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组织管理论文 >

虚拟团队共享心理模型与团队效能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7-12-31 00:20

  本文关键词:虚拟团队共享心理模型与团队效能的关系 出处:《心理学报》2006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虚拟团队 共享心理模型 多层线性建模


【摘要】:通过对62个虚拟团队的调研,检验了虚拟团队认同式共享心理模型与分布式共享心理模型构思,并运用多层线性建模技术,对团队特征变量、共享心理模型与虚拟团队效能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类共享心理模型与团队效能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团队时间会影响共享心理模型与虚拟团队任务效能间的关系,团队时间会削弱认同式共享心理模型对任务效能的正向关系,但能加强分布式共享心理模型对任务效能的正面影响;团队规模则主要影响共享心理模型对合作效能的效应,团队规模增加会加强认同式共享心理模型与合作效能间的相关,却会削弱分布式共享心理模型与合作效能间的关系。
[Abstract]: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62 virtual teams, to test the virtual team identity shared mental model and distributed shared mental models and ideas, using hierarchical linear modeling, the team characteristics variables, shared mental model and virtual team effectiveness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of two types of shared mental models between the team and team effectiveness; time will affe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hared mental model and task performance between the team time will weaken the identity of shared mental model on the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ask performance, but can enhance the distributed shared mental model and positive impact on task performance; team size would affe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hared mental model and cooperative effect the effectiveness, team size increase will strengthen the identity of shared mental model and cooperative effectiveness between related, but weaken the distributed shared mental model and coopera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ffectiveness.

【作者单位】: 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浙江省电信有限公司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70232010)
【分类号】:C936
【正文快照】: 1问题的提出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深刻改变着人类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从1990年代以来,为了满足高层次人力资本短缺和组织灵活性的要求,虚拟团队工作方式得到了广泛应用,并成为理论界和实践领域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1]。很多学者对虚拟团队进行过定义[2],尽管他们在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杨正宇,金杨华,王重鸣;基于认知取向的虚拟团队整合研究新趋势[J];人类工效学;2004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晓亮;赵智杰;黄钱;;塔里木河下游垦区耕地面积变化及驱动力的多层次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9期

2 李春红;韦泽多;卢玉桂;;基于多层线性模型的GDP影响因素分析[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2年01期

3 顾乃华;;我国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工业的外溢效应及其区域边界——基于HLM模型的实证研究[J];财贸经济;2011年05期

4 聂亚菲;;基于多层线性模型的资本市场竞争力实证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3期

5 苏雷;黄桂标;刘秀英;;我国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科研绩效模型分析与激励对策[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6 顾乃华;;工业投入服务化:形成机制、经济效应及其区域差异——基于投入产出数据和HLM模型的实证研究[J];产业经济研究;2010年03期

7 刘殿国;许芳;;幂随机系数累加多层统计模型的建立及其预测上的应用[J];系统工程;2008年11期

8 陈国权;赵晨;;领导影响团队成员学习能力二维多层次模型的实证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10年04期

9 范秀成;郑秋莹;姚唐;穆琳;;顾客满意带来什么忠诚?[J];管理世界;2009年02期

10 贺伟;龙立荣;;实际收入水平、收入内部比较与员工薪酬满意度的关系——传统性和部门规模的调节作用[J];管理世界;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宋宇;马强文;史耀疆;;多层线性模型与学生成绩决定中教师影响途径的统计考察[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夏雪;;家庭及教师特征与小学生数学成绩的关系——基于多层线性模型的经验分析[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黄鸣鹏;尹俊;;员工情感状态和工作满意度对工作绩效的影响[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4 张文勤;石金涛;;领导者目标取向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以创新气氛为中介[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Ⅱ)[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枭;组织支持、组织激励、员工行为与研发团队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吴文峰;儿童抑郁症状应激—认知易感模型的追踪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3 田金亭;基于CAT的中学生创造力评价技术探讨[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谢宜学;民营医院医疗虚拟团队的组织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5 张宝生;基于知识网络的虚拟科技创新团队的知识流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6 张蕾;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管理制度及其对农技员技术推广行为的影响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7 曾庆东;铁路旅客运输满意度测评理论及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8 朱其权;变革管理、仁慈领导与员工变革反应[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9 盖乃诚;国有企事业单位气氛与员工行为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李爱梅;心理账户与非理性经济决策行为的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曦;饭店培训迁移气氛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2 田娇妮;多水平计数模型在复杂抽样调查中的应用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3 王青;社会网络视角下虚拟团队知识共享机制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4 占旺国;基于生命周期的虚拟团队知识分布与知识转移路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杨梅;小学生情绪智力、父母教养方式与生活适应的关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6 罗玉琳;变革型领导对团队行为表现的影响机理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7 王尚坤;多水平面板数据模型的估计理论及模拟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1年

