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元治理”理论视阈下的基层社会治理研究--以厦门市海沧区X街道为例

发布时间:2018-01-30 01:48

  本文关键词: 基层社会治理 治理 元治理 增能赋权 出处:以厦门市海沧区X街道为例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文章首先回顾了西方治理理论"科层治理—市场治理—网络治理"的演变以及"元治理"理论对它的批判,分析了中国社会"行政社会"的治理现状及与"元治理"理论的契合。接着介绍了厦门市海沧区X街道对于三种治理方式的调整、协同:科层治理方面,从区级政府开始,逐级简政放权,实现行政与自治分离;市场治理方面,通过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公益创投等形式,引入市场力量促进本土社会组织发展;网络治理方面,通过"以奖代补"的政策,激发民众主动参与,形成微自治。最后,在"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视角下,文章提出政府应该发挥治理中的"中轴"作用,通过调动市场资源,为社会"赋权增能",最终实现多元主体平等参与的治理格局。
[Abstract]:The article first reviews the evolution of the western governance theory "branch governance-market governance-network governance" and the criticism of the "meta-governance" theor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governance of "administrative society" in Chinese society and its agreement with the theory of "meta-governance". Then it introduces the adjustment of three kinds of governance methods by X Street in Haicang District of Xiamen City. Starting from the district government, we should simplify the power of administration and realize the separation of administration and autonomy. Market governance, through the purchase of social organization services, public venture capital and other forms, introducing market force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social organizations; In the aspect of network governance, through the policy of "compensation by reward", the people are encouraged to participate actively and form micro-autonomy. Final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overnment, market and society".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at the government should play the role of "central axis" in governance, mobilize market resources, "empower and increase energy" for the society, and finally realize the governance pattern of equal participation of multiple subjects.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
【分类号】:D630
【正文快照】: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凸显出经济新常态与社会转型期社会治理方式转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所谓社会治理,“是个人和制度、公共和私营部门管理其共同事物的各种方法的综合。它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在其中,冲突或多元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海洋;李永洪;;元治理与推进中国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耦合逻辑及实现理路[J];理论导刊;2016年09期

2 朱仁显;彭丰民;;公益型社会组织孵化的厦门模式——基于对“新厦门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的研究[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6年04期

3 孙珠峰;胡近;;“元治理”理论研究:内涵、工具与评价[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3期

4 王春光;;迈向多元自主的乡村治理——社会结构转变带来的村治新问题及其化解[J];人民论坛;2015年14期

5 郭永园;彭福扬;;元治理: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理论参照[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6 王春光;;社会治理视角下的农村开发扶贫问题研究[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5年03期

7 王春光;;从县域实践看中国社会现代化轨迹——基于对太仓的考察[J];探索与争鸣;2012年12期

8 熊节春;陶学荣;;公共事务管理中政府“元治理”的内涵及其启示[J];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08期

9 丁冬汉;;从“元治理”理论视角构建服务型政府[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10 李筱婧;万军;;利用公益创投促进公益组织发展[J];理论与现代化;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熊节春;;政府治理新范式:元治理[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建华;;重思大学的治理[J];高等教育研究;2015年10期

2 李澄;;元治理理论与环境治理[J];管理观察;2015年24期

3 李剑;;地方政府创新中的“治理”与“元治理”[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3期

4 郑永兰;徐亚清;;“元治理”视域下的中国“个性官员”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5 成婧;;结构功能主义视角下的国家治理体系建设[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6 景天魁;;社会政策的效益底线与类型转变——基于改革开放以来反贫困历程的反思[J];探索与争鸣;2014年10期

7 盖宏伟;温雪梅;;元治理视域下政策绩效评估主体多元化的困境破解[J];领导科学;2014年29期

8 谭志福;;公益孵化器:正确的诊断与错误的药方——兼论地方政府在社会组织培育中的角色[J];中国行政管理;2014年08期

9 鲍勃·杰索普;程浩;;治理与元治理:必要的反思性、必要的多样性和必要的反讽性[J];国外理论动态;2014年05期

10 唐任伍;李澄;;元治理视阈下中国环境治理的策略选择[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徐应娜;;文化理论视阈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2 郑兴刚;徐锋;;使用与满足理论视阈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探析[J];理论月刊;2011年10期

3 银红玉;曾长秋;;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视阈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探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年03期

4 黄发友;;交往理论视阈下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转换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2年09期

5 李秀娟;吴远;;日常生活批判理论视阈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探索;2013年06期

6 谢加书;;日常生活理论视阈下幸福建设研究[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12年02期

7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张曙光;价值是“作为问题”存在的[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张露丹;参与民主理论视阈下中国公民政治参与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2 李爽;治理理论视阈下的外空活动行为准则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3 祝婷婷;框架理论视阈下的中外新闻标题话语比较分析[D];渤海大学;2017年

4 贺敏敏;交往理论视阈下大学生交往行为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5 王洪娟;复杂性理论视阈下的语文教学[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杨志敏;互动理论视阈下高校师生有效交往关系的建构[D];广西师范学院;2013年

7 周馨骥;创新扩散理论视阈下的农民公民意识的培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4749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14749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979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