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MOSA的企业过程识别方法研究
[Abstract]: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BPR) (BPR) is a hot issue in the field of current management research. How to identify the process in complex enterprise systems is the first prerequisite for implementing BPR.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portance of enterprise process identification, and the component element of process is activity, and the interaction 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activity and activity constitute enterprise process system. Therefore, an activity recognition method based on CIMOSA is proposed. On the basis of activity recognition, the process recognition algorithm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ocess are determined and a case study is carried out.
【作者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工业工程系 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工业工程系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0271058) 博士点基金资助项目(2000069826).
【分类号】:C9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寿欣,蔺楠,覃正;面向业务流程重组的过程分析与建模方法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1年04期
2 罗海滨,范玉顺,吴澄;基于CIMOSA功能视图的经营过程建模方法研究[J];控制与决策;1999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伟,王建华,耿英三;基于C/S的继电控制线路系统CAD软件的研制与开发[J];电工电能新技术;2002年02期
2 李波,王谦,赵志彦;基于编码因果图的企业过程表示与识别[J];工业工程;2004年05期
3 周支立,刘家学,翟斌;基于目标分解的业务流程的分析与改进[J];管理工程学报;2004年04期
4 周炳生,周勤;λ阶短哈密顿回路的最小权法[J];广西科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5 叶乃沂;电子商务模式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4年04期
6 杨纪成;企业再造理论框架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7 张志勇,匡兴华,晏湘涛;基于流程的组织设计研究进展[J];管理科学;2004年05期
8 赵卫东,蔡斌,黄丽华;多Agent流程协同建模研究[J];计算机工程;2002年11期
9 王凤霞,张景,常晓;电子教务门户研究与设计[J];计算机工程;2005年08期
10 徐罡,王刚,徐晓飞,吕民;基于多视图企业模型的过程分析和选择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2002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董志林;查建中;郭伟;王凤岐;;企业重组实施与建模方法的研究[A];1998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2 徐强;林成栋;孙爱英;;面向业务流程重组的结构化建模方法[A];2002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士宏;离散型制造企业经营过程重组支撑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2年
2 米小珍;复杂产品数字化开发系统分析与过程管理技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3 马宁宇;阶梯形CIMS体系结构中经济视图的研究[D];清华大学;2003年
4 赵黎明;灾害管理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5 王谦;ERP工程中信息平台与管理平台匹配理论及能力评测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6 于万钧;工作流管理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7 俞东慧;企业流程变革管理影响因素及其动态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8 田珂;开放网络环境下工作流管理系统的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9 王建宇;面向知识管理的知识流程建模与改进方法研究[D];东北大学;2005年
10 唐维俊;网络化制造环境下ERP系统的过程集成与重构技术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巧;饭店服务流程优化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2 彭相尚;电子政务条件下政府信息资源配置的有效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3 汪洋;基于BPR和组织结构合理度评价的组织变革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4 谢月梅;汽车零部件企业基于战略的业务流程再造的研究与应用[D];重庆大学;2007年
5 方江雄;基于SOA智能生产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中南大学;2007年
6 宋旭芒;企业预警管理理论及其运行机制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1年
7 袁军;产品开发项目管理系统的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年
8 张连正;BPR及其在电子电路模块制造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2年
9 陆元军;面向制造企业供应链管理系统集成平台中的工作流管理系统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10 王卓;支持工作流的集成多视图建模方法[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白世贞;论质量管理的过程方法[J];商业研究;2002年12期
2 郭汶水;铁路获证站段从1994版质量体系向2000版质量管理体系转换的思考[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2年04期
3 李君;关于建筑企业贯彻ISO9000:2000标准的难点剖析[J];工程质量;2002年05期
4 李君;关于建筑企业贯彻ISO9000:2000标准的难点剖析[J];建筑;2002年04期
5 李君,康贵春;关于建筑企业贯彻ISO9000:2000标准的难点剖析[J];中国质量;2002年03期
6 李卫东;质量管理过程识别及审核[J];中国质量;2002年09期
7 李君;建筑企业贯彻ISO9000:2000标准的难点剖析[J];施工企业管理;2002年05期
8 覃正,梁yN,邹辉;基于CIMOSA的企业过程识别方法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03年03期
9 王利民,刘小威;学习《质量管理体系要求》(ISO9001:2000)第4章(4.1条)的体会[J];机械研究与应用;2003年S1期
10 ;加强质量管理 完善质量体系 突出科技发展 为经营目标的实现提供质量保证[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陆明;郑贵荣;;“质量控制过程”的研究[A];全国推行全面质量管理20周年大会论文集[C];1999年
2 徐强;林成栋;孙爱英;;面向业务流程重组的结构化建模方法[A];2002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德彤;工商部门应大力推行标准化管理[N];中国工商报;2004年
2 宗边文;如何识别制毒窝点?[N];人民公安报;2004年
3 于希;总部质量管理体系加紧建设[N];中国航天报;2006年
4 刘振海;石钢TSO16949标准体系进入运行阶段[N];中国冶金报;2006年
5 记者 魏志强 特约记者 罗霞;大港测试完成危害、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工作[N];中国石油报;2006年
6 刘振海;石钢公司正式运行TSO16949标准体系[N];现代物流报;2006年
7 刘振海 丁贵平;石钢公司ISO/TS16949标准体系正式运行[N];现代物流报;2006年
8 刘振海 丁贵平;石钢通过法国BVQI公司TS16949体系现场审核[N];现代物流报;2006年
9 微言;如何认识机遇 抓住机遇 用好机遇?[N];扬州日报;2006年
10 周勇;邢钢获国际管理体系认证[N];中国职工科技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纪延光;基础研究类R&D项目质量管理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2 刘大健;模糊模式识别在模拟驾驶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3 齐宁;静态二进制翻译中基于软件规范的函数识别及恢复技术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闫正航;激光全息干涉振动测量在平板裂纹识别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1年
2 王灿;基于过程的质量体系信息化管理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3 冉进财;中国矿大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完善方案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4 冯萍;ISO/TS16949:2002标准在汽车行业的应用[D];吉林大学;2005年
5 赵林;基于ISO9001的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6 李蓉;6σ理论在SPEY发动机涡轮盘生产质量分析与控制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7 张金平;自相关过程控制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8 丁进;制造业询单处理信息系统安全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3394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unyingzuzhiguanlilunwen/2339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