的大众传播策略[J];对外大传播;2006年10期

8 王玮;金萍华;;中国企业海外大众传播策略探讨[J];新闻界;2006年06期

9 曲怡飞;;由地震捐款风波看名人危机事件的传播策略[J];今传媒;2008年12期

10 王健儿;;杭州市对外传播策略分析[J];对外传播;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曼丽;;论我国软实力提升中的大众传播策略[A];中国传播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九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林清丽;陈淑丽;;台湾“戒烟就赢比赛”的传播策略及戒烟成效[A];第六届两岸四地烟害防制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3 邢永川;林浩;;中国新闻社广西分社面向东南亚的传播策略研究[A];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2011年刊)[C];2011年

4 文卫华;;融合文化下的传播策略与收视形态探析——以美国电视连续剧《迷失》为例[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刘娟;;中国体育发展中新媒体的传播策略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6 王慧;常松;;艾滋病博客的传播特征和发展策略[A];第五届中国健康传播大会论文集[C];2010年

7 王慧;常松;;艾滋病博客的传播特征和发展策略[A];第四届中国健康传播大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8 伯纳德·希尔;;PCST传播策略的演化[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2010科普理论国际论坛暨第十七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第八届中国健康传播大会“十佳论文”获奖名单[A];第八届中国健康传播大会优秀论文集[C];2013年

10 李梦洁;;草根健康类微博的特征、传播策略和影响力——基于对新浪微博“美容健康”的内容分析[A];第八届中国健康传播大会优秀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资深战略营销专家 张心忠;茶企的传播策略[N];中华合作时报;2014年

2 陈平;在影响旅游业的危机中 恢复、改进国家形象的传播策略(下)[N];中国旅游报;2008年

3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 王兵;“外位性”与“文化维模”:华文域外传播策略[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鲁日峰;大灾害之后企业如何选择广告传播策略?[N];中国经济导报;2008年

5 实力传播集团实力媒体中国区董事总经理 郭志明 本报记者 蔡放 整理;发散的消费需求 聚焦的传播策略[N];中国经营报;2009年

6 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顾骏;媒体该如何监督企业[N];东方早报;2013年

7 郭志明邋蔡放;乳品企业的下一步传播策略[N];中国经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王浩;信心决定态度 策略影响效果[N];中国工商报;2009年

9 范恒星;可立克感冒药传播策略亟待改进[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10 北京中安盛投资咨询公司 付百航;海王:越飞越高越模糊[N];中国工业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定勇;接受美学视野中的都市报新闻传播策略[D];四川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玺;原生广告的传播策略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2 朱朋朋;微电影的传播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3 薄媛慧;江苏省政务微博考察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4 李琼灵;企业微信品牌传播探究[D];苏州大学;2015年

5 马媛南;《侣行》的创意传播策略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6 苏航;湖北现代漆艺的传播策略和市场推广[D];湖北美术学院;2015年

7 杜晓彤;中国叙事诗的对外传播及译介策略研究[D];山西大学;2015年

8 王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微博传播策略初探[D];广西大学;2015年

9 姚沁;泰国大学生中国形象认知调查与国际传播策略反思[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5年

10 张乾;中国英文对外传播期刊的发展与传播策略[D];复旦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8780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ingxiaoguanlilunwen/8780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0f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