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公务员行政不作为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3 03:30
本文关键词:基层公务员行政不作为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2013年5月13日,在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动员电视电话会议上,李克强同志明确指出:要实现职能的转变,不仅仅需要取消并下放之前的权利,还应该进一步改善并加强政府的管理;本职工作内的事务要切实抓好,并不断创新行政管理意识,提高政府的治理能力。近年来,随着依法治国战略和法治政府建设的深入推进,我国各级行政主体依法行政的意识有了很大程度提高,但是行政不作为或者乱作为的现象依然存在,不仅严重地影响了各级各部门行政主体的威信和形象,而且极大地侵害了广大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公务员作为我国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也是执行政府行政事务的主要群体。而基层公务员作为该群体中最底层的一部分,在日常工作中需要跟广大群众直接接触,也是执行政府最基层公务以及实施社会公共事务的群体。由于干部队伍建设和政府机关行政人员思想认识、知识水平、能力素质参差不齐等多种因素影响,导致了行政不作为现象的发生,特别是基层公务员行政不作为现象逐年增多,这对树立我们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造成的负面影响是不可估量的。近年来,伴随着社会法律宣传的不断深入,以及公民法律意识的不断加强,广大人民群众对行政不作为现象的反映越来越强烈,公民起诉的行政机关逐渐普遍,不仅仅局限于基层的村委会,甚至县、市级党政机关也逐渐增加到此行列之中,涉及的范围也已经越来越广泛。基于以上各种因素,基层公务员如何行政有所为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大问题。围绕“基层公务员行政不作为”这一选题,笔者进行了简单探讨和研究,形成了本篇论文,共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对《基层公务员行政不作为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一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以及当前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简单探讨。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党政机关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行政不作为的现象也呈越来越严重的趋势,尤其是基层公务员的行政不作为现象更为严重。公务员是国家经济社会各项行政事务的直接管理者,其个人素质直接影响到国家的行政质量。基层公务员的行政行为更是直接影响到政府部门的行政效率和行政质量,进而影响行政成本。所以说对基层公务员的行政不作为现象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治理,对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第二部分阐述了基层公务员、行政不作为二者的相关概念、基础特点以及相关类型,并从主体、客体、主要方面和客观方面等方向入手,深入剖析了行政不作为的构成要件。只有深入的了解相关概念内涵,才能更准确的把握论文的研究方向和执笔思路,才能更有针对性的就其概念、特点、类型等方面提出自己的论点。第三部分笔者探讨了基层公务员行政不作为有哪些表现,并详细阐述了基层公务员行政不作为的现状、成因及危害。该部分从基层公务员自身素质、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完善监督机制及社会环境四个方面入手进行深入分析,深层次的探究造成基层公务员行政不作为的原因,从而有针对性的就这部分原因引出下一部分的研究重点,即如何有效的提出解决基层公务员行政不作为的相关对策。第四部分是本文的研究重点章节,运用的篇幅较大,笔者认为可以从注重基层公务员自身素质提升、完善行政法律法规、健全行政救济制度、加大社会监督力度四个方面,来提出遏制基层公务员行政不作为的对策。从而督促基层公务员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不断提高行政效率,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文章最后一部分主要是对全文作出总结,并提出了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薄弱环节以及改善方法。本文所进行的研究,从学术理论意义上而言,有助于构建关于基层公务员规范其自身行政行为,从而有效实现政府公务效能的理论知识体系,并为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研究提供必要的理论引导,促进相关行政理论的更新、深化与发展。从实际应用价值上而言,笔者对论文研究中所涉及到的一些实践性、日常性问题作了必要的探讨,并围绕有效改善基层公务员行政不作为,提出了一系列富有针对性、可操作性、指导性的具体对策建议。从一定角度看,其研究成果对于各级党和政府及其职能机关加强自身建设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有助于建立完善的行政执法规范制度、构建基层公务员行政责任有效实现的制度与机制。
【关键词】:基层公务员 行政行为 不作为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30.3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英文摘要6-11
- 引言11-15
- (一) 研究背景11-12
- (二) 研究意义12
- (三) 研究综述12-15
- 1. 国外研究综述12-13
- 2. 国内研究综述13-15
- 一、相关概念和基本理论15-23
- (一) 基层公务员15-17
- 1. 基层公务员含义15-16
- 2. 基层公务员特点16-17
- (二) 行政不作为17-23
- 1. 行政不作为含义17-18
- 2. 行政不作为的特点18-19
- 3. 行政不作为的类型19-20
- 4. 行政不作为的构成要件20-23
- 二、基层公务员行政不作为的表现、成因及危害23-35
- (一) 基层公务员行政不作为的表现23-26
- 1. 未作为23-24
- 2. 拖延作为24
- 3. 拒绝作为24-25
- 4. 不予答复25
- 5. 弱作为25-26
- (二) 基层公务员行政不作为的成因26-31
- 1. 基层公务员自身素质不高26-28
- 2. 法律法规不健全28-29
- 3. 监督体制不够完善29-30
- 4. 社会环境影响30-31
- (三) 行政不作为的危害31-35
- 1. 行政不作为现象导致政府职能错误,影响到依法行政31-32
- 2. 行政不作为现象对社会和公众利益造成巨大的损害32
- 3. 行政不作为现象对政府部门的形象造成损害,导致事故事端32-33
- 4. 行政不作为现象不利于政府执政能力的提高和加强自身建设33-35
- 三、改善基层公务员行政不作为的对策建议35-43
- (一) 加强基层公务员自身素质建设35-37
- 1. 提高公务人员道德修养35
- 2. 强化行政伦理教育35-37
- 3. 加强作风建设37
- (二) 完善行政不作为的法律规制37-38
- 1. 完善行政组织立法,,规范行政权力37-38
- 2. 完善行政程序立法,规范行政行为38
- (三) 健全行政救济制度38-40
- 1. 扩大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38-39
- 2. 扩大行政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范围39
- 3. 将行政不作为侵权纳入国家赔偿范围39-40
- (四) 加强社会监督力度40-43
- 1. 进一步规范行政问责机制40-41
- 2. 进一步加大人民群众与新闻媒体的监督力度41
- 3. 加快政府信息公开,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建设41-43
- 结论43-45
- 参考文献45-47
- 附录47-49
- 后记49-50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5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宏博;;论行政不作为的救济途径[J];学术交流;2014年04期
2 刘宏博;;论行政不作为的司法审查强度[J];理论与改革;2014年02期
3 于立深;;行政立法不作为研究[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1年02期
4 韩凤然;李建波;;论抽象行政不作为及其救济[J];河北法学;2007年07期
5 蔡放波;;论行政不作为及其治理[J];中国行政管理;2007年01期
6 林崇建;周亚越;;我国完善行政问责制之路径分析[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年03期
7 顾冶青;行政不作为及其救济[J];河北法学;2005年04期
8 甘培强;现代政府运作过程中基层公务员的定位和功能[J];行政论坛;2004年01期
9 孙运利;论行政不作为的国家赔偿责任[J];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10 张忠;行政不作为概念论略[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本文编号:10226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1022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