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平衡计记分卡的企业环境绩效评价研究
本文关键词:关于可持续战略管理平衡记分卡方法的探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09年
基于平衡计记分卡的企业环境绩效评价研究
潘文粹
【摘要】: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环境负荷也不断加剧,为防止环境恶化,各项环境法律法规正日趋严格,企业应及时采取环境控制措施,以免因触犯相关法律而遭受损失;同时,随着人们绿色消费观念的不断增强及绿色贸壁垒的日益崛起,不少企业已意识到加强环境管理和树立绿色品牌已成为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可见,加强环境管理已是势在必行。这就需要构建环境绩效评价模型以对其环境管理的成果进行评价,但国内在此方面的研究尚不成熟,尤为突出的问题是评价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差、评价模型的行业特点弱、实证研究缺乏等。基于以上分析,本文以平衡计分卡理论为基础,着眼于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具体设计了纺织印染企业的环境绩效评价模型,利用此模型可对企业的环境绩效作出合理的评价并为企业的环境管理实践提供指引。 除绪论与结论外,本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相关理论概述,此部分为后文的研究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方法支持;第二部分是基于平衡记分卡的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模型的构建,此部分基于平衡计分卡理论并结合环境问题的外部性特征和产品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理论,提出了评价模型的理论构想,并通过实证研究的方式对模型的构思效度进行了验证。第三部分利用所构建的模型对案例企业进行环境绩效评价,得出评价结论并提出环境管理的改进建议。研究结论表明可从:经济效果、业务流程属性、环保社会责任、顾客属性、发展潜力五个纬度对企业的环境管理业绩进行全面评价。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272.92;F224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琨;刘思峰;梁凤岗;;关于可持续战略管理平衡记分卡方法的探讨[J];商业研究;2007年01期
2 贾妍妍;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3 赵红,杨宗昌;企业效绩评价指标体系历史演进的中美比较[J];财会通讯;2004年18期
4 乔引华;乔鹏芳;薛红梅;;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财会月刊;2006年32期
5 胡嵩;;环境绩效评价概述及探讨[J];北方经贸;2006年01期
6 陈静;林逢春;曾智超;;企业环境绩效模糊综合评价[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6年01期
7 朱纪红;;环境绩效指标在平衡计分卡中的应用[J];财会通讯(理财版);2008年04期
8 刘德银;;企业环境绩效综合评价探讨[J];理论与改革;2007年01期
9 彭晓洁;;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10 郑季良,邹平;对企业环境绩效的思考[J];生态经济;2005年10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卫军;企业实施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绩效评估[D];浙江大学;2003年
2 陈静;企业环境绩效评估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宋轶君;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应用[D];北方工业大学;2007年
4 胡科;企业产品生命周期环境成本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5 赵越;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6 孙映红;企业环境贡献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锋;陈琼琳;唐贤巩;;发展“两型社会”背景下长沙市城市规划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21期
2 苏建兰;林诗文;刘娜;;农村生态环境形势及生态农林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导入[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5期
3 董晓东;;基于AHP模型与360度的企业环境绩效模糊综合评判[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4 王莉;王烽;金科;于鲁冀;章显;;化工园区企业环境适宜度评价研究初探[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年09期
5 祝源;王伟;;基于模糊数学方法的资源类企业环境绩效评价——以兰花科创为例[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年06期
6 张江汀;汪晓霞;王翠敏;;我国循环经济中环保制度发展状况探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7 姚伟龙;姚富玲;;循环经济理论在北京市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8 魏素艳;关于环境会计要素的探讨[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9 马汝慧;;大理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研究[J];保山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10 肖序;胡科;周鹏飞;;论生命周期的环境作业成本法[J];商业研究;2006年1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舒伟;张晶;严丽平;周铭;;上海市工业园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A];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长三角循环经济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周建国;杨伟静;石瑜;;企业环境绩效评价中指标权重的一种确定方法[A];全国第十届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谢琨;刘思峰;FG Liang;;论国际环境管理会计实证研究与挑战[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4 陈国先;;产出资源的新经济分析与“十一五”规划[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5 程亮;吴舜泽;周劲松;朱建华;张晓丽;金坦;;绩效评估相关理论与实践及其对我国环保部门推行绩效评估的启示[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6 彭秀丽;;试析循环经济的产业组织创新[A];湖南省商业经济学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筹备成立大会论文集[C];2008年
7 彭秀丽;;关于循环经济的价值链分析[A];湖南省经济学学会年会暨科学发展观与湖南经济协调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郭晓梅;;简析环境管理会计在环境管理体系实施中的作用——兼评吉林化工厂爆炸所暴露的环境管理体系实施中的问题[A];管理会计与改革开放30年研讨会暨余绪缨教授诞辰86周年纪念会论文集[C];2008年
9 孙仲彝;;上海建设社会主义新郊区新农村土地利用问题的思考[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6)[C];2007年
10 孙兴华;谢琨;刘思峰;;环境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问题浅析[A];中国会计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爱国;河南省铝土矿资源分布与开发策略[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2 沈铁冬;中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配套措施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3 廖荣华;南山牧场区域生态文化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4 曹旭;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区域效果分析[D];辽宁大学;2011年
5 姜林;中国环境规制效率评价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6 赵愈;循环经济模式的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与评价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7 孔鹏志;我国经济系统的物质流核算与循环结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8 李俊利;我国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扩散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9 胡星辉;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综合绩效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10 吴煜;企业QHSE管理绩效成熟度评价及其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俊年;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发展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2 周厚威;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模式与发展对策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江媛媛;基于DEA的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方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孙旻;基于ERM的企业环境管理体系的设计及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丛晓华;企业环境业绩评价指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宫红平;基于模糊多属性的旅游开发项目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韩冰;基于环境会计的齐鲁石化烟气脱硫项目绩效评价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8 刘玉琴;南平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策略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9 万文慧;基于因子法分析的循环经济税收政策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10 杨丽;政府环境绩效审计问题探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艳,贾海霞;企业“绿色度”的模糊评价模型与应用[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5年03期
