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文化与心理契约的理想缔结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公冶祥洪;心理契约——现代组织中人和事的最佳耦和[J];东岳论丛;2001年06期
2 李原,郭德俊;组织中的心理契约[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3 陈加洲,方俐洛,凌文辁;心理契约的测量与评定[J];心理学动态;2001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剑苗;伍争荣;;心理契约对家族企业员工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2 陈于仲;;论大学校园建设规划的管理观[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3 朱京燕;试论企业管理中的“以人为本”[J];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4 胡振江,阴澍宇;人际关系组织理论及其公共意蕴[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05期
5 杨文斌;;论高校教学管理与人本管理思想的结合[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9期
6 张运全;;高校校园环境建设浅议[J];保山师专学报;2006年06期
7 兰鸿玉,王生兵,宋勇;博弈模型与管理效率中的人力因素[J];商业研究;2000年04期
8 白庆菊;浅论心理契约[J];商业研究;2004年04期
9 李先锋,白庆华;供应链管理成因分析[J];商业研究;2005年07期
10 杨铭铎;刘希宋;邵雯;;基于饮食美学本质论的餐饮企业人本化管理探讨[J];商业研究;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蔡毅强;戴yP坤;;从教师期望到师生和谐共振:高校师生心理契约的达成[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9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10年
2 牛燕平;张瑞清;姚起;;团队精神是学报发展的横向动力[A];学报编辑论丛(第十五集)[C];2007年
3 张树忠;;图书馆改革中的人本管理[A];现代图书馆的人本主义思考与实践——2002江浙沪晋图书馆中青年论坛论文集[C];2002年
4 闵琳琳;;基于心理契约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A];2011年中国航空学会管理科学分会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原;员工心理契约的结构及相关因素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2 凌宏彬;邓小平理论研究:一种权变的方法[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寸晓刚;中国人职业个性测量工具(CVPS)的建构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4 余琛;员工心理契约与持股计划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5 顾保国;企业集团协同经济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6 赵大远;中韩企业管理比较的借鉴与启示[D];复旦大学;2003年
7 张军;企业成长的系统控制论[D];四川大学;2003年
8 张慧洁;巨型大学组织变革[D];厦门大学;2003年
9 刘兴国;基于耗散结构的球队型企业组织结构模式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10 李育红;人为管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琰;组织与个体互为塑造关系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曾斌;心理契约、工作满意度与离职倾向的关系实证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赵春兰;基于心理契约的知识型员工激励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黄玉飞;基于心理契约的知识型员工激励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王宏伟;农村股份合作公司领导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代芳芳;大学班级管理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兆娣;地方高校教师绩效管理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孙翠英;智力资本对企业市场价值影响的实证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9 尚志美;淄博市发展性教师评价的调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丽萍;双重契约视角下的销售人员薪酬管理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陈加洲,凌文辁,方俐洛;组织中的心理契约[J];管理科学学报;2001年02期
2 李强;“心理二重区域”与中国的问卷调查[J];社会学研究;2000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海涛;;心理契约文献综述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年08期
2 晓立;;让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心理契约”战略[J];科技与企业;2010年04期
3 杨勇;颜炳辉;;基于企业文化背景下的员工心理契约研究[J];职业;2011年21期
4 沈杰;;重建心理契约 增强企业凝聚力[J];China's Foreign Trade;2011年16期
5 任俊树;张鹏程;周文甫;;重点实验室青年科研人员人本管理之路初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年05期
6 张宝强;;基于心理契约的新员工融入管理模式研究[J];领导科学;2011年17期
7 肖欢;;探析雇主品牌的心理契约作用[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7期
8 蔡慧君;;煤炭企业组织精简下的心理契约重构[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1年13期
9 郝占良;吴葛;何茂艳;;建立心理契约:从招聘开始[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02期
10 王希琼;;基于心理契约与需求理论的企业团队管理思考[J];中国经贸导刊;2011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鞠冬;秦昕;;破镜能否重圆? 承诺破坏和承诺恢复之于心理契约和对高管的信任的影响[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2 闵琳琳;;基于心理契约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A];2011年中国航空学会管理科学分会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康蕾;;从心理契约违约角度透视企业雇佣关系[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4 蔡文著;;农产品营销中农户-龙头企业心理契约结构维度的探索与验证——基于江西省农户的调研[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市场营销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5 王勃琳;邢宝学;李占强;;基于心理契约的雇员关系资本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6 高晓芹;郝占刚;王桐;;心理契约与企业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研究[A];决策与管理研究(2007-2008)——山东省软科学计划优秀成果汇编(第七册·下)[C];2009年
7 李育辉;;IT企业员工心理契约与行为风险的关系[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8 胡平;;中学教师心理契约违背与职业发展关系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陈加洲;方俐洛;凌文辁;;心理契约的概念界定与量表建构[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10 吴丽丽;段炜;;心理契约研究综述[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市西城区领导人才考评中心 翁力翔;心理契约[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0年
2 西华大学管理学院 赵修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契约拴心留人[N];经理日报;2009年
3 ;与员工签订心理契约[N];市场报;2003年
4 易名;与员工签订心理契约[N];发展导报;2003年
5 龙帆;从员工辞职看成长心理契约[N];医药经济报;2008年
6 驻马店市公路管理局 王炳安;论现代企业中的心理契约管理[N];驻马店日报;2010年
7 子闽;经营心理契约比延续劳动合同更重要[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9年
8 牛永青;构建心理契约,,加快企业人力资本开发[N];石油管道报;2004年
9 陕西西汉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 张继欣;注重心理契约管理 促进企业文化建设[N];西部法制报;2010年
10 胡寅鹏 中远(集团)总公司人力资源部;人员招聘应注意把握心理契约[N];中国远洋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立迎;普通高等学校教师心理契约形成、履行、破裂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张玮;领导—下属人口统计特征的正向差异对心理契约破裂的作用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3 李原;员工心理契约的结构及相关因素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4 余琛;员工心理契约与持股计划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5 侯景亮;基于心理契约的施工项目团队成员激励及目标实现的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6 王丽丽;大学创新团队成员心理契约对知识共享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侯二秀;知识员工心理资本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8 魏峰;组织—管理者心理契约违背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9 郭志刚;无边界组织下雇佣关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10 王文;组织内社会交换对工作产出作用机制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璐;心理契约对劳动关系的作用机理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2 陈莹;基于心理契约的国有企业员工工作倦怠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孔晓莉;心理契约和满意度相关性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4 张蕾;行政组织与公务员心理契约问题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5 邹敏;劳动合同特征对员工心理契约及其履行认知的影响[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6 李莉;国有担保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领导—员工心理契约互动管理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7 张文华;基于心理契约视角的企业员工激励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8 赵娟;基于心理契约的高校辅导员工作满意度及绩效的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9 赵娟;基于心理契约的高校辅导员工作满意度及绩效的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10 关雪微;心理契约视角的企业外派员工管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807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unyingzuzhiguanlilunwen/2580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