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的创新实践
本文关键词: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的创新实践
【摘要】:公共事务的协同治理是21世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理性选择。立足于协同治理视阙下广西社会治理的民生保障、公共安全等实践创新,并针对其存在的理念、利益、机制和环境等问题,笔者提出了转变合作理念,形成共同愿景;健全合作机制,提供合作保障;搭建合作平台,促进互利共赢;营造良政环境,规范协同秩序的建议对策。
【作者单位】: 中共广西区委党校、广西行政学院;
【关键词】: 协同 社会治理 广西
【基金】:2012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课题西部项目“十六大以来党在民族地区创新社会管理实践与经验研究”(批准号:12XDJ011) 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课题“广西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问题研究”(批准号:13BGL015) 中共广西区委党校(院)级课题“边疆民族地区反恐维稳的长效机制研究”(批准号:2014PY12) “中国共产党对待传统乡贤文化的历史经验教训研究”(批准号:2015PY03)
【分类号】:D630
【正文快照】: 我国边疆民族地区从内外部环境的角度来说,具有一系列相对的特点,如自然条件的恶劣性、地缘政治的敏感性、经济发展的滞后性、民族宗教的复杂性、生态环境的脆弱性、社会矛盾的多样性和文化教育的相对落后性,这使得边疆民族地区落实四个全面的任务,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更显艰巨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春忠;浅议加快边疆民族地区专业技术队伍建设[J];创造;2001年03期
2 ;选好发展思路是党领导边疆民族地区工作的关键──访党建教授李师程[J];创造;2001年07期
3 刘闽;边疆民族地区用人政策目标导向与内容设计[J];中国行政管理;2002年02期
4 周平;边疆民族地区的政治文明建设[J];思想战线;2003年03期
5 陈路;和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边疆民族地区文化建设[J];云南社会科学;2008年S1期
6 刘德胜;;试论新时期边疆民族地区驻军的社会意义[J];新西部(下半月);2009年02期
7 李育全;;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影响因素分析[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年01期
8 李育全;;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对策分析[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9 李育全;;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基本对策[J];学理论;2011年02期
10 李育全;;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审视[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振兴;周锟;王达阳;;破解边疆民族地区民生难题的有益探索——新疆伊犁、哈密地区“两居”工程建设情况调研[A];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调研成果集(2012年)[C];2013年
2 金珍;;推进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思考——以云南高校为例[A];德育论丛(第一辑)[C];2011年
3 金海燕;;边疆民族地区扩大对外开放的战略思考[A];兴边富民与少数民族发展——第十次全国民族理论专题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4 方铁;;处理好边疆发展中的几个关系[A];边疆发展中国论坛文集(2010)·发展理念卷[C];2010年
5 祝有光;左腾英;;《边疆民族地区城镇小学寄宿部功能研究》课题研究报告[A];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全国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科研成果集(云南卷)[C];2013年
6 郭大烈;;民族文化类型及其与现代化的调适[A];民族学研究第十辑——中国民族学会第四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7 吴海燕;周国炎;;论民族杂居地区和谐语言生活构建——以云南省民族杂居地区为例[A];边疆发展中国论坛文集(2010)·区域民族卷[C];2010年
8 方铁;;处理好边疆发展中的几个关系[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8集)[C];2014年
9 孙懿;;抓住机遇,发挥优势,谋求发展——边疆民族地区发展问题探讨[A];兴边富民与少数民族发展——第十次全国民族理论专题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10 周家荣;;提升边疆民族地区小学生数学学习质量的对策研究——以教学质量监测为视角的分析[A];中国教育学会基础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共吉林省委常委、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委书记 邓凯;扎实推进边疆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N];人民日报;2008年
2 赵曦 刘天平;推进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反贫困的战略选择[N];中国民族报;2011年
3 记者 王立新;着力推动边疆民族地区加快发展[N];吉林日报;2013年
4 本报特派记者 吕金平 李芳 贾磊;要多到边疆民族地区调研视察[N];云南政协报;2013年
5 ;西藏林芝:构建具有边疆民族地区特色的服务体系[N];中国文化报;2013年
6 鲁子花;发展教育是边疆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关键[N];云南政协报;2005年
7 方慧;中国边政学研究的新突破[N];云南日报;2007年
8 肖文辉 李祥如;对边疆民族地区农村信用社支农支牧工作的研究[N];锡林郭勒日报;2007年
9 贺薇邋潘蓉;边疆民族地区要抓好文化基础设施建设[N];云南政协报;2008年
10 本报特派记者 张居正 赵启文;谋发展话民生[N];云南政协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宏杰;边疆民族地区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2 石正义;影响我国边疆民族地区安全稳定的美国因素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3 吕怀玉;边疆民族地区减贫战略研究[D];云南大学;2013年
4 王鹏;祁连山牧民生态哲理[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玉;边疆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张芳芳;城市化进程中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3 任博;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边疆民族地区政治稳定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4 罗增贤;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村民自治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5年
5 黄培荣;文化治理视角下我国边疆民族地区文化反恐问题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5年
6 王欣;边疆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政治参与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年
7 关晓菲;边疆民族地区热点舆情事件中媒体舆论引导机制探析[D];内蒙古大学;2014年
8 冯军;云南省边疆民族地区公共服务问题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3年
9 桂榆栋;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研究[D];云南大学;2015年
10 张玉琨;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村官长效机制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977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1097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