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家管理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从组织行为学的视角进行探讨
发布时间:2017-05-17 23:04
本文关键词:论道家管理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从组织行为学的视角进行探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道家管理伦理思想博大精深,本文试图从一个全新的视角——组织行为学的角度,去诠释这一宝贵的文化资源。本文的论述基本按照组织行为学的框架而展开,根据逻辑结构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道家的人性本朴论进行分析,因为人性假设是所有管理思想的理论基础,也是所有管理思想都必须回答的首要问题;第二部分为道家的个体行为理论,针对被管理者的个性特征来探讨道家管理思想中的伦理内蕴:组织应该充分认识、尊重、顺从每个人的个性;第三部分为道家的领导行为理论,从管理者的角度来探讨道家管理伦理思想:组织的领导者在管理中要“无为而治”,在自身素养方面要做到“上德若谷”;最后部分为道家的组织行为理论,从组织运行的宏观层面上来探讨道家管理伦理思想:组织应该建立以人为本的组织文化、清静宽松的组织环境和公平公正的组织关系。 以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和学科体系去透视和阐述道家管理伦理思想,不仅可以促进组织行为学的中国化,而且有利于道家管理伦理思想更加体系化,更加彰显其独到的管理伦理意蕴,从而进一步使道家管理伦理思想符合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伦理理论提供思想资源。
【关键词】:道家管理伦理思想 组织行为学 以人为本 无为而治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C93-092
【目录】:
- 前言6-9
- 第一章 道家管理伦理思想的理论基础9-15
- 1.1 人性假设--管理的理论前提9-10
- 1.2 道家的人性本朴论10-12
- 1.3 道家人性假设在现代管理中的意义12-15
- 第二章 道家管理伦理思想中的个体行为理论15-22
- 2.1 人各有性,各得其正15-17
- 2.2 物各有宜,顺性而为17-22
- 2.2.1 使能方者方,能圆者圆17-19
- 2.2.2 顺应个性,不拘一格”19-22
- 第三章 道家管理伦理思想中的领导行为理论22-33
- 3.1 “无为而治”--领导者的管理方法23-28
- 3.1.1 “行不言之教”24-25
- 3.1.2 “君无为而臣有为”25-28
- 3.2 “上德若谷”--领导者的道德素养28-33
- 3.2.1 慈29-30
- 3.2.2 俭30-31
- 3.2.3 不敢为天下先31-33
- 第四章 道家管理伦理思想中的组织行为理论33-39
- 4.1 “以百姓之心为心”--建立以人为本的组织文化33-35
- 4.2 “清静为天下正”--建立清静宽松的组织环境35-36
- 4.3 “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建立公正公平的组织制度36-39
- 结语39-40
- 参考文献40-44
- 致谢4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霞;道家平等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2 卢勤;组织行为中的个体差异及其管理[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3 吕锡琛;论道家的道德教育方法[J];道德与文明;1996年05期
4 李匡夫,王巧林;《吕氏春秋》的社会治理观[J];东岳论丛;2000年05期
5 王泽应;道家伦理思想的精神实质论[J];湖南社会科学;2001年03期
6 郑正,王兴平;道家治国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积极作用[J];广东社会科学;1997年01期
7 焦国成;道家人论及其现代价值[J];高校理论战线;1998年08期
8 吕池;“无为”与“有为”——老子哲学思想对现代领导科学的启示[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9 高厚礼,张德俊;老子管理思想探析[J];管子学刊;2002年02期
10 丁原明;《淮南子》对《管子》四篇哲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J];管子学刊;1995年03期
本文关键词:论道家管理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从组织行为学的视角进行探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46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unyingzuzhiguanlilunwen/374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