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天津贫民工厂之社会救助场域研究
本文关键词:民国时期天津贫民工厂之社会救助场域研究
【摘要】:贫民工厂是近代中国从传统到现代转型过程中产生的新型社会救助组织。民国时期贫民工厂的产生、发展过程,向世人展现了近代城市中各方力量对边缘群体的社会救助,也从侧面展示了中国现代化的曲折道路。本文首先探讨了清末民初社会救助场域从传统的政治场域和思想场域中的分化过程,接着以社会救助场域的具体实践——天津贫民工厂为例,将贫民工厂置于曲折的现代化背景之下,挖掘不同时期贫民工厂的发展状况,并通过主观行动者惯习的变迁来描绘社会救助场域的建构过程,具体而微地把握国家现代化浪潮中社会结构和功能的分化。研究发现,在社会救助场域形成初期,政府延续传统的管制惯习;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国家在社会救助场域的行动惯习逐渐由管制向责任转变;到1937年,虽然抗日战争打破了中国原有的现代化进程,沦陷时期的天津救助场域发生异化,但这一时期新的现代化因素促使国民党政府行动惯习进一步向责任转变,并且这种责任渗透到抗日战争结束后的救济院理念设计之中;不过当1945-1949年内战再次降临,国民党政府在救济院中的实践未能跟上先进的理念步伐。国家进“场”导致社会力量在救助场域中的衰落。商会和地方精英作为近代中国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和现代社会救助场域的主要行动者,不同时期随着政治场域的变迁与自身力量的消长,对贫民工厂的建设呈现出不同的参与形式。在民国初期国家权威真空状态下,商会和地方精英作为中坚力量填补了国家力量的缺失;随着南京国民政府迫不及待地收回各领域权威,他们从直接参与转变为间接参与;天津沦陷期间,他们又以“合作”的形式卷入其中;1945年之后,由于商会自身衰落及国民党政治上的裹挟,导致其根本无力参与到贫民工厂建设之中。
【关键词】:社会救助 场域-惯习 现代化 贫民工厂
【学位授予单位】:南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32.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导论10-22
- 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10-12
- 一、问题提出10-11
- 二、研究意义11-12
- 第二节 概念界定、理论阐释与文献综述12-19
- 一、概念界定12-13
- 二、理论阐释13-15
- 三、文献综述15-19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19-22
- 一、研究思路19-21
- 二、研究方法21-22
- 第一章 社会救助场域的建构与贫民工厂兴起22-36
- 第一节 现代化进程中社会救助场域的分化22-30
- 一、社会救助在思想场域中的变迁:从以养为主到教养结合23-25
- 二、社会救助在政治场域中的变迁:从临时荒政到长期国策25-28
- 三、社会救助场域内国家惯习转型:从管制惯习到责任惯习28-30
- 第二节 社会救助场域的具体实践:全国范围贫民工厂的兴起30-36
- 一、北洋政府时期的贫民工厂建设30-32
- 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贫民工厂建设32-36
- 第二章 民国时期天津的城市边缘群体36-42
- 第一节 天津城市边缘群体的转型36-39
- 第二节 天津城市边缘群体的基本状况39-42
- 一、天津城市边缘群体的组成39-40
- 二、城市边缘群体的状态:游离与组织40-42
- 第三章 国家权威真空下天津贫民工厂建设(1912-1927)42-55
- 第一节 社会力量推动下的天津贫民工厂建设42-48
- 一、社会团体、地方精英建立的贫民工厂43-46
- 二、地方精英倡议建设的官办贫民工厂——天津教养院46-48
- 第二节 管制惯习的延续:贫民工厂建设初期的政府48-50
- 第三节 贫民工厂建设初期的社会参与50-55
- 一、公义与私利:商会与贫民工厂51-52
- 二、荣名与责任:地方精英与贫民工厂52-55
- 第四章 国家权威确立进程中的天津贫民工厂建设(1928-1937)55-65
- 第一节 官办贫民工厂的兴起55-59
- 第二节 制度化背景下的惯习转变:政府与官办贫民工厂59-62
- 一、制度与权威:政治现代化在社会救助场域的表现59-61
- 二、从管制到责任:现代化进程中国家的社会救助意识61-62
- 第三节 从主导到参与:社会力量与贫民工厂62-65
- 第五章 现代化受挫时期天津贫民工厂的畸变(1938-1949)65-80
- 第一节 1938年之后天津地区的贫民工厂建设65-73
- 一、沦陷时期贫民工厂的发展65-68
- 二、南京国民政府末期贫民工厂的发展68-73
- 第二节 管制与合作:沦陷时期“救助”场域的病态73-76
- 一、惯习过渡的中断:伪政府与贫民工厂73-75
- 二、“合作”惯习的延伸:商会与贫民工厂75-76
- 第三节 理念与行动:南京国民政府末期救助实践的颓势76-80