8 骆华萍;多水平logistic模型及其在流行病学调查数据中的应用[D];广东药学院;2010年

9 彭子日;深圳市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就医流向影响因素研究[D];广东药学院;2011年

10 邝宏达;初中校长领导行为和教师效能对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影响[D];赣南师范学院;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杨正宇,王重鸣,谢小云;团队共享心理模型研究新进展[J];人类工效学;2003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佳;虚拟团队分布式任务分析与综合能力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正宇,金杨华,王重鸣;基于认知取向的虚拟团队整合研究新趋势[J];人类工效学;2004年03期

2 熊通成;;虚拟团队的运作:领导与激励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王重鸣教授专访[J];中国劳动;2008年08期

3 马颜,李晓轩;虚拟团队中的信任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04年02期

4 王卓,吴育华,刘富铀,齐连明,徐伟;虚拟团队与技术创新[J];海洋技术;2004年03期

5 赵祥宇,林玳玳;虚拟团队与人力资源远程管理[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2年01期

6 范秋芳;虚拟团队的人员激励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年01期

7 沐子健;虚拟团队“横行”E时代[J];中国企业家;2004年06期

8 范秋芳,范文霞;虚拟团队的人员管理障碍及协调与控制[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9 李峰,李心颖;虚拟团队的管理[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S1期

10 余毅;虚拟团队管理问题初探[J];现代企业;2003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愚;朱峰;;基于和谐管理理论的虚拟团队绩效考核研究[A];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时勘;胡卫鹏;;虚拟团队:信息化条件下的团队工作[A];中国宇航学会航天医学工程专业委员会、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生命专业委员会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3 洪旭;;试论虚拟团队的管理[A];第六届中国青年运筹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4年

4 肖伟;魏庆琦;;虚拟团队关键成功因素指标提炼与模型构建[A];现代工业工程与管理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孟大庆;;虚拟团队中信任理论的新进展[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谢小云;忻柳春;;团队共享心理模型的前因变量研究:基于实验的证据[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孟晓斌;王重鸣;谢小云;;基于共享心理模型的创业团队动态适应能力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潘东华;单元;;基于项目的虚拟组织知识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A];全国第十届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何贵兵;黄德斌;;团队决策中共享心理模型演化的STC机制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刘建昌;侯光明;;基于角色的虚拟团队结构评价研究[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8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晓航;虚拟团队也需有形管理[N];中国质量报;2011年

2 沐子健;虚拟团队的四项优势[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4年

3 记者 赵军宝 通讯员 吴惠芬;浙江公司探索信息技术虚拟团队建设[N];国家电网报;2010年

4 记者 赵军宝;浙江公司成立信息技术虚拟团队[N];国家电网报;2009年

5 ;普捷系统:虚拟团队实管理[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6 孙东;虚拟团队快速提供业务[N];人民邮电;2004年

7 ;解密统一通信如何为用户节省现金[N];网络世界;2009年

8 王邦武 何振华;基层央行虚拟团队建设模式探讨[N];金融时报;2009年

9 郭岚;虚拟团队显神威[N];人民邮电;2003年

10 任宏;无形团队有形管理[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胡琳丽;动机性信息加工取向的谈判心理模型机制[D];浙江大学;2009年

2 王能;虚拟团队的组织与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3 戚振江;公司创业情境下人力资源组合策略及其多层次效应分析[D];浙江大学;2006年

4 谢宜学;民营医院医疗虚拟团队的组织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5 胥琳;虚拟软件项目开发风险评价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闫霏;高校科研虚拟团队运行模式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0年

2 赵艺敏;微软公司的虚拟团队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3 张程兵;虚拟团队绩效管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虎伟;虚拟团队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交互记忆系统测度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5 徐晓敏;虚拟团队在公安机关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6 张钊;虚拟团队知识协同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严晓倩;虚拟团队组织运行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孙晓th;虚拟团队中快速信任和认知信任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9 徐锐;基于知识链的虚拟团队知识共享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10 裴伟;虚拟团队中个人社会网络与团队绩效的关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572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unyingzuzhiguanlilunwen/13572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b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