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组织管理论文 >

基于日本文明的日本管理特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6 20:00

  本文关键词:基于日本文明的日本管理特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日本,太平洋上的一个弹丸岛国,却在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其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经济腾飞,基于日本文明的日本式管理显示了极大的成功。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推进,中日贸易往来频繁,中日间合资企业更是层出不穷。基于此,对日本文明背景下日本管理特质的研究也就格外具有客观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纵观目前关于日本管理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关于日本式管理背后的原因,大多数研究只将其归咎于“文化因素”,这显然是不够的。普遍缺乏足够的理论因果关系和内涵逻辑方面的论证和论述。事实上,特定的“制度因素”才是组织系统行为的决定因素。本文运用新制度主义的研究方法,探索构建“基于日本文明的日本管理特质”的新分析框架。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之处在于: 1.以日本文明为背景,运用新制度主义研究方法,从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社会—文化制度以及外来因素等角度,综合分析了日本文明对日本管理的影响和作用。 2.开发构建了“冰河模型”新分析工具,用以概括显露在外的“积雪层”、若隐若现的“冰冻层”和隐藏于内的“河水层”三大层面的基于日本文明的日本管理特质。 3、根据“冰河模型”,全面剖析了松下电器公司案例,从全新的角度对松下电器的管理做出了重新解读。
【关键词】:日本文明 日本管理 新制度主义 冰河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279.313;C93
【目录】:
  • 致谢4-5
  • 内容摘要5-6
  • Abstract6-10
  • 1 导论10-19
  • 1.1 研究日本管理的理论与现实意义10-13
  • 1.1.1 日本文明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10
  • 1.1.2 研究日本管理的现实要求10-11
  • 1.1.3 日本文明的自身特殊性所引发的关注11-13
  • 1.2 涉及日本管理的相关研究评述13-15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内容和可能的创新之处15-16
  •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16-19
  • 2 研究的理论基础19-28
  • 2.1 已有的跨文化管理研究模型及其对日本的阐述19-26
  • 2.1.1 克拉克洪-斯乔贝克框架(1961)19
  • 2.1.2 爱德华·T·霍尔框架(1976)19-20
  • 2.1.3 霍夫斯坦特框架(1980,,1991)20-23
  • 2.1.4 罗兰和申卡框架(1985)23-24
  • 2.1.5 特罗普纳框架(1993)24-26
  • 2.1.6 沃纳框架(1993)26
  • 2.2 新制度主义26-28
  • 2.2.1 新制度主义的内涵26
  • 2.2.2 新制度主义的研究方法及其优势26-27
  • 2.2.3 新制度主义对本文所起到的借鉴作用27-28
  • 3 日本的政治制度及其对日本管理的影响28-33
  • 3.1 日本幕府时期的政治制度及对经济体的影响28-29
  • 3.1.1 日本幕府时期的政治制度28
  • 3.1.2 日本幕府时期的政治制度对经济体的影响28-29
  • 3.2 日本明治维新后的政治制度及对经济体的影响29-30
  • 3.2.1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政治制度29
  • 3.2.2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政治制度对经济体的影响29-30
  • 3.3 日本二战后的政治制度及对经济体的影响30-31
  • 3.3.1 日本二战后的政治制度30-31
  • 3.3.2 日本二战后的政治制度对经济体的影响31
  • 3.4 本章小结31-33
  • 4 日本的经济制度及其对日本管理的影响33-38
  • 4.1 幕府统治时期的基本经济制度对日本管理的影响33-34
  • 4.1.1 幕府统治时期的基本经济概况33
  • 4.1.2 幕府统治时期的经济体特征33-34
  • 4.2 明治维新时期的基本经济制度对日本管理的影响34-35
  • 4.2.1 明治维新时期的基本经济概况34
  • 4.2.2 明治维新时期日本管理的特征34-35
  • 4.3 二战后的基本经济制度对日本管理的影响35-37
  • 4.4 本章小结37-38
  • 5 日本的社会—文化制度及其对日本管理的影响38-44
  • 5.1 日本的神道38-39
  • 5.1.1 日本神道的基本内涵38
  • 5.1.2 日本神道对近代日本管理的影响38-39
  • 5.2 日本的禅宗与艺道39-40
  • 5.2.1 日本禅宗的基本内涵以及与艺道的关系39-40
  • 5.2.2 日本禅宗对近代日本管理的影响40
  • 5.3 日本的武士道精神40-41
  • 5.3.1 日本武士道精神的基本内涵40
  • 5.3.2 日本武士道道精神对近代日本管理的影响40-41
  • 5.4 本章小结41-44
  • 6 外来因素对日本文明和日本管理的影响44-49
  • 6.1 儒家文明、中国文化对日本管理的影响44-46
  • 6.1.1 关于中国文化对日本企业影响的共识44-45
  • 6.1.2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理解与创造45-46
  • 6.2 从“和魂汉才”到“和魂洋才”46-47
  • 6.2.1 明治维新与日本文明的西化历程46-47
  • 6.2.2 二战后美国对日本文明的影响47
  • 6.3 本章小结47-49
  • 7 基于日本文明的日本管理特质之“冰河模型”49-57
  • 7.1 “冰河模型”49-52
  • 7.1.1 关于文化的两个著名比喻49-50
  • 7.1.2 基于文明的制度环境之“冰河模型”50-52
  • 7.2 日本文明之“冰河模型”52-54
  • 7.3 日本管理特质之“冰河模型”54-57
  • 7.3.1 显露在外的“积雪层”:结构性特质54-55
  • 7.3.2 若隐若现的“冰冻层”:基于价值观的四大特质55-56
  • 7.3.3 隐藏的“河水层”:管理哲学56
  • 7.3.4 外力的强加作用和渗透作用56-57
  • 8 日本松下管理案例分析57-64
  • 8.1 日本松下电器公司的基本发展情况57-60
  • 8.2 基于“冰河模型”的松下电器公司案例分析60-62
  • 8.2.1 显性的“积雪层”:结构性特质61
  • 8.2.2 若隐若显性的“冰冻层”:基于价值观的特质61-62
  • 8.2.3 隐性的“河水层”:松下命运共同体经营理念62
  • 8.2.4 外力的强加作用和渗透作用62
  • 8.3 本章小结62-64
  • 9 结语64-66
  • 9.1 结论64
  • 9.2 本文的主要创新结论64-65
  • 9.3 本文的不足与未来研究的展望65-66
  • 注释66-68
  • 参考文献68-72
  • 研究成果72-7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钢,何亚平;文化差异与创新选择[J];管理工程学报;1997年S1期

2 金占明,马力;文化分“维”及其对企业管理的影响[J];管理工程学报;1999年04期

3 赵曙明;跨国公司在华面临的挑战: 文化差异与跨文化管理[J];管理世界;1997年03期

4 董惠梅;;文化距离对我国企业国际化空间导向的影响——以纺织企业为例[J];经济管理;2007年07期

5 彭世勇;;文化价值与冲突管理模式:四国一地跨文化对比[J];经济管理;2008年03期

6 闫立罡;吴贵生;;中国企业国际化模式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年08期

7 陈祥槐;管理文化研究:观点与方法[J];中国软科学;2002年07期


  本文关键词:基于日本文明的日本管理特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17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unyingzuzhiguanlilunwen/3717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bc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