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组织管理论文 >

负强化与惩罚概念辨析及应用

发布时间:2018-09-03 06:04
【摘要】:一些学者混淆了负强化与惩罚概念,将负强化等同于惩罚。从概念中正负的含义、行为与结果的关系、强化物与厌恶刺激的呈现与撤销等方面可以准确了解负强化与惩罚的含义。负强化与惩罚可以应用于家庭教育、组织管理等领域。
[Abstract]:Some scholars confuse the concept of negative reinforcement with punishment, and equate negative reinforcement with punishment. The meaning of negative reinforcement and punishment can be accurately understood from the meaning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in the concep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ehavior and result, the presentation and withdrawal of reinforcement and aversion stimulus, and so on. Negative reinforcement and punishment can be applied to family education, 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 and other fields.
【作者单位】: 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武汉理工大学教学研究项目“双语教学中学生行为管理研究”的科研成果之一
【分类号】:C9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宗发;从电力企业职工素质状况看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工作[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2 苏国红,杨善祥;高校教师创造力保持与激励机制初探[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3 杨飞;“利他行为”新解[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4 翟志文;法院调解场域的构想[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5 方承武,徐虹;管理理论的演进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6 谢安国;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管理引导探析[J];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03期

7 袁辉;应急决策群体的组织[J];安全;1997年01期

8 王雪梅,王德明;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冲突及对策分析[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9 颜茵;当代中学生人际交往的表现、特点以及归因分析[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10 赵建平;;自我概念研究述评[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孙宁;;浅谈对项目部人才的激励问题[A];贵州工程项目管理论文集[C];2006年

2 叶忠;;当前毕业生就业预期过高的原因分析[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韩静;;民办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开发的实现机制[A];拓展与深化——全国民办高校图书馆与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秦启文;企业理念的理性反思与实证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刘新民;中小学体育教学中交往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3 杨东奇;企业产品创新力形成要素系统优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1年

4 戚业国;民间高等教育投资的跨学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5 吕晓俊;组织中员工心智模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6 李俊霞;知识经济时代的人口素质与人力资源开发[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7 彭平;评价中心的测评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曾建权;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务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9 王卓;虚拟团队管理理论与创新[D];天津大学;2003年

10 白彦壮;公共管理部门员工满意度与激励理论与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蓉;广东粤财信托投资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暨南大学;2000年

2 徐进;《案例》:SFH公司如何提高员工的积极性——激励机制变革研究[D];暨南大学;2000年

3 李志平;《案例》:YD公司——制度创新引导员工培训走出困境[D];暨南大学;2000年

4 吴国来;中学教师教学效能感影响因素的研究[D];河北大学;2000年

5 程么娥;影响我国城镇居民大众体育需求的社会心理因素分析与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6 姜志刚;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绩效考评与激励机制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0年

7 赵亮;企业离职现象研究——IPSH激励机制探讨[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8 于珍;中基纺织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9 苏丽;成都市武侯区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D];四川大学;2000年

10 韩春利;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机制现状分析及运作模式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毕蛟;斯金纳和强化理论[J];管理现代化;1988年06期

2 杨品文;;发现幸福[J];商学院;2007年08期

3 孙乐乐;;滥用奖励的后果——读《奖励的惩罚》[J];思想理论教育;2008年02期

4 孙俊岭;西方激励理论探析[J];学术交流;2000年03期

5 卢正惠;论激励与约束[J];经济问题探索;2002年04期

6 陈立;;行为科学浅述[J];外国心理学;1981年01期

7 龚敬;戴开勋;刘巨钦;;激励理论往何处去?——人的主体性地位的真正回归[J];中外企业家;2006年12期

8 汪馥郁;从“非此即彼”到“亦此亦彼”[J];中国人才;2000年07期

9 陆江兵;;“划一”与“创新”的制度困境及其消解——以组织理论的视角审视现代西方社会制度的变革[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10 武忠远;西方激励理论的演变及其启示[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李玉花 海慧芝;心理治疗师的门槛有多高[N];健康报;2003年

2 陈春廷 王春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的文化启示[N];山西日报;2002年



本文编号:22190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unyingzuzhiguanlilunwen/22190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61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