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组织管理论文 >

经营者组合激励中非物质激励的价值分析

发布时间:2018-02-06 04:18

  本文关键词: 非物质激励 物质激励 风险厌恶度 经营者 出处:《中国管理科学》2005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在经营者组合激励的基础上 ,以经营者为风险厌恶者和经营者物质激励的组成为外生变量 ,分析经营者非物质激励的价值与经营者物质激励的各组成部分、经营者的风险厌恶度的关系 ,具有较大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
[Abstract]: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incentive of the operator, this paper takes the operator as the risk aversion and the composition of the operator's material incentive as the exogenous variable. It is of gre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value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value of the operator's non-material incentive and the components of the operator's material incentive and the risk aversion of the operator.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课题( 2 0 0 3 0 6 140 11)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7972 5 0 0 2 )
【分类号】:C9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垣,张完定;管理者激励组合的理论探讨[J];管理工程学报;2002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兵,张世英;企业激励机制设计与代理成本分析[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0年06期

2 姚艳虹;曾德明;;高层管理者激励方式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年01期

3 李仕明,唐小我;经理激励问题的若干扩展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3年02期

4 张勇,张强;业绩的隐性激励与经理报酬契约的改进[J];管理工程学报;2005年04期

5 张勇;;经理人员激励组合优化问题的分类建模探讨[J];管理学报;2006年03期

6 陈爽英;唐小我;邵云飞;;市场环境与企业经理组合激励模式选择研究[J];管理学报;2006年05期

7 邓今朝;;骨干员工报酬的效用分析和行为选择[J];经济与管理;2006年04期

8 纪晓丽;黄化;;民营上市公司管理层激励与企业绩效实证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06年03期

9 廖忠祥;知识型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机制研究[J];科研管理;2003年06期

10 范鹏飞,赵怀罡;委托-代理理论中的监督问题及其应用[J];南京邮电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文;企业激励链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2 常庆;公共部门组织中的激励监督机制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3 杨慧;企业治理系统理论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4 王为民;企业并购效益与激励机制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5 曾爱青;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公司治理创新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6 朱忠福;风险投资中企业家人力资本及激励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7 朱治龙;上市公司绩效评价与经营者激励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4年

8 李平;上市公司CEO薪酬激励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9 姚艳虹;基于隐性价值评估的企业高管人员激励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10 黄健柏;我国经理人市场激励契约设计与效率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池巧珠;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的历史演变与完善[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2 谢灏;上市公司高层管理人员激励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3 钱仲帅;基于利益相关者的高管人员绩效评价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4 胡远;基于相对业绩排序的基金经理风险调整行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5 庄海香;合作共赢的委托代理模型[D];暨南大学;2007年

6 吴泽民;工程责任主体质量行为分析及政府监管模式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7 邢静;政府补贴激励企业技术创新机制设计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2年

8 许红军;工程项目建设监理委托—代理问题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2年

9 赵青松;招投标机制设计及应用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1年

10 贾念念;不对称信息下的企业激励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垣,刘益;关于企业组织激励的探讨[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9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万洁;对银行会计管理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一般认识[J];西安金融;1999年12期

2 盛乐;创新理论的经济问题刍议[J];江汉论坛;2000年09期

3 盛乐;国有企业激励机制的创新思路刍议[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0年06期

4 潘银;论国有商业银行人才激励机制的构建[J];广西金融研究;2001年08期

5 潘银;论国有商业银行人才激励机制的建构[J];计划与市场探索;2001年06期

6 李敏;国企激励机制创新的思路[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7 李垣,张完定;管理者激励组合的理论探讨[J];管理工程学报;2002年03期

8 战pだ,

本文编号:14935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unyingzuzhiguanlilunwen/14935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2b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