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组织管理论文 >

外资企业员工群体间应激的比较

发布时间:2018-07-23 09:05
【摘要】:本研究采用测量和问卷调查的方法考察了广东外资企业中的三类员工 (即内地员工、港澳员工和本地员工 )共 2 2 7名被试和内地国营企业员工共96名被试的应激及其相关因素。被试应激水平的组间比较表明 :外资企业员工的应激水平均显著高于国营企业员工 ;外资企业各类员工之间在应激水平上均存在显著差异 ;外资企业员工的进厂时间与被试的应激水平呈倒 U型曲线关系 ,而员工的学业与应激水平呈 U型曲线关系。回归分析表明 :外资企业中各类员工的应激有共同的相关因素 ,也有各自特殊的相关因素。
[Abstract]:In this study, three types of employees in foreign-funded enterprises in Guangdong were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measurement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The stress and related factors of 227 subjects and 96 employees in mainland state enterprises and Hong Kong and Macao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tress level of employees in foreign-funded enterprise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d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tress levels among all kinds of employees in foreign-funded enterprises. The entry time of employees in foreign-funded enterprises was inversely U-shaped curve with the stress level of the subject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aff's study and the stress level was U-shaped curve. The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stress of all kinds of employees in foreign-funded enterprises has the same correlation factors, but also has their own special related factors.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分类号】:C9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郑雪;;文化转变的心理学探讨[J];心理学探新;1991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克;应激与安全行车[J];道路交通管理;1998年07期

2 李涛;工作的特点与过份的应激反应[J];管理科学文摘;1998年11期

3 张宏福,卢庆萍,董红敏,顾宪红,李静;加强应激与环境控制基础研究,为集约化畜牧业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撑[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3年04期

4 ;心理Q&A[J];中国新时代;2003年13期

5 陈云卿;美国高等学校教研室中出现应激情况的根源[J];管理科学文摘;1996年07期

6 吴知非;构建企业的应激能力[J];经营与管理;2002年02期

7 吴知非;构建企业的应激能力[J];经济与管理;2002年02期

8 刘泰越;唐柏林;;地震灾区大学新生心理应激状况与应对方式研究[J];魅力中国;2009年28期

9 蒲海星;;论声乐学习和演唱的应激[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7年S1期

10 潘壮志;黄剑;;韧性——逆境中个体成长与复原机制的新探索[J];经营管理者;2011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钱令嘉;宋学立;任会荣;吴淑庆;弓景波;;应激对心血管功能的损伤作用及其线粒体机制的研究[A];新世纪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2 郑樊慧;张忠秋;;运动员恢复-应激量表对监测射击运动员恢复-应激状态的有效性的探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3 郑樊慧;张忠秋;;运动员恢复—应激量表对监测射击运动员恢复—应激状态的有效性的探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4 孙喜庆;姚永杰;吴兴裕;郝卫亚;;立位应激下心血管反应数学模型的建立与仿真研究[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5 任夫乔;顾成宇;冯锐;姜乾金;;服刑人员心理压力影响因素研究[A];浙江省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成立大会暨2006年浙江省心身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6 井世洁;赵宏艳;;消防队员的工作压力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王晓鹃;宋志刚;焦洪超;林海;;应激影响肉仔鸡骨骼肌生长发育和脂肪代谢的机制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李杰;谢忠礼;张有为;;慢性应激对大鼠海马区5-HT2AR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届中医方证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易金娥;袁慧;文利新;;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结合蛋白(CRH-BP)功能与调控研究进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内科学分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郭盈盈;林海;;应激对蛋鸡生产性能及机制的影响[A];中国家禽科学研究进展——第十四次全国家禽科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洪军;语言应激与情绪短路[N];健康报;2002年

2 南农大 王瑞国;减少仔猪运输中的应激[N];江苏科技报;2002年

3 金鹏良;春节期间谨防蛋鸡应激[N];山西科技报;2002年

4 胥晓琦;早期干预应激的新理念:临床营养防治[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5 刘思当;防治鸡病首先要消除应激危害[N];陕西科技报;2004年

6 李崇婕;如何预防季节变化造成的应激[N];中国畜牧报;2002年

7 山东农业大学 刘思当;防治鸡病首先要消除应激危害[N];中国畜牧报;2004年

8 北京华都种猪繁育公司 崔敏;减少猪应激 降低死亡率[N];中国畜牧水产报;2000年

9 梁巍;养猪生产中几种主要应激及预防[N];中国畜牧报;2004年

10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何大乾;正视养殖业财富流失的“黑洞”:应激[N];中国畜牧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焕民;应激肉牛几种组织中HSPs表达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2002年

2 赵虎;天敌应激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的损害作用及海马类固醇激素受体系统对精神应激反应的调节效应研究[D];汕头大学;2003年

3 张亚晶;睡眠剥夺对大鼠心脏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9年

4 康劲松;淋巴细胞钾通道在应激引起的神经免疫调节变化中的作用[D];吉林大学;2005年

5 吴淑庆;胱硫醚β-合成酶在应激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发生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4年

6 朱雄伟;蛋白酶激活受体-2与海水浸泡伤后急性胃黏膜病变关系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7 卢国华;坚韧人格与应激、心身反应的关系[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8 李杰;情志应激诱发实验性2型糖尿病病因学及相关机理的研究[D];天津中医学院;2002年

9 陈雪梅;细胞应激适应中HSP90的作用和应激适应保护蛋白的初步筛选[D];第一军医大学;2004年

10 李平;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条件致病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倪海;中小学教师应激及其与工作满意感的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2 马慧;慢性应激对大鼠海马中即刻早期基因c-fos表达的影响[D];中国医科大学;2003年

3 郭运生;创伤性颅脑损伤后应激性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D];天津医科大学;2006年

4 李博;应激与吸烟对牙周炎影响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姜亨圭;电针对脾虚型复合应激模型大鼠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6 陈纯姿;慢性应激引起大鼠海马CA3区锥体细胞和血清皮质酮浓度的变化及相关研究[D];汕头大学;2005年

7 张保军;尼卡地平与艾司洛尔联合应用控制气腹应激的临床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孙开宏;中小负荷运动对心理应激大鼠血清TNF-α和IL-1β的影响[D];扬州大学;2003年

9 田甜;TNF-α及ICAM-1在小鼠应激性心肌损伤中的表达和意义[D];重庆医科大学;2003年

10 袁立壮;预知及腹式呼吸对应激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1389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unyingzuzhiguanlilunwen/21389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c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