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城市公安优化警力资源配置及管理研究 ——以杭州市公安部门为例

发布时间:2015-02-02 16:19

 

【摘要】 警力就是警察集合体的战斗力。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及经济的迅速发展,关系到民生问题的社会矛盾突出,社会治安状况日趋严峻,需要相应的警力维持社会治安。受各种因素制约,公安机关在新警录入方面的决定权有限,在短期内大量增加警力不太现实,公安部门普遍面临着警力不足,管理不力等问题。所以,科学地配置警力,有效整合现有的警力资源,不断挖掘现有的警力潜力,成为解决警力不足问题的有效举措和必然的选择。本研究以杭州公安机关的警力配置情况为例,通过对基层公安机关的调研,找出其实际运作当中存在的问题,比如警力资源管理存在不足,警力配置较低,组织结构不合理,运行模式不规范,运行效能不高等问题。警力配置合理与否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公安系统各方面工作的顺利进行,从而又会影响全社会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稳定安康等方面问题。因此,公安机关警力资源配置体制的改革与优化势在必行。本研究试图运用现代化管理理念,结合杭州市公安机关的警力配置的实证分析,提出了建设性的对策与建议:坚持科技强警,加强警力的教育培训,健全警力考核机制,明确警察职能定位,创新警务工作模式,推进警力资源重组,改善警察队伍结构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改进警力资源的配置方式,优化警力资源的配置使用。

【关键词】 杭州; 城市公安; 警力资源; 配置及管理; 
 

第 1 章 绪论

围绕着如何优化警力资源配置这个关键问题,我国许多警务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多方位的探索和研究,也取得了相应的实际成效。但是国内各个城市对警力的配置往往只从局部细节着手,大体上是属于警务运行机制的微调,缺乏根本性的变革。一些改革措施某些领域取得了些许效果,但因为未从宏观角度出发进行改革,改革总体性缺失,造成在现实工作中表露出许多类似的问题,比如:职能交叉重叠、警务体制不顺、工作效率不高、机构越来越机关化、缺乏实战性等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队伍整体功能的发挥。特别是基层一线单位,经常出现警员思想波动剧烈、工作强度超负荷、工作节奏处于“疲于奔命”等等状况。公安机关警力的不足,不但限制了公安机关功能的有效发挥,更对公安机关的整体形象产生负面影响,而且对民警的身心健康也造成极大的损害,形成“干警疲于奔命,工作不见成效”的恶性循环。这些问题在杭州市公安机关也比较突出。针对有限的警力资源,如何提高其利用效率,成为缓解警力不足这一问题的关键。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之一是提高警力资源配置。
......

第 2 章  杭州城市公安警力资源配置及管理的实践

2.1  杭州城市公安机关改善警力资源配置的实践
为实施人尽其才的警力资源调配机制,杭州公安机关的做法是,对民警岗位履职情况进行定期观察和调整,对以下三种民警要及时进行调整:一、无法胜任现任岗位工作的民警,二、有能力胜任更重要工作岗位的民警,三、相互间产生严重内耗的民警。科学配置警力,充分评估每个民警的特长、缺点,有针对性的扬长避短,使民警能从事适合其能力特点的岗位,充分发挥出其特长。 在人事制度方面,引入激励机制,鼓励民警相互竞争,形成一种能上能下、人尽其才的干部选拔机制,激活队伍的潜能。杭州市公安局非常重视对警力资源的素质培养和提高,走科技强警之路就是必然的选择。加强公安队伍警务装备建设,依靠信息科技的成果,充分发挥手段在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上的作用。 杭州市公安局组建了全市的大信息平台,完善了信息网络系统,加强 110指挥中心的实力,使 110 指挥中心成为警情处置、警力布置的中枢系统,做到警力、警情的同步,实现全方位治安稳控的良好效果。

2.2 杭州市公安机关实施警力资源的管理创新
职业规划工作主要针对的是新加入民警队伍的警力。杭州市公安局每年针对新录用的民警,开展警察职业规划实践活动。引导青年民警结合自身学历、性格、能力等情况,及时调整专业岗位发展方向,并使之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做好年轻民警个人成长理想的设计规划工作。科学的职业规划有助于帮助年轻民警明确发展方向、激发内在潜力,在实现个人价值的目标下忠于职守,爱岗敬业,认真履行公安民警的职责。职业规划的引导,有助于民警正确分析个人能力、及时修正前进的方向。当然还有助于明确个人价值与组织价值目标的关系,增强个人发展的计划性与组织目标实现的一致性。 具体做法,一是为新民警量身定制职业规划书,并严格做到一人一方案,落实专人进行跟踪。二是区分规划要点,将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的培训,作为刚参加公安工作的新民警的必修课,把“普及岗位技能、引导思想”做为规划的方向。

