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制度主义:理论评述及其对组织研究的贡献
本文选题:制度 + 组织 ; 参考:《社会》2007年01期
【摘要】:制度研究是当前国际社会科学界研究的热点,其主要研究领域涉及到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等。在20世纪70年代,组织被引入制度研究领域,并且获得了学术界广泛的关注。本文系统回顾了制度研究的发展历程,对新制度主义及其对组织研究的贡献进行评述。
[Abstract]:Institutional research is a hot topic in the current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field, and its main research fields include politics, sociology, psychology, management and so on. In the 1970s, the organization was introduced into the field of institutional research, and has been widely concerned by the academic community.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of institutional research and comments on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and its contribution to organizational research.
【作者单位】: 华东理工大学组织管理研究中心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组织管理研究中心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
【分类号】:C93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旭辉;;结构洞:陷入与社会资本的运作——竞争者的社会网络结构理论[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06年02期
2 林杰;知识论传统与学术自由的合法性[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1期
3 阎凤桥;学术劳动力市场的特性与研究型大学的教师聘用制度[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3期
4 林杰;;组织理论与中国大学组织研究的实证之维——读《大学组织与治理》[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4期
5 冯向东;;不确定性视野下的教育与教育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年03期
6 丁小浩;;基于制度创新实现的帕累托改进——北大平民学校模式的效率机制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年04期
7 郭建如;阎凤桥;;北大教育管理研究:学科制度化的回顾与反思[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年04期
8 林杰;制度分析与高等教育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9 谢静;;正式组织中的非正式网络与传播[J];今传媒;2009年02期
10 胡昭阳;;跨文化传播与企业管理的烙印分析[J];今传媒;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丘海雄;梁倩瑜;徐建牛;;国有企业组织结构改革的逻辑——对广州一家国有企业的个案研究[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广东卷)(第六集)[C];2008年
2 王宇露;黄中伟;;海外子公司东道国网络结构、社会资本与网络学习效果——社会资本是中介变量吗?[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范剑文;;研究中国媒体制度变迁的两个理论范式[A];中国传媒大学第二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任敏;;流域公共治理的政府间协调研究——以珠江流域为个案[A];21世纪的公共管理:机遇与挑战:第三届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8年
5 梁波;刘玉照;王海英;;地方治理结构的转型与农民工待遇制度范式的变迁[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青年学者文集)[C];2008年
6 李双龙;;国家与市民社会视阈下失地农民的抗争[A];道路 创新 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暨陕西省社会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社会保障与就业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唐安奎;;寻求合法性:高校趋同的动力机制——再论高校恰当定位为何这么难[A];科学发展观和中国高等教育——2005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5年
8 曾楚宏;朱仁宏;李青;;组织合法性与新创企业的成长[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姜华;黄帅;;我国高等教育形式结构优化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A];遵循科学发展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南豪峰;;乡村病人的医治:神祗、社会资本与医学专家的共同参与[A];新中国60周年与贵州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彭国华;我国高校理工科博士生科研激励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3 史宝康;企业网络能力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4 尹珏林;企业社会责任前置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陈钦约;基于社会网络的企业家创业能力和创业绩效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朱德友;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7 甄志宏;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冲突与融合——中国市场化改革的制度分析[D];吉林大学;2004年
8 赵健;学习共同体[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岳f ;中国房地产中介组织运营与管理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张虎祥;社区治理与权力秩序的重构[D];上海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颖;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法治思考[D];江苏大学;2010年
2 葛肖麟;“成功”选举背后的居委会行动分析[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3 王爽;小型汽车客运群体形成过程分析[D];四川社会科学院;2010年
4 李鸥;基于关系产权视角的企业经理人报酬契约分析[D];湖南大学;2010年
