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组织管理论文 >

5G多天线系统的波束管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8 06:58
【摘要】:为了满足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对数据吞吐量的需求,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在第五代(the 5thGeneration,5G)移动通信新空口(New Radio,NR)研究中将运用更大的带宽、更高阶的调制以及更多天线数的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技术。5G多天线系统以其高容量、大规模天线的高增益和灵活的波束赋形等特点,成为5GNR研究的热点之一。5G NR MIMO融合全维度MIMO(Full Dimension-MIMO,FD-MIMO)和大规模MIMO(MassiveMIMO)技术,从空间维度和天线数量两方面进行增强。其中,FD-MIMO综合多个维度信息提高了空间分离度,灵活的波束赋形与动态下倾角调整技术进一步增强了覆盖深度。考虑到FD-MIMO的技术特点,结合其与5G密集异构组网(Heterogeneous Networks,HetNets)技术,通过垂直波束下倾角调整与小区接入的联合优化,实现更精确的小区接入方式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此外,5G Massive MIMO拥有远高于传统MIMO的大规模天线和窄波束数量,但在提升频谱效率的同时,如何提高波束管理中波束扫描过程的资源利用率并有效降低波束上报负载开销等问题仍亟待研究和解决。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开展了对5G多天线系统的波束管理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及创新点总结如下:针对FD-MIMO异构网络中小区接入问题,本文通过动态垂直波束赋形技术对小区中心用户和小区边缘用户进行配置。之后,针对小区接入与垂直波束下倾角调整的联合优化问题,提出了基于拉格朗日对偶分解的联合处理算法(Joint Processing algorithm based on Lagrange Dual Decomposition,JP-LDD算法),从多个维度提高了小区接入有效性与精确度,实现系统频谱效率的最大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设计了接入控制策略并对JP-LDD算法进行收敛性与计算复杂度分析。系统级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接入算法相比,JP-LDD算法在提高频谱效率、减少小区间干扰方面具有明显优越性。此外,不同天线配置下的频谱效率曲线证实了JP-LDD算法在Massive MIMO系统中的可行性。针对NR Massive MIMO波束管理中上下行参考信号映射结构以及波束扫描过程中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交织频分多址(Interleaving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IFDMA)模型的统一可配信道状态指示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 Indication Reference Signal,CSI-RS)及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映射结构以及相应信令配置,以同时实现波束扫描及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获取功能。基于该结构,进一步提出了一种提高NR MIMO波束扫描过程中空闲资源利用率的方案,并推导出系统进行波束扫描时的吞吐量公式。系统级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案能为单小区平均吞吐量带来7.5%左右的提升,为之后深入研究波束上报机制奠定基础。针对NR Massive MIMO波束管理中非分组式波束上报机制造成较高系统开销问题,本文依次给出三种降低开销的子方案。首先,提出了N-1差分比特法、发射波束状态法(有序与无序)三种新的上报方法来降低上报中CSI-RS资源标识的负载开销;随后,为进一步降低层一参考信号接收功率(Layer 1-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L1-RSRP)测量值负载,进一步提出部分上报、混合上报两种上报类型,并设计了上报内容有效性判决方案;最后,基于基站的灵活配置及信令设计,结合上述上报方法及类型提出周期性动态配置的波束上报机制。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降低波束上报开销方案减少了接近25%的上报开销,从而提升了5G NR MIMO系统上行平均吞吐量。
【图文】:

对比图,毫米波,频段,波束


逦?邋.-NB逦S|)\_逦(■逡逑图1-1邋4G邋LTE与5GNR技术对比图逡逑图1-1给出了邋4G与5G的标准研究技术对比图,从中可以看出两者存在非逡逑常大的技术重合。但若从通信协议的角度纵向分析,可以看出就底层而言,5G物逡逑理层技术有着非常大的变化,当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毫米波”、“Massive邋MIMO”逡逑和“波束管理”三项技术。5G邋NR载波频段分为两部分,频段一从450邋MHz到逡逑6000邋MHz,频段二为毫米波波段从24.25邋GHz到52.6邋GHz[m4]。尽管3GPP不逡逑排除使用6邋GHz以下频段对NR进行部署,但似乎大多数的部署仍会在毫米波逡逑频段进行[15]。由于毫米波的特性,NR需要更多技术手段来弥补低覆盖范围,高逡逑衰落,易受阻挡,绕射能力弱的缺陷[16“8]。此外,5GMassiveMIMO中数量庞大逡逑的天线和能量更集中的波束

