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管理学批判
本文关键词:传统管理学批判 出处:《南开管理评论》2001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构成一个组织的基本要素应该是管理学的重要内容,但许多教科书并没有这样来说明。因此,管理学应该从组织的要素和对组织的分类开始。现有的管理学大多是针对已经存在的组织而言的。管理学不应仅仅涉及对现存组织的管理,还要考虑组织的产生、消亡及其法人性。现代企业管理的实践对管理科学最大的功绩之一在于提出了“治理”的概念。治理是“依法管理”的表现形式,是管理的前提和广义的管理。在最早的管理学中并没有把激励当成管理的一项职能。激励是经济的办法而不是管理的办法。激励是用经济手段来管理,管理在激励中消失自我并得以升华。管理的目的是为了经营,不可以离开经营来谈管理或把经营排斥在管理之外。广义的管理包含经营,广义的经营
[Abstract]:The basic elements of an organization should be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management, but not so many textbooks to illustrate. Therefore, management should be from the organization of elements and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tissue begins. Existing management is mostly based on the already existing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should not only relates to the existing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but also consider the organization, and its demise. One of the biggest corporate management of scientific achievements of the modern enterprise management practice is to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governance. Governance is a form of "management", management is the premise and general management. In the earliest management did not take a as a function of incentive management. Incentive is the economic approach rather than a management approach. The incentive is used to manage the economic means, management and sublimation in the absence of the self excitation. The aim of management is to It is not possible to leave the business to talk about management or to exclude management from management. Broad management includes business and broad management.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分类号】:C93
【正文快照】: 尽管有关管理的思想与实践在中国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但是,现代管理学则是在20世纪首先在西方形成、发展,然后被介绍到中国来的。[1]其大致的演进脉络是:[2]10—20年代——泰勒提出了“科学管理原理”,主张用科学方法提高劳动生产率;30年代——梅奥研究了组织中人的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潘承烈;以科学态度对待管理科学[J];南开管理评论;2000年02期
2 乌家培;论管理科学的发展[J];南开管理评论;2000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忠胜,刘二中;组织与自组织[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5年03期
2 谷雪;迭演博弈、集体行动与公共组织的构建[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3 李融,杨剑;图书馆转型时期冲突管理探讨[J];图书与情报;2004年01期
4 田红英,黄远新;论企业文化的建设与管理[J];川北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5 刘惕之;旅游饭店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5期
6 李忱,陶学禹;家族企业管理模式变革的实证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7 王伟;科研管理中的复杂性分析[J];科研管理;2002年02期
8 胡朝兵,唐永生,严开胜;目标管理及对学校教育管理的启示[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9 韩秋月;试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管理思想[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10 黄松;试论中国家族企业约束机制的完善与创新[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彭向刚;;加强和改善我国公共管理教育的若干思考[A];公共管理研究(1)“公共管理研究与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雪凌;成长期民营建筑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2 石新武;论现代成本管理模式[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3 龚天平;走向卓越[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李远富;中间组织理论与中国金融组织成长[D];西北大学;2006年
5 修国义;虚拟企业组织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6 张善轩;企业营销组织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7 田超;核心能力战略及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8 马有才;科技型中小企业安全经营理论及其应用[D];山东科技大学;2004年
9 李育红;人为管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10 刘煜;我国企业集团内部资源共享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晶晶;合资企业中的文化冲突及管理对策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6年
2 高超;中国管理科学重要期刊论文第一作者统计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3 李雪峥;鹤壁中泰矿业有限公司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建立[D];吉林大学;2007年
4 孙亚芳;山西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评价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5 李芳;我国大学学术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6 易善安;高职院校二级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刘华鹏;信息技术与城市政府组织结构网络化变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8 陈镇;信息技术对我国研究型大学学生管理组织变革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9 周定洪;营销职能项目化管理模式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10 王莹;基于技术进步的制造企业管理模式变革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席酉民;新世纪:中国管理科学界的挑战、机遇与对策[J];管理科学学报;2000年01期
2 芮明杰;走向21世纪的管理学[J];管理科学学报;1998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把治理“三乱”工作抓到底[J];财会通讯(综合版);1991年08期
2 刘殿庆;;怎样解决“边治理、边摊派”的问题[J];财会通讯(综合版);1992年02期
3 鲍宏礼;制约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及其治理[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4 刘安民;试析国有资产流失及其治理[J];株洲工学院学报;1996年03期
5 霍学喜,石爱虎,王征兵,李民寿;农资质量问题及其成因与对策[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97年02期
6 王保生,程刚;我国信息市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治理[J];现代情报;1997年04期
7 魏永芬;我国股票市场过度投机的原因及治理对策[J];财经问题研究;1998年08期
8 王可侠;国有资产流失渠道及治理途径[J];江苏社会科学;1998年01期
9 田洪军;国企改革与隐性失业问题[J];新疆有色金属;1998年04期
10 甘煜,吴俊勇,谢崇远;金融市场噪声的形成机理、后果与治理[J];财经理论与实践;199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史中利;;DUM038精密组合机床振动爬行故障的研究与治理[A];第六届全国摩擦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1997年
2 刘代臣;王洪彦;;中原石油勘探局关于治理污油水污染耕地的研究报告(英文)[A];面向21世纪的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北京国际土地复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3 窦林名;何学秋;;煤岩特性对应力分布影响的实验研究[A];第七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C];2000年
4 宫仕昌;解硕永;;淮北矿区地质环境的科学治理与合理利用[A];中国矿山地质与西部矿山资源开发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叶寿仁;朱威;林泽新;;太湖流域水资源污染形势和思考[A];华东七省市水利学会协作组第十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尚红霞;申冠卿;李小平;田军;;金堤河治理后干流行洪能力变化分析[A];第十六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2年
7 张纪双;李振华;苑金宝;陈桂香;;孤岛油田注聚区低产能井挖潜技术[A];三次采油技术[C];2003年
8 张纪双;李振华;苑金宝;陈桂香;;孤岛油田注聚区低产能井挖潜技术[A];三次采油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白明辉;李毅平;;浅谈草地重点治理与机械化保护性建设[A];农业机械化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成立40周年庆典暨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刘小康;;综合注浆技术在矿井突水治理中应用[A];煤田地质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集[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鲁国锋;“转轨”时期我国政府规制的取向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2 巫景飞;企业战略联盟:动因、治理与绩效[D];复旦大学;2005年
3 孙亚飞;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政府职能变革趋势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4 姜朝晖;权力论:合法性合理性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5 龙献忠;从统治到治理[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许小虎;基于企业能力的自我中心型战略网络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7 罗崇敏;中国边政学新论[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8 徐雪梅;非营利组织管理[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9 郑立明;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10 汤世强;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治理结构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刚;新疆泥石流危害研究及危险度评价[D];新疆农业大学;2005年
2 陈卓毅;变电站的谐波分析与抑制[D];广西大学;2005年
3 李咏梅;低压配电网谐波分析[D];广西大学;2005年
4 唐静;个人权利与社会正义[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杨小明;政府理性论[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6 姚国荣;九华山风景区核心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实证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7 祖文波;失业治理与政府作为[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邹云龙;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成因与治理[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马向远;城市社区权力资源配置探析[D];河南大学;2005年
10 夏建国;我国第三部门发展与城市社区治理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4171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unyingzuzhiguanlilunwen/1417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