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转型时期社会治理中的信任重构

发布时间:2018-02-25 02:33

  本文关键词: 社会转型 风险社会 信任重构 社会治理 社会秩序 出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传统向现代的社会转型加剧了风险社会的出现,社会失范是转型期的普遍社会现象,也是现代社会治理必须面对的难题,因此必须在社会转型的历史语境中来探讨中国社会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通过分析现代社会风险来源,提出了普遍信任是现代秩序扩展和社会治理的前提,在此基础上从信任来源的理性、心理和文化三个向度探讨了普遍信任重构的路径选择,即增强规范的公正、透明与持久性,形成信任的理性预期;通过公平分配实现社会共同体感,形成信任的心理基础;促进信任良性循环的自我强化机制,形成信任的文化共识。一个运转有效的社会治理模式必定是以高度的社会信任为基石的,重构社会普遍信任,既是现代文明秩序构建的重要任务,也是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
[Abstract]:The transformation from tradition to modern society intensifies the emergence of a risky society. Social anomie is a common social phenomenon in the transition period, and it is also a difficult problem that modern social governance must face. Therefore, we must probe into the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social governance ability in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By analyzing the sources of risks in modern society, it is pointed out that universal trust is the prerequisite for the expansion of modern order and social governance. On the basis of thi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ath choice of universal trust reconstruction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rationality, psychology and culture of the source of trust, that is, strengthening the fairness, transparency and persistence of norms, and forming rational expectation of trust. To realize the sense of social common understanding through fair distribution, to form the psychological basis of trust, to promote the self-reinforcing mechanism of virtuous circle of trust, Forming a cultural consensus of trust. A functioning and effective social governance model must be based on a high degree of social trust. Reconstructing universal trust in society is an important task in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civilized order. It is also the key to innovation of social governance model and modernization of governance ability.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共建项目“北京市城市发展进程中的制度创新研究”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文化解释视角下的信任结构与北京社会治理研究”(项目编号:14JDZXB0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D63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一峰;;困境与对策:关于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的思考[J];领导科学论坛(理论);2014年07期

2 李超显;;湖南政府社会管理职能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2014年07期

3 刘晓玉;;河南省社会治理创新模式的新探索——以新郑、三门峡为例[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4年04期

4 杨雄;程福财;;当前我国社会组织培育和监管的问题与对策[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4年04期

5 姜迪清;;完善社会组织扶持培育机制的思考——源于温州市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之调研[J];公安学刊(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6 李新廷;朱凯;;刍论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的关系[J];大连干部学刊;2014年04期

7 张红霞;;论农村现代化变迁中社会治理的秩序整合[J];大连干部学刊;2014年03期

8 孙修真;;坚持群众路线,创新社会治理——以“善治”理论为视角[J];行政与法;2014年06期

9 李黎;;试论转型期官民之和谐[J];学理论;2010年28期

10 孔伟;;老龄社会条件下基层老年群众组织社会治理功能探析[J];老龄科学研究;201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徐浩豪;陈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治理结构[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饶宇浩;群众路线视域下的农村社会治理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2 朱风顺;新时期社会治理中的群众路线问题与对策[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3 陈俊勇;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模式研究[D];宁波大学;2015年

4 彭怡;群团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职能定位与功能发挥[D];贵州大学;2015年

5 卢苗;宗教在社会治理中的功能分析[D];浙江大学;2015年

6 刘静;西安市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职能定位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7 徐定艳;绿驼铃参与地震灾区重建的个案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8 胡旭阳;乌鲁木齐市流动人口治理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5年

9 黄正华;宁波市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10 田小易;社会治理视角下治安调解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5327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15327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be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