- 一、理念进步与行动落后:政府与贫民工厂77-78
- 二、商会衰落与政治裹挟:商会在救助场域中的无力78-80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80-86
- 第一节 结论80-82
- 第二节 中西方“场域”中行动者互动关系比较82-86
- 一、社会救助场域中国家与社会关系82-83
- 二、中西场域内部动力机制比较83-86
- 参考文献86-95
- 致谢95-97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9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增余;;中国还需要泰勒吗?——兼评“中国式泰勒”曾伟先生的《工厂控制丛书》[J];今日中国论坛;2008年05期
2 肖智军;;政府管理与工厂管理[J];企业管理;2009年06期
3 ;办好工厂管理委员会认真实行民主管理[J];江西政报;1950年06期
4 康生;;山东省人民政府为执行国营、公营工厂中建立工厂管理委员会令[J];山东政报;1950年04期
5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财经委员会关于国营公营工厂建立工厂管理委员会的指示[J];福建政报;1950年03期
6 ;彟好工厂管理委T醙妽真[嫘忻裰鞴芾韀J];云南政报;1950年05期
7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国营、公营工厂建立工厂管理委员会的指示[J];山东政报;1950年03期
8 张毅忱;;关于国营厂矿中党、政、工、团的职责的几点意见[J];陕西政报;1951年03期
9 何志伟;;智力管理:承诺是关键[J];刊授党校;2009年06期
10 罗富国;谈提高行政效率[J];行政管理研究;199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永成;;集团体制营运下生产主导型工厂管理定位的实践与思考[A];上海烟草系统2000年度学术论文选编[C];2000年
2 吴明媛;;关于工厂信息资源利用工作的几点思考[A];上海市烟草系统2010年度优秀学术论文集(经管类)[C];2011年
3 江志光;;扭亏解困的探索与攻坚[A];新世纪企业改革发展战略研讨会暨上海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研究会成立二十周年论文专辑[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商用车车架厂厂 周建国;建设节约型工厂 实现可持续发展[N];中国工业报;2005年
2 秦瑞 周云雅;牢记使命铸忠魂 携手共进创和谐[N];西藏日报;2007年
3 解本星;东风德纳:聚三国智构建和谐工厂[N];经理日报;2006年
4 叶良生;双富结构工厂因何脱颖而出 [N];中国工业报;2004年
5 赵丽娟;卷烟工厂如何推进标准体系建设[N];经理日报;2011年
6 记者 王汝堂;山东:“情义工厂”没有“民工荒”[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7 涤非;对准影像“焦点”[N];中国质量报;2011年
8 记者 王志起 常虹;3544工厂实现扭亏为盈[N];秦皇岛日报;2007年
9 记者 杜兰;辛勤耕耘晓梅开[N];首都建设报;2013年
10 本版供稿 宣中仁;奋战在认证工作第一线[N];中国国门时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南京国民政府工厂检查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2 耿丽珍;从官僚资本企业到国营企业[D];中共中央党校;2016年
3 柴静;工厂管理控制对工人分化的影响[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年
4 陈旭华;民国时期天津贫民工厂之社会救助场域研究[D];南开大学;2016年
5 温林博;论1927-1937年的上海机制国货工厂联合会[D];北京工商大学;2009年
6 王晨宇;M工厂操作人员岗位层级体系优化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7 关成刚;制造企业愿景工厂管理实践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8 张翼;环宇公司黄埔工厂[D];暨南大学;2003年
9 吕异颖;英国工业革命期间模范工厂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10 王永军;基于ERP环境下的AN工厂库存流程改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0629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1062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