第3章 杭州市城市警力配置及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16
3.1  杭州公安部门警力配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16
第4章 杭州警力配置管理问题的原因及国内外经验借鉴...................................22
4.1 杭州城市警力配置及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22
第5章 解决当前城市警力资源配置及管理问题的对策建议...............................28
5.1  树立城市警力资源合理配置的理念 .....................................28
5.2  建立分散管理与协同整合互补的警力配置机制 .......................................28
5.3  建设警力资源管理制度化 ..........................29

第 5章 解决当前城市警力资源配置及管理问题的对策建议

 

5.1 树立城市警力资源合理配置的理念
同样,为了提高警力效率,就要让普通民警在警队中找到归属感及认同感,形成一种我为警队、警队为我的良性循环。要提高公安机关领导干部的自身素质,提高领导干部在警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水平,建立科学高效的警力资源管理体制,抛弃传统的、单一警力管理方式。二是要做到科学使用警力资源。公安机关队伍庞大,民警数量众多,每位民警的个体能力差异巨大,“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位民警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在安排民警岗位时,要因才设岗,使每个民警的特长得到充分施展,做到“学有所用,用有所长”。同时,拓展民警的业余娱乐生活,在调节民警工作压力的同时,注重培养民警的兴趣爱好,在安排工作岗位时,尽量使民警能够从事其感兴趣的工作,将兴趣爱好与工作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调动民警的积极性、创造性,同时也有助于民警个体自我价值的实现。

5.2 建立分散管理与协同整合互补的警力配置机制
其次,合并相近业务职能部门、整合基层业务部门、减小内耗。杭州市公安局下属分局先前那种“小而全”的机关设置模式,从效率的角度出发,已经不合时宜了。我们需要对分局机关的一些职能科室进行合理有效的整合。比如杭州某分局的两个业务部门,一个指挥中心、一个情报信息大队,从事的工作职责交叉严重,主要从事信息收集、分析研判、下达指令等,但是却是两个独立的部门,各自为政,像这样的两个部门完全可以合二为一,减少警力的浪费。又比如杭州市局设有技侦支队,下面分局设有技侦中队,由于权限的关系,分局的技侦中队业务开展基本都需要依靠支队的帮助,,像此类部门,完全可以整合到杭州市局,可以节约大量警力,又可以提高工作质量。又比如对于目前办案流程复杂、文档处理繁琐等情况.

 

..........


第 6 章  结论与展望

本文从杭州市公安局的个案分析中,总结归纳出了些许一般性规律,从而去探寻新形势下警力配置的有效模式。警力资源配置是一个需要长期对其进行研究的课题,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其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检验当前警力资源配置模式是否合理,要看其实际运行效果。如果能有效提高公安部门的工作目标的完成程度,同时也能保障公安民警的身心健康,那么该模式就是适合当前社会发展形势的。优化警力资源配置,其最终目的是更好的为人民服务。警力资源的配置模式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就需要我们在公安工作的实践中,在一次次的摸索中,不断前行。

........


参考文献:

[1] 毛鹏举.  比较视角下我国辅警发展定位的缺陷与修正[J].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12(04)
[2] 胡玉显.  县级公安机关警力不足的应对之策[J]. 人民公安2012(01)
[3] 王龙生.  从新公共管理运动角度分析社区警务战略[J]. 甘肃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11(04)
[4] 赵伟雄.  坚持可持续发展 科学合理配置警力——上海市公安局松江分局优化派出所警力配置的工作探索[J]. 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5)
[5] 李明健.  试论基层公安机关的警力配置[J]. 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2)
[6] 杨枝立.  论本地化警务策略的实务推进[J]. 公安研究2011(03)
[7] 薛陶.  “警力无增长改善”之我见[J].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4)
[8] 孙树峰.  我国警察文职雇员制度的构建与完善[J]. 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10(02)
[9] 王维佳.  论“无增长改善论”对我国警力资源配置的启示[J]. 公安学刊(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09(04)
[10] 李永涛,孙溯.  英国警察教育制度对我国警察教育的启示[J]. 森林公安2009(02)



本文编号:117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117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e4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