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之源的管理活动:贡献机理与贡献测定
本文选题:管理活动 + 贡献机理 ; 参考:《生产力研究》2007年07期
【摘要】:以人和物为对象的管理活动是一种生产性投入,具有普遍存在性、生产性、统领性、投资性、两面性和对人的影响大于对物的影响等特点,而生产性是管理贡献于经济增长的机理基础。管理在组织中会产生增收效应、节约投入效应、替代效应、引致效应和外溢效应。这些效应整合就是对组织有效资源的放大效应。文章用管理效果函数做工具,建立了分离出管理贡献的经济增长模型。机理分析和模型可能为间接和直接测定管理贡献提供目前仍然缺乏的微观支撑。
[Abstract]:The management activities taking people and things as the object of production is a kind of productive input, which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niversal existence, production, command, investment, two sides and more influence on people, and the production is the basis of the mechanism that contributes to the economic growth. Management will increase the income effect, save the input effect, and replace the effect in the group weaving. These effects integration is the amplification effect on the effective resources of the organization. The article uses the management effect function as a tool to establish the economic growth model that separates the management contribution. The mechanism analysis and model may provide the micro support that is still lacking in the indirect and direct measurement of management contribution.
【作者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
【分类号】:C93;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林勇;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源管理的贡献率测定[J];甘肃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2 杨强;论管理劳动的生产属性[J];齐鲁学刊;2001年01期
3 冯英浚,马魁东,孙剑飞;管理在经济增长中贡献率的一种测算方法[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年03期
4 王武瀛;论管理在生产力系统创新功能形成中的作用[J];云南社会科学;200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生太,段兴民,阎淑敏;东欧人力资源管理的演进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2年06期
2 石书玲;;科技革命与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演进[J];科学学研究;2005年S1期
3 李宝元;战略性激励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精髓理念及其在企业的应用[J];财经问题研究;2003年04期
4 杨强,王知桂;按劳分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变化与发展[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5 林勇;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源管理的贡献率测定[J];甘肃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6 林勇;企业人员管理模式转型的目标选择与程序设计[J];甘肃社会科学;2002年06期
7 王荣科;人力资源管理的环境系统[J];华东经济管理;2004年03期
8 马魁东,孙剑飞;基于等效益面生产函数的增长速度方程[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9 刘善仕;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与组织绩效关系研究评述[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10 刘宁;;论军队人力资源管理中战略性激励机制的引入[J];军事经济研究;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井润田;左齐;;企业人力资源信息化的现状与对策[A];2002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梁玉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2 杨强;中国个人收入分配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3 侯荔江;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基础与系统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4 宋永刚;自我发展:高校学术人员管理的新视野[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刘海生;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理论与实践[D];复旦大学;2003年
6 罗明忠;商业银行人力资源供给与需求及其均衡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7 杜春荣;建设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8 葛虹;支撑面板数据下的生产函数及生产绩效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9 康继军;中国转型期的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D];重庆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寿群;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2 王建农;湖北省大学毕业生资源合理配置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滕建华;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当代思考[D];黑龙江大学;2002年
4 赵锦辉;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研究[D];湘潭大学;2002年
5 刘岚;论经营者的劳动和收入分配[D];安徽大学;2003年
6 杨雪;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问题[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7 王洪军;新世纪中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和核心竞争力[D];苏州大学;2003年
8 谢凌玲;Arbin仪器公司在华子公司激励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3年
