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新理念与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
本文关键词:治理新理念与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
【摘要】:就我国行政体制的运行现状而言,探寻构建公共部门与其他公共事务治理主体间的良性互动关系,达到治理主体之间的权责平衡,尽可能实现整个社会利益共享乃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所在。基于这种认识,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借鉴部分发达国家公共事务治理经验教训,树立主体多元、法治规范、理解信任、公私合作、权责平衡、利益共享、参与互动、及时回应和持续创新等九种公共事务治理新理念,对于推进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尤为重要。
【作者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治理新理念 治理能力 治理现代化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网络化治理理论及本土化实践研究”(11BGL082)
【分类号】:D630
【正文快照】: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时度势,明确提出要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一论断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新认识,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价值与长远战略意义。“一方面,它从公共管理理论的层面对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龙献忠;谢炜烨;黄玉梅;;权威多元化:现代社会公共事务治理的新愿景[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0年05期
2 温新民,左金风;公共事务治理中的管理问题[J];科技管理研究;2005年06期
3 王家峰;;公共事务治理与社团主义模式[J];行政论坛;2007年03期
4 陈娟;;复合治理:城市公共事务治理的路径创新——以杭州“社会复合主体”实践为视角[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1年04期
5 王春福;;思维方式的演进与公共事务治理方式的变革[J];理论探讨;2011年03期
6 梁横江;;论公共事务治理的二元对立特征及其缺陷[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7 汪锦军;;农村公共事务治理:寻求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的平衡[J];行政论坛;2009年01期
8 谭英俊;;公共事务合作治理模式:反思与探索[J];贵州社会科学;2009年03期
9 吴文勤;;公共性:现代公共事务治理的价值回归[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0 胡苏;向松林;;武陵山龙凤经济协作示范区跨界公共事务治理探析——整体性治理的视角[J];改革与开放;2013年2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没有万能解药”——公共事务治理之道[A];共识(2010秋刊04)[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罗公利 牟宗荣 张立海;非营利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N];光明日报;2006年
2 沈鹏;探索更加有效的县域公共治理途径[N];人民日报;2011年
3 兴县县委党校 白雪梅;浅谈我国公共管理发展方向[N];山西党校报;2010年
4 武汉大学 程垒 盖鹏;加强公共信用的公众治理[N];光明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余翠娥;公共事务的合作共治[D];云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郭文峰;公共事务治理:从二元对立到多元化[D];四川大学;2005年
2 黄玉梅;社会公共事务治理中的权威主体多元化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3 孙一茗;公民社会视阈下中国公民参与公共事务治理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4 李康;跨区域公共事务治理中地方利益协调机制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9年
5 申丽珍;我国城市社区公共事务治理中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6 靳洪波;区域公共事务治理中政府合作制度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7 刘明美;多中心治理视域下大连市公共事务治理对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8 张鑫;我国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在公共事务治理中的合作模式构建[D];延安大学;2015年
9 陶荣兄;治理视野下的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关系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1034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1103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