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组织管理论文 >

研发团队激励机制设计的情景分析

发布时间:2018-03-14 20:37

  本文选题:研发团队 切入点:激励机制 出处:《科研管理》2006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面对工作任务的相互依赖性和技术复杂性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团队作为其研发活动的基本工作单元。本文从权变理论的角度分析组织、团队和个体三个层面的情景因素对设计研发团队激励机制的影响。
[Abstract]:In the face of the interdependence of work tasks and the increasing complexity of technology, more and more enterprises adopt the team as the basic work unit of their R & 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organiz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tingency theory. The impact of situational factors at the three levels of team and individual on the design of R & D team incentive mechanism.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70272040)资助
【分类号】:C9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望军,彭剑锋;中国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实证分析[J];科研管理;2001年06期

2 郭斌,王端旭;高技术公司R&D部门的员工绩效评价[J];科研管理;2003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星;李世航;;基于动态信息反馈的员工绩效管理[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胡远华;黄影;;企业知识型员工动机类型与激励方式关系的初步探讨[J];北方经济;2007年06期

3 武亚军;面向一流大学的跨越式发展:战略领导的作用[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4期

4 赵士德;田金信;万立军;;知识型员工激励成本最优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5 王成全;;知识型员工主导需要及激励因素的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6 蒋剑勇;企业绩效考核探析[J];商业研究;2004年07期

7 向征,曾国平;重庆市国有企业高学历员工满意度的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8 李志,张华;民营企业高学历员工激励管理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9 李志,薛艳;我国知识型员工激励研究述评[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10 李志;江婷;;民营企业高学历员工对企业培训满意度及相关对策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鹏;;基于自组织系统观的知识型员工激励模型构建[A];基于全球视角的人力资源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国际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六届亚洲年会论文集(中文部分)[C];2007年

2 范皑皑;丁小浩;;教育、工作自主性与工作满意度[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黄桂;王军华;;知识员工激励因素的实证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何庆丽;刘洪;;在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建立心理契约[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5 张向前;;知识型人才和谐管理实证研究[A];现代工业工程与管理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邓玉林;王文平;达庆利;;基于工作设计的薪酬激励机制研究[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邓玉林;;基于关系契约的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Modeling of University R&D Team Cohesiveness[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9 唐茂林;郝云宏;;案例研究对制度基础观战略理论建构的贡献——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企业战略转型研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10 姜延春;;薪酬制度与员工激励问题研究[A];中国公路学会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分会2011年度年会暨第十八次全国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国华;我国高校理工科博士生科研激励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2 丁楠;高管团队社会网络、运作过程与绩效间关系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3 詹越;知识型员工个人知识管理能力影响因素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杜鹏程;内在激励对创新行为的影响机理[D];南京大学;2010年

5 高遐;“军民结合”战略实施的制度环境与组织变革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6 黄志坚;全面报酬、敬业度和绩效的作用关系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7 张廷君;科技工作者三维绩效系统激励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8 严敏;工程咨询企业组织运行机制创新路径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9 任枫;科技人员工作满意度与科研绩效相关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10 王勇;基于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侯磊;大型军工产品设计中的知识共享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王爱娟;国有企业高技能人才激励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崔丽;HG大学后勤集团人力资源管理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考立龙;辽宁天意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绩效考核体系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赵春兰;基于心理契约的知识型员工激励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黄玉飞;基于心理契约的知识型员工激励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相莉萍;青岛卓远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战略管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刘春华;海尔奥运营销与软实力应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吕田;中小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10 肖杰;交通设计企业专业技术人才激励体系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灿;李金蹊;;团队外部社会资本测量指标体系研究[J];技术经济;2011年07期

2 芮隽;汪霄;;中国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激励机制研究[J];生态经济;2011年07期