9 胡秀锦;上海在职成人职业能力开发现状及其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10 程玉敏;私营企业不同发展规模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与竞争力关系分析[D];浙江工业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赵达薇;人力资源在经济增长中贡献率的测算方法[J];经济科学;1998年02期
2 冯英浚,李成红;科技进步贡献率概念及测算方法的剖析与重建[J];中国软科学;1996年09期
3 周振华;现代经济中生产劳动内涵及其外延扩展[J];上海经济研究;2001年10期
4 徐冠华;大力构建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环境[J];中国软科学;2001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俊卿;;略论管理系统的特性与系统化管理[J];科学管理研究;1982年05期
2 张济正;吴秀娟;;关于研究学校管理原则的若干问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3年02期
3 卢汉桥;企业人事管理的系统工程方法[J];系统工程;1986年04期
4 刘德文;;关于实验室管理学研究的几个问题(摘要)[J];实验技术与管理;1986年03期
5 杨华贤;;管理哲学[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86年02期
6 许晨;;关于“熵”的管理思考——管理本质的探讨[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86年03期
7 范宇飞;闻莲芳;;用科学方法分析评价企业的组织管理活动[J];科学管理研究;1987年06期
8 虞乃而;为理工科学生开设《实验室管理学》的体会[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1988年02期
9 白国印;陈剑;马留朝;;管理信息的内容和方法[J];河南科技;1988年11期
10 望晨;;目标与目标管理[J];科学管理研究;198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章丽君;;管理效益的研究与分析[A];发展的信息技术对管理的挑战——99’管理科学学术会议专辑(上)[C];1999年
2 刘建一;;企业管理系统设计理论与方法[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4卷)[C];1997年
3 陆红生;韩桐魁;;土地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A];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国土地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庆祝学会成立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
4 刘福存;;国有商业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应解决的几个问题[A];“连运杯”商业企业集约化经营与提高经济效益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5 ;努力探索 创新思维 推动我省乡镇企业管理工作迈向二十一世纪[A];全国乡镇企业管理工作会议论文集[C];1999年
6 ;学邯钢 抓管理 增效益[A];全国乡镇企业管理工作会议论文集[C];1999年
7 宋春雪;;阳平乳制品厂奶粉工人手的卫生管理[A];四川省营养学会1997年学术会议暨妇幼营养保健学习班专题报告及论文摘要汇编[C];1997年
8 韩大建;陈晨;;桥梁管理系统的一般结构剖析[A];计算机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第十届全国工程设计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9 ;山东省开展优化企业物流管理的情况[A];中物联参阅(2001)[C];2001年
10 罗秀英;廖月庸;龚立明;王晓平;;人本理念与卫生防疫文化建设[A];西南六省、区、市卫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协作片第十五次年会论文汇编[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平;战略管理新思路[N];中国财经报;2000年
2 唐可;村民自治铺就公平之路[N];中国工商报;2000年
3 杜江;豫新厂开展5S管理活动[N];中国航空报;2000年
4 张亦夫;高速公路应统一管理[N];中国交通报;2000年
5 本报评论员;重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N];中国煤炭报;2000年
6 周勘;风险管理的兴起[N];中国水利报;2000年
7 李兆荣 张作超;税收筹划的限定因素[N];中国税务报;2000年
8 本报评论员;运用法律手段应对国际贸易摩擦[N];中国冶金报;2000年
9 CQC江苏评审中心 刘红斌;政府部门如何实施ISO9000[N];中国国门时报(中国出入境检验疫报);2000年
10 郑明桥;“无功就是过”的制度化[N];经济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伦红;体育信息管理的理论构建及应用系统开发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2 史会学;管理价值论——现代管理价值实现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3 苏健;管理与人性[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4 朱晓波;税务行政管理目标模式的确立及相关要件选择[D];东北财经大学;2002年
5 龚天平;走向卓越[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赵岩;税源管理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7 李红兵;建设项目集成化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8 王建明;企业绿色会计理论与实践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9 崔胜实;过失渎职犯罪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10 高洁;公司控制权市场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丛东;我国公务员柔性管理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2 蒲康华;人力资源会计在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的运用[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3 张志红;衡平信托发展战略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4 石永旗;车辆维修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5 陈建;内蒙古建筑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探析[D];内蒙古大学;2005年
6 龙斌;六西格玛管理在制造过程中的应用与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7 任平;J2EE技术研究及其在供销存系统中的应用[D];湖南大学;2005年
8 胡晓航;公务员激励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卢玉;档案馆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D];吉林大学;2006年
10 李辉婕;基于不完全契约理论的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决策分析[D];上海财经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8928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unyingzuzhiguanlilunwen/1892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