2 季永杰;徐晋涛;;环境政策与企业生产技术效率——以造纸企业为例[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 程隆云;企业环境成本核算若干问题的思考[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4 李桂荣,王震,张金山;矿区可持续发展的定量评价模型[J];包头钢铁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5 刘伟四;环境审计及我国环境审计发展探讨[J];商业研究;2001年05期
6 贾妍妍;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7 薛东辉,洪华生;聚焦ISO14001标准 创建生态旅游岛[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1年03期
8 辛志伟,顾培亮;创建机关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探析[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1年03期
9 陈静,林逢春;国际企业环境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差异分析[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5年04期
10 蒋尧明;构建环境会计学的理论框架[J];财经问题研究;2000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肖华;企业环境报告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尹世芬;论环境会计的信息披露[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2 王宏达;企业利益相关者效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3年
3 赵丽娟;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战略决策模型[D];重庆大学;2003年
4 张鹏;论企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5 张超坤;APP企业社会责任研究[D];广西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鲍思博;;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9期
2 张学军;基于平衡计分卡的ERP绩效评价[J];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5期
3 张岩;王国君;;基于修正平衡计分卡的内部审计绩效评价研究[J];消费导刊;2009年02期
4 易锦燕;梅强;;基于BP神经网络的企业资源规划(ERP)应用绩效评价[J];江苏商论;2011年01期
5 赵宇;宋西德;;陕西省林木种苗工程管理及绩效评价[J];陕西林业科技;2008年03期
6 鲜思东;杨春德;;基于PLS的商业银行BSC绩效评价[J];统计与决策;2010年10期
7 王韬;丁杰;张进华;;企业战略绩效评价系统实证研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J];经济问题;2010年04期
8 张浩;何明珂;张铁男;黄珍;;基于熵值法的企业战略绩效评价模型[J];统计与决策;2011年07期
9 钱海婷;;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层次分析[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10 刘凤霞;;国内外知识型员工绩效评价研究综述[J];生产力研究;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瑞龙;张玮;;主成分分析与熵权相结合的绩效评价模型及应用[A];江苏省现场统计研究会第11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康战平;;浅谈平衡计分卡在中航工业庆安的有效推进[A];2011年中国航空学会管理科学分会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赵丽丽;李秀莲;孙志梅;;开辟企业环境业绩评价研究新视角[A];“环境会计与西部经济发展” 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王二高;常诚;;关于利用平衡计分卡提升全面质量管理的研究[A];质量——持续发展的源动力:中国质量学术与创新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5 徐瑞玲;;平衡计分卡:化战略为行动,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A];2011年中国航空学会管理科学分会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1年
6 郭建宁;;平衡计分卡在煤矿的应用[A];第五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4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夏光;;平衡计分卡方法确定政府绩效价值的新思维[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李孝刚;赵海峰;;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中的平衡计分卡思想[A];第二届中国质量学术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王佳凡;;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制造企业成本领先战略体系构建[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邢彦玲;窦红霞;张华;庞春坤;温绪岽;孔爱民;胡烨;张福仁;张惠;吕霞霞;;山东省医疗机构绩效评估体系与评价标准研究[A];决策与管理研究(2007-2008)——山东省软科学计划优秀成果汇编(第七册·下)[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N];组织人事报;2003年
2 晓义;[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2年
3 雷思温;[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4 王明贵 中国航空工业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发展规划部主管业务经理;[N];中国航空报;2009年
5 记者 廖继锋;[N];证券时报;2004年
6 ;[N];组织人事报;2003年
7 陈维;[N];财会信报;2006年
8 孙永玲;[N];中国房地产报;2003年
9 罗美丽 作者单位 湖南新光工程有限公司;[N];湖南经济报;2004年
10 崔岚;[N];经济观察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伟成;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政府部门绩效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2 生奇志;基于动态拓扑的信息管理模式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3 韩学义;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地方政府绩效考核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4 刘荣坤;基于认知的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模型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丁俊民;金融企业并购前后效益之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6 邹韶禄;基于战略导向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7 杨学锋;中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评价体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8 黄豪臣;智力资本价值动因之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9 孙清华;SHRM视角下的核心员工保留及企业绩效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10 吴长奇;医疗机构并购策略与风险评估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文粹;基于平衡计记分卡的企业环境绩效评价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2 赵宇;陕西省林木种苗工程管理及绩效评价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3 妮丽;“农远工程”战略性绩效评价模型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4 徐春玲;基于粗糙集与动态模糊依赖关系的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绩效评价模型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5 余礼昌;高速公路运营企业绩效评价模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6 周光汝;G公司分公司绩效评价模型构建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2年
7 刘刚军;软件项目经理绩效评价模型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8 李欣;国防研究所科研岗位绩效评价模型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9 詹翠华;企业环境绩效评价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10 张敏;基于决算审计的建设项目绩效评价模型[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关于可持续战略管理平衡记分卡方法的探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05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anlueguanli/180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