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内部隐性知识分享的博弈及对策
[Abstract]:......
【作者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广东 华南理工大学广东
【分类号】:C93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建宏;赵琳;;现代物流企业员工隐性知识绩效评价研究[J];中国商贸;2011年21期
2 聂晶;;管理决策中隐性知识生成与转化的影响因素——来自复杂系统控制的实验证据[J];情报杂志;2011年09期
3 孙灵希;;企业核心员工隐性知识的混沌理论研究[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李纲;王忠义;;企业隐性知识管理方法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1年10期
5 吴丙山;张卫国;秦大斌;罗军;;高新技术企业隐性知识分享网络结构特征及其影响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陆振华;方润生;冯玉强;王长林;;基于知识特征的冗余资源的转化利用机制[J];中原工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7 艾沙江·艾力;;探究式教学法在《电气控制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China's Foreign Trade;2011年12期
8 汪丽芳;;跨组织合作项目知识管理的特点与策略初探[J];科技信息;2011年18期
9 孙张;肖晶;;核心竞争力概念模型构建研究[J];价值工程;2011年24期
10 吴彩霞;;企业隐性知识流动与转化的策略性研究[J];现代商业;2011年2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春霞;张启良;;隐性知识与军校学报编辑能力的提升[A];中国高校学术出版(Ⅳ)——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第15次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林忠;鞠蕾;;组织隐性知识积累路径研究:基于演化的视角[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3 张志远;谭跃进;;基于案例推理技术在隐性知识获取中的应用[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7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4 杨湘浩;刘云;;基于人才流动的企业隐性知识传播模型研究[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石小丽;;企业隐性知识共享及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6 张陆;吴永忠;;对隐性知识的再认识:从知识转化到知识循环[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7 周李莉;司虎克;赵丙军;朱昆;秦曼;;论竞技体育教练员隐性知识的转化[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8 张生太;武兆岭;;社会资本对隐性知识转移影响机制的实证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9 张昕光;樊治平;王君;;论知识管理战略与信息技术的使用[A];2003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10 杨丽恒;石文典;;实践社区中隐性知识转化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上官子木;隐性知识教育缺失的代价[N];中国教育报;2008年
2 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教授 叶德磊;春节返乡的知识传播意义[N];解放日报;2010年
3 福建教育学院教育系教授 张祥明;挖掘与共享校长的隐性知识[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张志群;知识、力量与法律[N];福州日报;2007年
5 周静峰;把握不同知识特点 增强干部培训实效[N];学习时报;2007年
6 鲍勇剑;策略在背面[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7 任英杰 刘兴富;隐性知识传递与分享的创新平台[N];天津教育报;2008年
8 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 高慧娟;注重对教材的价值发掘[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5年
9 李文钊;组织内变迁还是组织外变迁?[N];中国经营报;2004年
10 中国科协—清华大学科学传播与晋及研究中心 曾国屏;国家创新系统视野中的科学传播与普及[N];大众科技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辉;组织隐性知识整合及扩散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2 杨文娇;隐性知识的结构及其获得的有效途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 张琳;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程治中;论城市化与经济增长[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5 关春华;印度对外贸易政策改革绩效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6 黄菁;环境污染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及影响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7 张宝贵;教育科学发展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8 曾祥炎;基于宏观产权制度分析框架的中国经济增长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9 刘畅;中国益贫式增长中的经济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
10 陈萍;文化软实力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贵;组织内员工隐性知识转移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陈昕;国有企业内部社会网络与隐性知识共享的关系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吕剑;知识型企业隐性知识管理绩效的评价指标与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4 郑玉荣;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关系及其对语言教学的影响[D];黑龙江大学;2002年
5 张旭;基于社会网络的隐性知识转移机制实证研究[D];青岛大学;2010年
6 季旭;研发团队的非正式组织及其对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7 唐乙斌;隐性知识传播的微分动力学模型[D];西华大学;2011年
8 胡伟;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提升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9 杜慧娟;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产业集群隐性知识共享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10 黄平;企业隐性知识管理[D];中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3851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unyingzuzhiguanlilunwen/2385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