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集团内部团队生产的最优激励机制研究
[Abstract]:This paper provides a multi-agent model for team production within an enterprise group, analyzes the solu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ode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centive, and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f helping efforts on the design of the optimal incentive contract. Finally, the incentive and distortion effects of ownership factors are expounded, and it is pointed out that it is precisely this distortion effect that leads to the possibility of inefficient team production within the group.
【作者单位】: 深圳大学管理学院 中南大学商学院 湖南大学统计学系
【分类号】:C93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晓群;报业集团如何实现“化学变化”[J];传媒观察;2005年09期
2 王文杰,汤兵勇,梁晓蓓;企业集团可持续发展的协调控制[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3 林民书,林枫;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的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的选择[J];东南学术;2002年04期
4 张明龙;交易费用的内涵与外延拓展[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5 贾莉;虚拟化策略: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新视点[J];国际贸易问题;2001年11期
6 袁东安;试论企业集团产生和发展的动因[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7 周晶,盛昭瀚,何建敏;基于动态博弈的企业集团政策动态一致性分析[J];管理科学学报;2000年02期
8 陶向京,盛昭瀚;外部性与企业集团形成动因[J];管理科学学报;2002年01期
9 秦宇;对现代西方饭店组织结构特征的分析[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10 施同芳;企业集团组织结构的效率分析[J];江海学刊;1998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单汨源;面向敏捷制造的协同生产管理及其系统研究[D];中南大学;2000年
2 林民书;中小企业的生存及其发展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3 林旭东;基于合作效率的企业集团组建若干问题的博弈分析[D];中南大学;2001年
4 王鹏;发电市场合约管理与机组组合问题研究[D];华北电力(北京)大学;2001年
5 王耀忠;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企业组织模式[D];复旦大学;2003年
6 郑文军;虚拟企业的组织特性与管理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7 薛善良;面向敏捷制造的PDM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年
8 黄品奇;创新性企业发展战略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9 袁宁;企业集团成因研究[D];西北大学;2003年
10 傅夏仙;股份合作制:理论、实践及其适宜领域[D];浙江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苟琳;现代企业集团运行中财务管理问题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0年
2 欧阳静波;论建立适应我国企业集团发展的财务管理体制[D];暨南大学;2000年
3 陈f,
本文编号:21403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unyingzuzhiguanlilunwen/2140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