异构网络,场景,联合优化,下倾角


FD-MIMO5G,入和垂直波束下倾角调整的联合优化问题,,旨在让用户综合考虑待接入的候选基逡逑站和垂直波束下倾角,实现接入一个基站的一个下倾角。本章的联合优化目标是逡逑实现FD-MIMO异构网络中系统频谱效率的最大化。该优化目标受制于小区接及垂直波束下倾角的相关约束条件。由于小区接入这一约束条件,使得复杂的优逡逑化问题转化成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问题。因此,针对上述联合优化问题,本章提逡逑出了一种基于拉格朗日对偶分解的联合处理算法(JP-LDD算法)。后续还将给出逡逑对于FD-MIMO异构网络的接入控制策略。此外,基于3GPP给出的异构网络中逡逑主要假设和参数进行了系统级仿真。相关结果表明,无论在提高频谱效率还是在逡逑小区边缘用户干扰协调方面,JP-LDD算法都优于传统的小区接入算法。本章下部分安排如下。第二小节中,给出FD-MIMO异构网络系统模型及联合优化理。第三小节介绍用于解决小区接入及垂直下倾角调整的联合优化问题所提出的逡逑.IP-LDD算法。仿真结果将在第四小节中给出,后续的第五小节给出了本章结论。逡逑2.2系统模型及联合优化问题求解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邮电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N828.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E.R.Billam;王德纯;;相控阵雷达的最佳波束位置间隔[J];现代雷达;1987年02期

2 B·沃德罗普 ,邱文杰 ,谢处方;雷达系}q中的数字波束形成——评论[J];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学报;1988年S1期

3 J·R·沃林顿 ,邱文杰 ,谢处方;相控朿雷达的波束形成方案[J];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学报;1988年S1期

4 H·史蒂斯凯尔 ,邱文杰 ,谢处方;数字波束形成天}樯躘J];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学报;1988年S1期

5 J·M·卢米斯 ,邱文杰 ,王朔忠;数字波束形成朿[J];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学报;1988年S1期

6 S·R·卡普西 ,方宙奇 ,谢处方;多波束接收朿列信号处理器[J];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学报;1988年S1期

7 张玉洪;保铮;;任意分布阵列天线波束宽度的精确估计[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1988年02期

8 阮颖铮,周伟蜀;波束反射场的复射线分析[J];中国激光;1989年08期

9 李璇;马晓川;郝程鹏;鄢社锋;;波束域下利用角度散布特征抑制宽带混响[J];声学学报;2018年05期

10 段玉虎;;基于波束分离技术的空间时延补偿方法研究[J];深空探测学报;201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孟明霞;史永康;赵波;;宽角扫描相控阵波束宽度分析[A];2019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9年

2 张雄;寿晓波;胡丽;;一种宽频带螺旋天线展宽波束宽度的设计[A];2017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中册)[C];2017年

3 伍捍东;李其信;任宇辉;王英英;史赛群;;一种X波段圆极化机载半球天线设计[A];2015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C];2015年

4 王树;崔紫嫣;张鹏飞;;余割平方赋形波束阵列天线[A];2019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9年

5 任冬梅;庄馗;;新型弹载宽频背腔菱形微带天线的研究和实践[A];2009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上)[C];2009年

6 曹祥玉;高军;姚旭;;相控阵天线设计[A];2009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9年

7 夏冬玉;王立辉;屈天莹;阳志明;;一种L波段宽频带阵列天线的设计与分析[A];2017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7年

8 刘子涛;洪伟;;一种无源毫米波多波束天线的设计与实现[A];2015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C];2015年

9 张海莹;徐永斌;;论天线合成辐射场的泰勒综合分析中的若干问题[A];1991年全国微波会议论文集(卷Ⅱ)[C];1991年

10 王磊;翁子彬;罗鑫帅;杨磊;;宽频宽轴比波束圆极化导航天线设计[A];2017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赵明阳;光控波束形成技术与涡旋波束应用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9年

2 陈弋凌;射频轨道角动量波束的产生与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8年

3 王忠华;簇馈源多波束通信卫星波束成形技术[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

4 孙晨;大规模MIMO波束分多址传输理论方法研究[D];东南大学;2018年

5 侯志;堆积多波束LFMCW雷达数字信号处理关键技术研究及实现[D];南京理工大学;2017年

6 薛青;下一代毫米波网络波束资源控制和管理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8年

7 周宇;基于微波光子技术的超宽带多波束网络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7年

8 岳寅;宽带相控阵雷达发射多波束形成和雷达通信一体化技术研究[D];东南大学;2017年

9 张松;水下声通信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与节点定位算法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段增睿;基于波束切换的方向图可重构天线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9年

2 曹强;5G毫米波基站覆盖和容量增强机制的研究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9年

3 王艺鹏;多波束卫星通信系统中的动态波束调度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9年

4 张政;模型驱动的高效率毫米波波束对齐系统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9年

5 鄢浩;基于毫米波分布式天线阵的波束管理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9年

6 李东儒;5G多天线系统的波束管理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9年

7 刘丽;基于超表面的波束可重构天线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9年

8 韦叶;波束切换天线的研究与设计[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8年

9 吕智煊;多波束基站天线的应用研究与设计[D];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

10 张鸿伟;基于数字波束形成的同时多目标干扰发射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848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unyingzuzhiguanlilunwen/26848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f3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