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激励新模式
本文选题:激励模式 切入点:领导激励 出处:《煤炭经济研究》1999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领导者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激励和引导组织内员工积极性的发挥。在理论和实践中提出了不少激励模式,,如:“泰勒制”的“超额计件工资制”和“管理制度”的激励方式;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激励方式等。对传统激励模式的分析,不难总结出以下几种形式:一是“胡萝卜”式激励。...
[Abstract]:One of the main leaders of Ren Wuzhi is to encourage and guide the enthusiasm of employees in the organization. In theory and practice, many incentive models are put forward, such as: "excessive part pay system" and "management system" of "Taylor system"; Maslow's theory of demand-level incentive and so on. It is not difficult to sum up the following forms by analyzing the traditional incentive mode: first, "carrot" type incentive.
【作者单位】: 中国煤炭经济学院 安徽铜陵有色金山石油有限公司
【分类号】:C93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谊;;办公室的箴言——官僚与领导[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1993年01期
2 赵丽芬;激励与活力──从日本企业激励模式谈起[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1994年01期
3 黄大勇;领导激励秘书积极性十法[J];重庆商学院学报;1995年02期
4 王卫平;激励手段初探[J];湖南社会科学;1995年02期
5 刘旭;我省国有企业与合资企业激励模式的比较研究[J];咸宁师专学报;1995年01期
6 袁凌,王从伟;国有企业组织的领导问题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1996年05期
7 王海军;企业管理:怎样以人为本[J];桂海论丛;1996年05期
8 ;管理文摘[J];中国科技信息;1996年04期
9 于衍平;科技人力资源管理与激励模式[J];科研管理;1997年06期
10 程建平;领导激励误区浅议[J];河南社会科学;199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李丹;;浅析激励模式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2 林健;刘洋;;国企经营者激励方法探讨[A];跨世纪的中国企业改革和发展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3 卢岚;刘波;;研究开发人员的激励模式研究[A];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第六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4 朱建平;王保良;黄志尧;李海青;;基于双极性脉冲电压技术的新型电导测量仪[A];第七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孙利辉;封红雨;许海颖;;企业战略对技术创新综合贡献的评价体系与激励模式研究[A];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汤健;;探索以人为本的人才激励机制[A];中国烟草学会2005年论文集[C];2005年
7 汤健;;探索以人为本的人才激励机制[A];上海烟草系统2005年度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5年
8 林晨苹;;论IT企业异质性人力资本的价值实现及其激励模式[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3次学术研讨会福建师范大学代表论文集[C];2006年
9 王妍;沙洪;赵舒;任超世;;电阻抗断层成像电极数与激励模式对成像结果的影响[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2008年年会暨首届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悄然兴起de股权激励模式[N];中国机电日报;2000年
2 记者 蒋捷舟;提倡个性化的激励模式[N];组织人事报;2000年
3 亚商企业咨询股份有限公司 吴叔平 虞俊健;股权激励活跃起来[N];中国证券报;2001年
4 亚商企业咨询公司 奚玉芹;股权激励应以业绩为责任基础[N];中国证券报;2001年
5 郝学峰;激励也需技巧[N];计算机世界;2001年
6 ;实施股权激励有哪些依据[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1年
7 上海亚商企业咨询有限公司 奚玉芹 长城证券研发中心 金永红;股权激励:让才有所值[N];中国证券报;2002年
8 马福德;企业领导行为的激励作用[N];中华合作时报;2002年
9 周惠民;努力营造复合型高层管理团队[N];金融时报;2002年
10 赵曙光 耿强;网络媒体的人力资源战略[N];中华新闻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桂芝;基于EIT技术的脑内电特性与功能成像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2年
2 于璐;现代公司激励机制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3 徐红;商业银行主客户营销管理模式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4 姚宝刚;科技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5 姚艳虹;基于隐性价值评估的企业高管人员激励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6 张继胜;中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模式[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7 王胜利;乡镇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8 雷勇;基于有效激励的企业员工退出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9 宋勇;基于回路信息表达的新型联想记忆模型与算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10 何永勃;电阻抗(ECT/ERT)双模态层析成像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映;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研究[D];广西大学;2001年
2 张旭扬;试论我国中小学教师管理激励模式构建[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3 杨晋国;“结构性激励模式”初探[D];四川大学;2002年
4 李江;基于脉冲电流激励模式的脑血流电阻抗测量技术[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5 梁静;经营者激励的财务经济学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6 赵峰;CSIC企业人才激励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7 张军;我国中小型民营科技企业股票期权激励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8 滕兴乐;企业团队激励模式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9 曹咏;高科技企业内部经济激励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10 宋海宁;关于教师薪酬激励模式的构想[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5608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unyingzuzhiguanlilunwen/1560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