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我国邻避冲突治理中的风险沟通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4 07:37

  本文关键词:我国邻避冲突治理中的风险沟通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邻避冲突 邻避治理 风险沟通


【摘要】:当今社会是一个风险社会。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潜在的风险被激发,致使危害社会和谐稳定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如近几年我国频发的大规模群体性邻避冲突事件。邻避冲突是工业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不仅涉及到经济,生态领域,还关涉政治,文化等领域。大量邻避冲突的出现不仅对社会的和谐稳定带来极大的威胁,更是对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出质疑。化解邻避困局迫在眉睫。致使邻避治理陷入困境的根源在于风险沟通的缺失。“有组织的不负责任”现象的产生、信息公开透明度不够、风险沟通机制存在不足以及公众参与渠道匮乏等因素加剧了公众与地方政府之间有效沟通的断裂。首先,地方政府缺乏危机意识,未建立健全的风险预警与应对机制,从而丧失了风险治理的最佳时机;相关涉事企业重效益,轻安全,置社会责任和道德伦理于不顾,事故发生时,一味躲在地方政府背后,让其帮忙“灭火”;具有“社会聚焦”功能的新闻媒体为了博得点击率,逐渐偏离其真实客观性,制造层出不穷的非真实信息,加剧了公众恐慌。其次,决策信息以及有关的风险信息公开透明度欠缺,导致公众的情绪性反应加大,加速了对地方政府不信任的升级。再次,公众参与主体地位的缺失,参与渠道的堵塞以及参与方式的单一化不利于有效风险沟通的实施。最后以公众为导向的风险沟通机制和风险沟通的文化模式尚未建立在一定程度上了影响着风险沟通的成效。风险沟通作为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一个环节,对于治理现代社会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强调沟通主体参与的平等化、风险信息的交互性、沟通的时效性以及沟通的内容和形式,引入风险沟通理论治理邻避效应,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随着公民权利意识逐渐苏醒和理性能力日益提高,地方政府采取传统“封堵”治理方式只会加剧公众的不满。地方政府只有把相关利益主体当作平等的伙伴关系,及时快速地把风险信息告知各有关主体,并主动同各主体间进行双向的协调沟通。在现代化社会,仅靠地方政府一己治理显得力不从心,化解邻避困局不仅需要政府谙熟风险沟通之道,还需公众理广泛参与、媒体提高真实客观的职业修养、相关企业社会责任感和伦理道德的加强、NG0的广泛参与。只有通各方之力,才能从根源上化解邻避困局,实现共赢。因此,本文根据风险沟通与风险社会的相关理论,结合现阶段我国邻避冲突的现实困境与治理需要,探索以下路径来化解邻避困局:一是加强风险沟通意识,始终遵循主动、及时、双向、平等的风险沟通原则;二是健全风险沟通机制,提升公众参与水平,通过建立健全多元开放的风险沟通模式和风险评估机制,提升沟通成效;三是积极培养公众风险理性,努力降低公众期望差异;四是完善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风险保障机制以及风险补偿机制建设,夯实社会信任基础。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3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文萃;黄炜;;试论风险沟通在药品安全管理中的作用[A];2012年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十二五”医药科学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郝环一;我国邻避冲突治理中的风险沟通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2215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12215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3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