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营利组织的社会企业化:模式与策略
本文关键词:非营利组织的社会企业化:模式与策略
【摘要】:1980年代至今,受到社会福利社会化以及新自由主义思潮在公共部门的影响,中国的非营利部门与西方一样深受市场因素影响,社会企业这种新型组织形态也在我国非营利部门兴起。根据Alter的类型划分,分析了我国福利领域非营利组织社会企业化模式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了社会企业平衡经济与社会双重目标的策略选择。基于一个对运作社会企业项目的NPO组织的小型调查和两家NPO组织的深度访谈,本文认为,服务收费模式和雇佣就业模式为当前社会福利领域非营利组织较为普遍的社会企业化模式,为机构企业化运作背后之动力,满足社会需要、缓解财政压力与提升社会影响力。交叉补贴,多元化,快速扩张与治理保障是机构平衡双重目标之策略。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香港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行政系;
【关键词】: 非营利组织 社会企业 运作模式 双重目标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非营利组织社会企业化运作模式研究”(田蓉主持;11CSH053)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D632.9
【正文快照】: 在传统慈善组织向现代非营利部门发展的历程中,三种实体——身份团体、专业人士及政府发挥了重要作用。1在此三种实体驱动下,非营利组织(Nonprofit Organization,NPO)的发展经历了慈善组织、志愿组织及第三方政府(third-partygovernment)的发展阶段。当前,市场成为影响NPO发展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洋福;刘新玲;;试述香港社会企业的发展及其对中国大陆的启示[J];社团管理研究;2009年04期
2 黄剑宇;;社会企业:非营利组织发展的新方向[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3 包颖;;社会企业用商业模式解决社会问题[J];中国社会组织;2014年05期
4 ;社会企业的渊源及中国实践[J];社会福利;2014年06期
5 李靖;马景惠;任庆伟;;社会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政府权力边界划分[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6 靳婷;;“2010年度公益主题国际研讨会:社会企业与公益创新”在京顺利召开[J];中国非营利评论;2011年01期
7 林金良;;浅析社会企业与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异同[J];社团管理研究;2010年11期
8 赵凌云;;高校公益创业教育新探索——以社会企业创业课程的教学为例[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9 尹亚坤;;非营利组织社会企业化与第三部门创新发展[J];学理论;2013年17期
10 徐西莹;;善淘的定位之路——一家社会企业的商业机制构建[J];企业管理;2013年07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于冬雪 实习生 刘娜;变身社会企业或是出路[N];南方日报;2010年
2 记者 毛国寅 通讯员 敖锐;我州签约启动首个社会企业[N];恩施日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周勇刚;“社会企业”开始特立独行[N];中华工商时报;2012年
4 本报记者 郑双梅;社会企业:民间组织工作创新的有益启示[N];中国社会报;2007年
5 首席记者 栗明;以社会团体和社会企业为重点 大力培育发展社会组织 全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N];鞍山日报 ;2011年
6 深圳商报记者 管亚东;深圳本土社会企业未来可能酝酿上市[N];深圳商报;2012年
7 赵萌 翻译 杨莹 杨隽;社会企业在中国崛起(下篇)[N];21世纪经济报道;2012年
8 南方周末记者 陈中小路 南方周末实习生 刘宽;“下海”新思路:创办一家社会企业[N];南方周末;2011年
9 南方周末记者 陈中小路 南方周末实习生 刘宽;“下海”新思路:创办一家社会企业[N];南方周末;2011年
10 徐慧玲 冯斯妤 本报记者 丁秀伟;中国式社会企业 尴尬与突围[N];中国妇女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振香;社会企业在英国的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吉林大学;2014年
2 徐苗苗;关于我国社会企业发展路径的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5年
3 耿静;社会企业成长的支持网络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4 徐琪新;治理视野下我国社会企业的发展研究[D];青岛大学;2015年
5 周超s,
本文编号:11116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1111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