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社会救助与慈善事业衔接的路径选择

发布时间:2017-10-23 11:19

  本文关键词:社会救助与慈善事业衔接的路径选择


  更多相关文章: 社会救助 慈善事业 衔接路径


【摘要】:目前,我国的社会救助与慈善事业尚未形成整合性力量,如救助主体各行其道,社会力量之间的相互衔接也存在问题;救助资源尚未实现互补,救助合作的领域有限;慈善组织参与社会救助存在一系列限制性因素,等等。为此,社会救助与慈善事业的有效衔接,需要秉持平等合作、协商对话、信息共享等原则。社会救助和慈善事业之间要理清职责分工,适应社会发展趋势,建立互通互信的平台,探索有效协作之路。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关键词】社会救助 慈善事业 衔接路径
【基金】: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院级项目(10YYA003) 中央高校基金项目(11zy006) 民政部委托项目“社会救助法律制度及相关主体责任问题研究”(MSJ15-12)
【分类号】:D632.1;D632.9;D922.182.3
【正文快照】: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郑功成;;关于慈善事业立法的几个问题[J];教学与研究;2014年12期

2 关信平;;“救急难”需要政府救助与慈善救助有效衔接[J];中国社会组织;2014年2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陶冶;陈斌;;美国家族慈善基金会的发展及启示[J];新视野;2016年04期

2 许艳丽;;社会救助与慈善事业衔接的路径选择[J];新视野;2016年04期

3 梁土坤;;时代变迁中的临时救助制度:实践效果与未来方向[J];西北人口;2016年02期

4 王斌;;论我国新型慈善观的构成要素及其建设路径[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5年09期

5 谢琼;;立体监管: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理性选择[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04期

6 陈斌;陶冶;;美国家族慈善基金会:嬗变、条件与启示[J];探索;2015年03期

7 谢琼;;规范慈善服务:我国慈善立法不可或缺[J];中国行政管理;2015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永中;;贫困的理论与社会救助问题的国际比较研究[J];学习与探索;2009年04期

2 吴伟;;社会救助中的政府职能[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3 陈超阳;;我国社会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现状和对策分析[J];理论月刊;2006年S1期

4 王樝;王诗卉;;论我国非政府组织与社会救助[J];怀化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5 熊宝莲;;关注弱势群体 构建和谐社会[J];青年与社会;2013年10期

6 赵贵宾;;政府对市场竞争中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以农民为例[J];商;2014年05期

7 张海松;;公共财政视角下河南社会救助体系的完善[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8 王蓓;;我国社会救助立法的经济学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7期

9 王锴;;我国目前社会救助中政府分配职能的缺位[J];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14年03期

10 王大伟;;大城市残疾人社会救助现状与分析——以上海市为例[J];人口与发展;2010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玲玲;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2 张苏婕;浅析日本灾害救助体系[D];山西大学;2014年

3 沙诗曼;东乡族贫困人口社会救助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4 崔双禹;沈阳市社会救助现状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5 吴璐璐;我国民间慈善组织参与社会救助的制约因素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6 谢快生;完善临时救助制度研究[D];南昌大学;2014年

7 魏紫东;天津市南开区社会救助公平化的治理变革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5年

8 沈东;孙中山社会救助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9 张雨o,

本文编号:10831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10831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afc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