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地方政府公共政策短视之成因及其对策

发布时间:2017-11-20 05:29

  本文关键词:地方政府公共政策短视之成因及其对策


  更多相关文章: 地方政府 公共政策短视 政府自利性 法治


【摘要】:近来,地方政府公共政策短视影响剧烈。公共政策短视即公共政策制定或执行主体于利益本位价值取向主导下,于公共政策过程中表现出一系列不顾长远利益、无视国家整体利益的观念与行为。由于地方政府公共决策与政策执行对于社会、企业、公民来说,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整个政府面貌,因此,公共政策短视使得政府于公众和社会视野当中成为一个急于求成、牺牲公共利益之形态,严重破坏了党和政府之形象以及政府和社会之关系。本文以公共选择理论为依据,凭借实证研究法与文献研究法,考察地方政府公共政策短视,将其分类为行为模式之短视、利益取向之短视、价值取向之短视。在地方政府公共政策短视成因与对策研究中,以“经济人”假设为逻辑起点,发现地方政府作为主要之公共政策主体,其自利性膨胀是公共政策短视起始原因。须调整地方政府利益关系,将其不合理之利益诉求约束在合理范围之内。其次,由缺失法治致使的地方政府公共政策短视,强化依宪行政体系为有效化解措施。再次,只有公平正义的程序才有可能导向公平正义的结果。公共决策程序紊乱是地方政府公共政策短视的基础成因,必须以加强公民参与公共决策作为应对策略。最后,公共政策活动作为一项集体行动应备有一整套完善的约束机制,必须建立健全公共政策相关约束机制以应对地方政府公共政策短视。本文之主要内容布局如下。第一章说明了地方政府公共政策短视类型,将其分为九种不同的短视形态。第二章与第三章分别阐述了地方政府公共政策短视的形成原因与化解对策,认为公共政策主体自利性膨胀是起始原因,公共政策法治缺失是根本原因,公共决策程序紊乱是基础原因,公共政策执行与反馈机制不完善是重要原因,须从调整地方政府利益关系、强化依宪行政体系、加强公民参与公共决策、完善公共政策相关机制四个方面着手解决。通过研究,本文认为地方政府公共政策短视之实质是整个行政体系在公共政策制定与执行层面上反映出自利性膨胀以及法治意识缺失等缺陷。文章涉及了地方政府公共政策短视的主流类型,但由于其细碎、复杂的形态分布,无法穷尽地方政府公共政策短视分类,由此联系理论形成的原因解析不够周密与深化。而某些诸如要求地方政府进行自我约束之对策研究存在很大的现实局限性,它需要一个更广博的机制,需要其他学科的共同探索,去实现对地方政府公共政策短视之完全根除。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新明;王中伟;;领导者更迭与政策行为短期化及其约束机制探析[J];领导科学;2013年19期

2 陈潭;;朝令夕改的治理逻辑[J];决策;2011年11期

3 陈鹏;刘宗光;李成林;;我国煤炭行业的安全现状和对策分析[J];煤炭技术;2006年11期

4 周志忍;昏官王怀忠与“GDP牛皮”[J];南风窗;2003年23期

5 蔡恩泽;;王怀忠的“升官符”[J];决策与信息;2002年12期



本文编号:12062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12062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4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