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论民族身份的“非法律化”——反思我国基于民族身份的民族政策

发布时间:2017-11-01 04:15

  本文关键词:论民族身份的“非法律化”——反思我国基于民族身份的民族政策


  更多相关文章: 民族身份 非法律化 夷夏观


【摘要】:在我国,民族身份是一个重要的法律事实,不少制度性的差异安排以民族身份为分类依据。这种模式的民族制度明确和固化了族群的界限,削弱了公民个人对国家、国族和国民的认同,对民族融合和国家统一构成巨大隐忧。政治与法律中的平等原则已经一再向我们昭示,种族不是实施差异对待的一个合适分类。而美国和传统中国在处理族群问题上的实践和经验都表明,成功的民族政策的精髓就是把族群问题"非法律化"和"文化化"。因此,让民族身份逐步退出法律事实领域是一场势在必行的改革。
【作者单位】: 上海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民族身份 非法律化 夷夏观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青年项目“儒家大一统政法秩序研究”(项目号12YJC82007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D633
【正文快照】: 目次一、师法前苏联的中国民族制度二、民族身份“法律化”的现实隐忧三、种族不是实施差异对待的一个合适分类四、美国实践与中国的传统智慧五、改革建议:民族身份“非法律化”对于多民族国家而言,民族问题事关国家统一、人民团结和社会长治久安,由于其既复杂又敏感,各国无不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其泰;;儒家公羊学派夷夏观及其影响[J];史学集刊;2008年03期

2 郝时远;;评“第二代民族政策”说的理论与实践误区[J];新疆社会科学;2012年02期

3 马戎;;当前中国民族问题研究的选题与思路[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瑞君;贺金瑞;;试论风险社会视域下国家认同机制的建构[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 袁建华;;论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另类思考[J];贵州民族研究;2012年04期

3 杨同飞;逯修琪;;第二代民族政策在新疆的可行性分析——兼论淡化“民族意识”强化“公民意识”[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4 金炳镐;肖锐;杨斯斐;;中国特色民族理论的若干问题[J];大理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5 王柏荣;;西北民族地区法律治理模式的梳理与建构[J];西部法学评论;2013年02期

6 沈萌;;浅谈民族文化与民族问题——读列宁《关于民族问题的批评意见》[J];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7 宋德茂;;评“第二代民族政策”[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3年06期

8 黄立,

本文编号:11251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11251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6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