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团队效能管理模型的分析和应用
【图文】:
程和冲突过程等,得到最后的团队效能;而作者将团队效率、产出结果和成员满意感作为团队的输出[4],进而提出如图1的虚拟团队过程模型。Lurey和Raisinghani的虚拟团队效能模型比较全面地概括了影响虚拟团队效能的因素,他们的研究认为,具体有7种因素和虚拟团队效能正相关:团队发展进程及团队成员间关系与团队绩效、团队成员满意感有很强的相关性,选拔程序、主管领导风格与这些效能指标具有高相关性。而团队设计过程、群体内动态性、外部支持机制与团队效能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团队的工具、技术、沟通模式与团队效能指标呈现弱相关性。而其它一些研究表明,虚拟团队的技术和沟通也对虚拟团队的效能有显著影响,例如在Kirkman和Mathieu (2004)的虚拟团队效能模型中[5](图2),他们认为成员背景的相似性、团队领导、团队心理安全感和团队外部支持对虚拟团队效能有促进作用,而在以上因素对虚拟团队效能的作用中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怡然;陈士俊;王梅;;科研团队中的信任问题[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2 邓靖松;虚拟团队生命周期中的信任管理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杨志蓉;团队快速信任、互动行为与团队创造力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2 石友梅;符号空间复杂信任心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金丹;成就动机与目标依存性对虚拟团队中合作行为的影响[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2 周珂;团队成员信任对成员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颜,李晓轩;虚拟团队中的信任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04年02期
2 胡峰;虚拟团队的效能及其构建过程中的关键要素[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年08期
3 李峰,李心颖;虚拟团队的管理[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S1期
4 杨泽涛 ,海峰;VMI虚拟团队运作及其工作流管理[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年10期
5 夏福斌,郑全全;提高虚拟团队信息交流有效性[J];人类工效学;2004年02期
6 万可,李守军;虚拟团队的沟通分析模型[J];预测;2002年06期
7 杨正宇,金杨华,王重鸣;基于认知取向的虚拟团队整合研究新趋势[J];人类工效学;2004年03期
8 关培兰,余毅;虚拟团队激励探讨[J];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04期
9 姜丽红;朱永新;;诚信在虚拟团队中的作用探析[J];商场现代化;2006年31期
10 赵祥宇,李红昌;如何管理虚拟团队[J];技术经济;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唐宁玉;王重鸣;;虚拟团队学习和团队效能及组织效能间关系的实证研究[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洪旭;;试论虚拟团队的管理[A];第六届中国青年运筹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4年
3 孟大庆;;虚拟团队中信任理论的新进展[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肖余春;;学习型团队三维特征结构模型对团队效能影响关系的实证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傅俊华;陈惠雄;;组织激励新论:幸福契约的概念、理论与实证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周辉全;发挥团队效能[N];厂长经理日报;2001年
2 任宏;无形团队有形管理[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4年
3 李方;沟通也需要经营[N];民营经济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沈凌;基于本体的知识团队有效性形成机理及评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刘佳;虚拟团队分布式任务分析与综合能力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2 高杨;基于社会网络的虚拟团队知识共享促进策略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3 周志成;团队领导行为对团队效能影响之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4 方重生;乡镇基层组织中高绩效团队建设问题的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5 滕云;虚拟团队信任关系的建立与维系[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6 王鸿轩;服务氛围与团队效能对顾客组织认同的交互作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7 张延飞;虚拟咨询企业中虚拟咨询团队的构建[D];山西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779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unyingzuzhiguanlilunwen/2577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