3 王智军;;浅析企业有效激励机制构建[J];China's Foreign Trade;2011年16期

4 李娜;;研发团队多元性与团队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1年10期

5 雷玺;;基于陕西本土文化的激励机制研究——以ST公司为例[J];经营管理者;2011年16期

6 海斯庭;;一切从打怪兽开始[J];时代青年(悦读);2011年06期

7 吴墨剑;;研发团队中领导者对知识分享的重要作用[J];现代商业;2011年20期

8 张光磊;刘善仕;申红艳;;组织结构、知识转移渠道与研发团队创新绩效——基于高新技术企业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1年08期

9 王杰;;基于相对业绩比较的企业激励机制设计[J];贺州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0 王付林;;高校专利技术转化影响因素分析与激励机制设计[J];科技和产业;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蒋莹;杨忠;;实践共同体、角色绩效与团队效能的关系研究——以企业研发团队为例[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挺;;虚拟研发团队成员间信任度的未确知测度评价模型设计[A];第12届全国信息管理与工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3 张光磊;刘善仕;彭娟;;组织结构、知识吸收能力与研发团队创新效:一个跨层次的检验[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董敏慧;;企业知识管理中如何设计激励机制[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8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李媛;高鹏;汤超颖;裴瑞敏;;团队创新氛围与研发团队创新绩效的实证研究[A];第十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王先甲;张柳波;;低碳约束下实验区政府的激励机制设计[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7 王黎萤;陈劲;;研发团队创造力影响因素的探索与验证[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8 黄海艳;李乾文;;研发团队的人际信任、交互记忆系统与创新绩效[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9 李亚东;;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激励机制研究[A];济宁市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论文选编[C];2005年

10 赵建;;委托代理模型下国有煤矿经理激励机制设计[A];第一届全国安全科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首席记者 刘作明;数十家企业引进或洽谈引进海外研发团队[N];鞍山日报 ;2009年

2 林莉君;依托研发团队 完美时空剑指全球市场[N];科技日报;2009年

3 王艾丽 本报记者 侯永锋;沈阳招纳海外研发团队解难题[N];辽宁日报;2009年

4 林莉君;依托研发团队 完美时空剑指全球市场[N];科技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王超;2010年度大商所十大研发团队评出[N];中国证券报;2010年

6 记者 郭桂花;11位院士加盟厦企研发团队[N];厦门日报;2010年

7 ;大商所十大期货研发团队评选上海收官[N];期货日报;2009年

8 记者 姚宜兵;大商所十大期货研发团队评选颁奖仪式在大连举行[N];期货日报;2010年

9 记者 章映 通讯员 叶圣义;温企跻身国家级研发团队[N];温州日报;2011年

10 记者 姚宜兵;大商所2011年十大期货研发团队评选拉开帷幕[N];期货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岳海龙;中国城市消费者冲动购买行为的实证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徐延利;面向监督行为的独立董事激励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3 王艳玲;保险中介委托-代理法律制度的激励性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4 罗倩文;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内部合作行为及激励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5 疏礼兵;团队内部知识转移的过程机制与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6 郭彬;循环经济评价和激励机制设计[D];天津大学;2005年

7 陈公海;企业研发团队非正式网络的结构特征对产品创新绩效影响的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8 宋伯庐;基于均衡利益的国有企业高管人员激励理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9 樊斌;非合作博弈条件下企业内部知识共享激励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10 祝建军;企业经营者人力资本定价与激励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华;高新技术企业R&D团队的激励模式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7年

2 刘清华;基于HF电子企业的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07年

3 王晓莉;关于我国当前建立反洗钱激励机制的思考[D];复旦大学;2008年

4 林喜荣;初创时期的中小企业激励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5 刘伟元;KS公司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6 王微;国有企业高层管理者的激励机制的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7年

7 王磊;基于心理契约理论的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8 张英磊;制造企业技术人才激励机制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7年

9 黄宁静;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激励机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10 马小勇;杰邦公司研发人员激励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6127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unyingzuzhiguanlilunwen/16127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e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