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组织管理论文 >

评析一份指示性通知

发布时间:2018-03-17 02:07

  本文选题:指示性 切入点:主送 出处:《秘书之友》2016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通知是知照性公文,"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张文英在《新编应用文写作教程》一书中指出,通知具有知照性、广泛性和实效性的特点,可分为批转、转发、颁发性通知,指示性通知,会议通知三类。通知包括标题、主送机关、正文、落款四部分。通知的标题主要由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三部分组成;主送机关,是承办通知的单位
[Abstract]:The positive notice is an informed official document "applicable to the public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f matters requiring the execution of organs at lower levels and known or enforced by relevant units." Zhang Wenying pointed out in a book entitled "A course on the Writing of New practical Writing" that the notice has the nature of being informed and photogenic.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xtensiveness and effectivenes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batch transfer, forwarding, issuing notice, indicative notice, and meeting notice. The notification includes four parts: title, main transmission agency, main body, and payment. The title of the notice is mainly by the sending agency. The subject matter and the language are composed of three parts; the main sending organ is the unit that undertakes the notice.
【作者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C931.4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大风;;疏而不遗 俭而无阙——浅析一则“指示性通知”的晓示技巧[J];应用写作;2004年07期

2 郑立新;;指示性意见与指示性通知辨析[J];秘书;2012年03期

3 李海燕;浅析下行意见与指示性通知的异同[J];秘书之友;2002年03期

4 何世龙;;指示性通报、情况通报与指示性通知比较[J];档案学通讯;2012年06期

5 王春美;;例谈如何写好指示性通知[J];应用写作;2008年10期

6 张志华;;谈指示性通知的表意技巧[J];秘书之友;2010年10期

7 王仕英;;指示性通知写作应把握的问题[J];应用写作;2011年06期

8 石磊;;关于撰写领导讲话稿的体会与思考[J];秘书之友;2013年03期

9 王建平;国家计委政研室指导性计划研究课题组;;日本实施指示性计划的政策体系分析[J];经济研究参考;1993年Z1期

10 刘玮;;着力准 着眼高 立足稳——评析一篇说服有力的请求批准性请示[J];应用写作;2009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金春华;陆开宏;饶利华;;卧彩江主要水化学因子和污染指示性微生物的数量动态及其相关因子分析[A];中国生态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荟萃[C];2006年

2 刘雪立;;参考文献的继承性引用、指示性引用和批判性引用[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江苏省江阴市澄江路幼儿园 徐佳;“快把玩具收起来”[N];中国教育报;2012年

2 黄璞琳 郭文玮;再谈商标合理使用的认定[N];中国工商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钦;商标合理使用规则构成要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2 周晓锋;商标指示性合理使用构成要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3 王亚芬;“非指示性”教育理念与高中语文教学实践[D];天水师范学院;2015年

4 纪悦;汉语儿童指示性移动动词“来”和“去”的早期产出[D];清华大学;2015年

5 杜向军;新课程背景下的“非指示性”教学[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6 杨丽娜;语文“非指示性教学”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任菲;“非指示性”教育理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8 苏莉;“非指示性”语文阅读教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9 沈逵;语文非指示性教学理念的生成、发展及理论建构[D];杭州师范大学;2005年

10 张迎;生态课堂视域中语文“非指示性”教学行为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6226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unyingzuzhiguanlilunwen/16226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5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