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项任务团队生产的委托权与所有权安排
本文选题:多项任务 + 团队生产 ; 参考:《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摘要】:提出了多项任务团队生产问题及其研究思路和分析框架,针对线性型生产函数和指数型生产函数两种不同情况,分别建立了线性团队生产模型和协作团队生产模型,通过对模型的求解与分析,讨论了最优委托权与所有权安排问题,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Abstract]:The multi task team production problems and research ideas and analysis framework for the linear production function and exponential production function of two kinds of situations, the linear team production model and team production models are established, by solving and analyzing the model, discusses the optimal principal and ownership arrangement, get some conclusions.
【作者单位】: 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上海市高校发展基金资助项目(2000H09)
【分类号】:C93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利军,胡新文;民营企业范畴的界定[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2 王峥;银行惜贷的根源:激励与约束的不对称[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3 周健生,张冬平;有限合伙制代理风险及其控制制度安排[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4 陈晓昱,周敬华,朱道才;会计信息披露政策选择的博弈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5 李传军;;企业间产品创新多维博弈模型及其分析[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6 姚佐文;风险资本家与风险企业家之间的关系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7 曹丽;关于我国企业家声誉机制的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8 方晓燕;;中国转型期信贷配给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9 孙文静;;员工招聘中的若干博弈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6期
10 黄益新;人力资本所有权实现问题——股票期权的度量与抵押涵义[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孙传姣;王元庆;周伟;;公交公司与公交驾驶员的委托代理模型研究[A];第四届亚太可持续发展交通与环境技术大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辛向前;网络经济若干理论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2 汪平;财务估价论[D];天津财经学院;2000年
3 刘学侠;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战略研究——从国有企业改革角度探讨[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4 罗开位;企业经营者知识资本价值研究[D];中南大学;2000年
5 王来生;人力资本投资与农业经济增长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0年
6 侯云先;幼稚产业保护关税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0年
7 胡延华;引入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8 李洪江;转轨时期国有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制度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1年
9 尹智雄;员工持股制度与国有企业改革[D];浙江大学;2001年
10 李素明;中国证券市场的效率与风险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古家军;企业诚信系统结构研究[D];湘潭大学;2004年
2 沈燕;我国上市公司国家股流通问题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0年
3 王勇;中国国有企业责任制度探析[D];东北农业大学;2000年
4 陈瑶;股票期权与上市公司激励机制[D];暨南大学;2000年
5 黄朝文;东亚金融危机与国际资本流动关系研究[D];天津财经学院;2000年
6 李士凌;风险投资及其在中国动作机制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7 张奇;资本结构调整——上市公司治理的新途径[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8 马立荣;知识经济和企业管理变革[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9 李雪艳;新疆区属专业外贸公司亏损问题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0年
10 王颖慧;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责任与控制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峻林;;智力型团队中个体绩效考评的指标体系[J];统计与决策;2007年01期
2 林旭东,李一智,沈福喜;企业集团内部团队生产的最优激励机制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2年04期
3 蒲勇健;魏光兴;;团队职业声誉激励及其对团队构建的启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年04期
4 魏斌,汪应洛;团队生产最优激励设计研究[J];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1期
5 黄亮;彭璧玉;;存在道德风险的团队契约[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6 吕之望;;对《合作机理、交易对象与制度绩效——温氏集团与长青水果场的比较研究》一文的评论[J];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2008年00期
7 杨屹;党兴华;;对现代企业组织结构动态变化的研究[J];经济管理;2003年17期
8 屈仁均;;团队氛围对团队中X效率的影响[J];财会月刊;2007年02期
9 王艳梅;赵希男;;团队协作最优激励模型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9期
10 张长征,赵西萍,张伟伟;组织内外部双重专业化与知识管理[J];科学管理研究;2003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王玉鑫;影响企业生产率的因素及改进措施[N];中国包装报;2005年
2 刘韬;业绩工资能否提升业绩?[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吴国东;基于Rabin动机公平的激励契约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黄国华;团队生产中的道德风险、监督与契约设计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2 李茂荣;共同知识与可信承诺[D];南昌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7574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unyingzuzhiguanlilunwen/1757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