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区重建过程中的社会记忆修复与重构——以云南鲁甸地震灾区社会工作增能服务为例
发布时间:2017-11-24 06:02
本文关键词:灾区重建过程中的社会记忆修复与重构——以云南鲁甸地震灾区社会工作增能服务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灾区重建 社会记忆 社会工作 增能 灾害社会工作
【摘要】:在灾区重建过程中,社会记忆的修复和重构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促使受灾民众尽早走出灾害阴影。运用专业社会工作增能方法对灾区社会记忆修复和重构的实质在于对社区原生和内生力量的增能。本文以上海社会工作服务队在云南鲁甸地震灾区进行的专业社会工作服务为例,探究了专业社会工作的增能方法介入灾区社会记忆修复和重构的可能性。同时通过对灾区民众个体心理、人际关系、社区组织和社会文化等不同层面的项目化服务运作的考察,分析其对灾区社会记忆修复与重构的影响,并以此进一步探讨社会工作增能服务介入灾区重建的路径及其发展前景。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暨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纽约大学社会发展联合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2&ZD012;13&ZD04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3JJD840009)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3BSH002)的资助
【分类号】:D632.9;C912.3
【正文快照】: 灾区社会记忆修复和重构具有的特殊意义在于,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受灾民众尽早走出灾害阴影,使其能够更长久地回归到正常的社会生活状态中。近些年来,专业社会工作在灾后救援与重建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社会工作在灾区特定场景下应对和处理各种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朝晖;社会记忆与认同建构:松坪归侨社会地域认同的实证剖析[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3年02期
2 李波;;社会记忆下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载体探析——以黔东南苗族为例[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3 ;[J];;年期
,本文编号:12212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1221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