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商业用地建筑密度精细化管理方法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深圳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U984.13
【图文】:
在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我国的城市建筑形态被一种严格(甚至严苛)的指标系统(包含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退界、建筑高度等)所控制。这些指标通常出现在各地的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或规划标准与准则中,并通过法定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深圳则为法定图则)对下一层次修建性详细规划或建筑设计形成约束。这种规划控制方法出现于上个世纪 80 年代,在一定的历史时期,这种规划对城市的环境质量虽起到了一定的保障作用,但也产生了一些消极的影响,如城市千城一面、街道空间失序等问题的出现。探究千城一面、街道空间失序等问题出现的成因,除了有经济因素、文化缺失等原因以外,建筑密度控制不合理也是促成上述城市形态问题的重要因素。从已有的研究可知,不同的建筑密度会产生不同的城市形态(图 1-1)。然而,一个还没有被研究透彻的问题是,包含建筑密度在内的这些规划指标究竟是如何制定出来以及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进程中的提质增效阶段,规划者与公众开始用一种反思式的视角来看待过去这些控制指标,这种指标的考虑因素及取值也应该放在一个更大的思考框架内进行重新审视。
图 2-1 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产生背景示意图资料来源:《城市规划资料集(第 4 分册)——控制性详细规划》,20021980 年,原国家建委颁发了《城市规划编制审批暂行办法》以适应当时城市规划工作恢复和发展的需要。同年,美国女建筑师协会带着土地分区规划管理这一新的概念来 3根据日本建筑基本法,宽度在 4 米以上的道路才被认为是法律上的道路,宽度在 4 米以下的现状道路,“以现状道
深圳市商业用地建筑密度精细化管理方法研究 华进行学术交流,重点介绍美国纽约的区划[26]。1982 年,为适应外资建设的要求,上海虹桥开发区编制了土地出让规划以更新规划管理方式,这一做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上海虹桥开发区的主要方法是采用土地使用功能、基地面积、建筑后退道路红线、建筑面积密度、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出入口方位、车库车位等八项指标对土地进行规划控制(图 2-2,表 2-7)[2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泉;张震宇;;综合因素影响下的建筑退让道路红线间距控制——以广州市番禺区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16年01期
2 黄焕春;运迎霞;李洪远;韩素琴;朱玉强;;建筑密度与夏季热岛的尺度响应机制[J];规划师;2015年12期
3 王考;;德国风貌规划——面向精细化管理的城市风貌塑造手段及启示[J];国际城市规划;2015年04期
4 黄敏恩;;轨道交通枢纽城市综合体规划探索[J];规划师;2014年06期
5 孟繁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精细化设计——以苏北地区村庄规划为例[J];规划师;2014年03期
6 杨华;张春晓;;城市中央商务区高强度开发的规划指标特征分析——以深圳福田中心区为例[J];南方建筑;2013年05期
7 刘茜;林涛;;大、虚空、密度——库哈斯建筑的城市之维[J];建筑师;2012年06期
8 董春方;;密度与城市形态[J];建筑学报;2012年07期
9 周钰;赵建波;张玉坤;;街道界面密度与城市形态的规划控制[J];城市规划;2012年06期
10 周剑云;戚冬瑾;;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法制化与制定的逻辑[J];城市规划;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李如如;王立舟;;基于TOD开发的城市综合体环境容量指标研究——以深圳市为例[A];规划60年:成就与挑战——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6城市设计与详细规划)[C];2016年
2 耿慧志;张晨杰;;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的比较分析——以上海、深圳为例[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3 殷成志;;德国建造规划(Bebauungsplan)与城市详细规划法制化[A];2004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王文晶;江玉财;高谊;;规划审批自由裁量权法律控制的若干问题探讨[N];中国建设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周钰;街道界面形态的量化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大明;高密度环境下的广州国际金融城空间设计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2 蒋菁菁;城市商业地块与建筑布局模式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3 王淼;高密度状态下城市中心区空间设计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5年
4 郭思佳;城乡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体系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4年
5 陈越;弹性设计理论解决高密度城市公共空间弹性问题的理论与应用探讨[D];四川农业大学;2014年
6 江龙婷;复合功能高层建筑的标准层设计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7 张飞;城市新建商务中心区公共空间与建筑密度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13年
8 霍焰;城市规划精细化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9 贺金明;控规中地块内环境容量控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10 赵柏洪;密度构成策略下的城市空间形态[D];同济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771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unyingzuzhiguanlilunwen/2777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