5 李强;我国政府职能转变中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研究[D];贵州民族学院;2010年
6 王东民;国有企业与政府权力关系的结构—制度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7 姚咏花;国家实验室管理体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魏敏敏;高校学生会组织运行与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9 魏强;美国大学规划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10 欧阳亮辉;公共组织和企业组织人力资源开发不同点之比较[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笑会;转型期国有企业的制度环境探析——对新制度主义的认识和反思[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年08期
2 邹薇;现代经济发展理论中的新制度主义思路[J];经济科学;1998年01期
3 王珍珠;;浅析新制度主义的产生背景及流派[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8年09期
4 吴毅,吴淼;制度与国家:来自新制度经济学的政治透视[J];天津社会科学;1999年03期
5 郭毅;;制度环境视野下的中国战略管理研究途径[J];管理学报;2006年06期
6 白迎春;;民营养老机构的组织社会学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年05期
7 孙立平;社会主义研究中的新制度主义理论[J];战略与管理;1997年05期
8 张林;;制度主义中的凡勃伦—艾尔斯传统:文献综述[J];制度经济学研究;2004年01期
9 方卫华;制度多样性与制度分析的层次性[J];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10 曹杨;;新制度主义的转轨经济学研究[J];理论前沿;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龙;;西方的新制度主义与中国的政治经济分析(发言提纲)[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多元文明与公共政策”政治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2 刘小怡;;马克思主义和新制度主义制度变迁理论的比较与综合[A];《资本论》与贫困问题研究——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刘志林;;新制度主义理论范式及其在城市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4 朱富强;;分工和交易相结合的企业解释——古典主义和新制度主义的一个比较[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5 刘小怡;;马克思主义和新制度主义制度变迁理论的比较与综合[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6 郑伯埙;;华人文化与组织研究:何去何从?[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7 邱戈;;媒介人——媒介组织的社会文化分析框架[A];中国传媒大学第一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8 王人殷;;坚持从生活出发,以生活为依据[A];电影表演创新集——第九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2003年
9 吴树仁;;断层自组织研究—以走滑断层为例[A];中国地质科学院“九五”科技成果汇编[C];2001年
10 陈勇智;;“非营利组织研究”专栏的沿革与发展[A];改革创新·科学发展——第7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郑秉文 宋坤;企业年金制度研究的力作[N];光明日报;2006年
2 符海朝;商代分封制度研究的艰苦探索[N];光明日报;2006年
3 刘庆柱;考古资料与历史文献有机结合的历史著作[N];中国文物报;2006年
4 王民;控股公司的责任承担制度研究[N];中国贸易报;2005年
5 李小佳 丁晓钦;制度研究:经济学研究的新视角[N];解放日报;2004年
6 蒋亚平邋孙国瑞;加强土地政策和制度研究[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7年
7 赵可金 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美国政治的“新制度主义革命”[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陈尧;新制度主义的分析取向[N];社会科学报;2002年
9 李伯谦;《晋系墓葬制度研究》序[N];中国文物报;2008年
10 宗秧;多视角的创新研究[N];湖南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雪松;政治世界的制度逻辑[D];吉林大学;2010年
2 陈文娇;我国大学组织趋同现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3 阎朝秀;司法认知:法理、规则、制度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4 刘春海;中国行政效能监察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鲍永正;电子商务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6 许继起;秦汉乐府制度研究[D];扬州大学;2002年
7 夏雅丽;有限责任制度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8 李军;中国农村金融“三元结构”制度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9 胡炳仙;中国重点大学政策:历史演变与未来走向[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10 邬文玲;汉代赦免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建华;新制度主义政治理论评析[D];厦门大学;2001年
2 陈有勇;民国时期行政诉讼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01年
3 刘晓冬;公司资本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2年
4 石文英;刑事诉讼庭前审查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02年
5 赵建伟;合同赔偿责任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02年
6 王艳梅;民事诉讼保全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7 苏时鹏;企业绿色变迁的制度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3年
8 温向丽;独立董事制度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2年
9 曹贤余;离婚后子女之监护抚养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10 郭奉春;独立董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7753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unyingzuzhiguanlilunwen/1775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