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当代中国公共治理理论有效适用的过程意义、认知塑造与体系构建

发布时间:2017-10-12 21:44

  本文关键词:当代中国公共治理理论有效适用的过程意义、认知塑造与体系构建


  更多相关文章: 当代中国 公共治理理论有效适用 逻辑底线 多元主体


【摘要】:当代中国公共治理理论有效适用有其最低限度的意义。通过有效适用公共治理理论,在过程上可以寻找当代中国公共治理之问题所在。在中国语境下,明晰认知定位是公共治理的基本前提。基于认知塑造,构建组织化与法治化的体系是推进当代中国公共治理理论有效适用的基本路径选择。体系构建是操练多元主体的现实体验,是对认知的检验。从过程意义切入,到认知塑造,再到体系构建,逻辑上形塑了当代中国公共治理有效适用的底线。
【作者单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关键词】当代中国 公共治理理论有效适用 逻辑底线 多元主体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学术思想理论动态与意识形态建设方略研究”(15AKS014)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与实践研究”(13A002)
【分类号】:D630
【正文快照】: 多元主体基于公共理性对公共事务的协同治理是公共治理理论有效适用1的基本意涵。多元主体是公共治理理论有效适用的核心要件[1]。当代中国公共治理理论有效适用的逻辑底线是,在公共治理理论有效适用的过程中,塑造关于公共治理理论有效适用的科学认知,构建适应中国的公共治理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宏彬;;公共治理理论视角下和谐政府的构建[J];学术交流;2008年12期

2 魏崇辉;;当代中国公共治理理论有效适用的结构、方式与责任[J];理论与改革;2012年05期

3 魏崇辉;;当代中国公共治理理论有效适用:必要、关键与保障[J];经济体制改革;2012年06期

4 魏崇辉;;西方公共治理理论在当代中国有效适用的逻辑[J];科学决策;2013年06期

5 熊菁华;;借鉴公共治理理论 推动公共领域立法[J];北京人大;2013年11期

6 魏崇辉;王悦;;当代中国公共治理理论有效适用中的权力、权威与信任[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7 魏崇辉;;当代中国公共治理理论有效适用:逻辑、权威与根基[J];社会主义研究;2012年04期

8 程寿;公共治理理论哲学基础的演进及其对我国政治发展的启示[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02期

9 杨舒文;;公共治理理论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J];现代交际;2009年08期

10 程寿;公共治理理论哲学基础的演进及其对我国政治发展的启示[J];攀登;2004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彦君 包头行政学院;善用公共治理 构筑善治体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闫黎丽;基于公共治理理论的云南省消费维权体系研究[D];云南大学;2013年

2 冯伟;安徽省突发公共事件应对策略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0211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10211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9a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