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体制理论的架构及其对社会服务的意义
本文选题:政策体制 切入点:理论架构 出处:《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7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政策作为一个集合体,由各种具体政策构成,而每一项政策的勾画和设计,不能仅仅考虑政策法规层面和实践层面的建设,更要重视理论层面的建设。理论层面建设的一个重点是总结和提出定位于政策的理论,即政策理论。政策研究者应该努力创造政策理论模型,帮助政策制定者提高政策水平。为此,文章"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重新加工和整理国外著名学者提出的"政策体制"理论,提炼出其中具有学理性的和规律性的理论成分和实践成分,力图使该理论对于发展中国社会服务有所贡献。
[Abstract]:Policy, as a collection, consists of various specific policies, and the design and design of each policy should not only consider the construction of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as well as the level of practice. We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heoretical level. One of the key points of the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is to summarize and put forward the policy theory, that is, the policy theory. Policy researchers should strive to create the policy theory model. To help policy makers improve their policy level. For this reason, the article "based on China, draws lessons from foreign countries, excavates history, grasps contemporary, cares for mankind, faces the future". Reprocessing and sorting out the theory of "policy system" put forward by famous foreign scholars, abstracting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elements with academic rationality and regularity, and trying to make the theory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service in China.
【作者单位】: 中共北京市委党校;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会服务制度框架构建研究”(项目编号:15BSH040)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D6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李兵;;社会服务领域政策理论构建初探[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6年04期
2 李兵;;社会服务政策属性及构建的探索分析[J];社会发展研究;2016年02期
3 潘昌健;李兵;;我国社会服务财金制度建设的困境和改革思路[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6年03期
4 李兵;张杨;杨宝山;苑雅玲;;社会政策的双重协调方法及其在社会服务领域的运用[J];社科纵横;2015年04期
5 李兵;陈谊;胡文琦;;社会政策框架下的社会服务:模型建构和政府职责[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李兵;;政策体制理论的架构及其对社会服务的意义[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7年05期
2 李海荣;李兵;;国外“整合照料”的基本模式及其政策启示[J];新视野;2017年01期
3 李兵;;社会服务政策属性及构建的探索分析[J];社会发展研究;2016年02期
4 潘昌健;李兵;;我国社会服务财金制度建设的困境和改革思路[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6年03期
5 王晟哲;王学义;;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我国省际社会服务绩效评估[J];中国行政管理;2015年07期
6 李兵;张航空;陈谊;;基本养老服务制度建设的理论阐释和政策框架[J];人口研究;2015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古斯·范·毕克;李兵;洪小良;缪建红;于雷;卜一;;社会服务部门的质量管理方法:范式转变[J];社科纵横;2015年11期
2 李兵;陈谊;胡文琦;;社会政策框架下的社会服务:模型建构和政府职责[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05期
3 林闽钢;周正;;政府购买社会服务: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J];江苏社会科学;2014年03期
4 李兵;;“整合的社会服务”:理论阐释和战略抉择[J];社科纵横;2014年04期
5 潘屹;;国际社会服务理论与实践[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14年01期
6 王思斌;;社会服务的结构与社会工作的责任[J];东岳论丛;2014年01期
7 李兵;;社会服务:生命进程观点的政策分析[J];武陵学刊;2013年05期
8 李兵;;国家创设社会服务的制度主义分析[J];社科纵横;2013年07期
9 岳经纶;郭英慧;;社会服务购买中政府与NGO关系研究——福利多元主义视角[J];东岳论丛;2013年07期
10 林闽钢;;我国社会服务管理体制和机制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然;;社会服务的国际借鉴与中国实践[J];中国民政;2011年08期
2 王伟;谢芳芳;;我国社会服务与管理创新的方向和路径刍议[J];改革与开放;2014年01期
3 潘屹;;国际社会服务理论与实践[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14年01期
4 ;锤炼爱心的社会服务课[J];中国妇运;2006年06期
5 琼·M.纳尔逊;包雅钧;;选举、民主与社会服务[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9年04期
6 王彬;;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现实意义及功能定位[J];学理论;2010年33期
7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调研组;;实践探索中的杭州市社会服务创新[J];杭州(我们);2010年12期
8 李兵;;国外社会服务发展历程及其启示[J];中国民政;2011年03期
9 邢颖;张慧婵;;拓宽服务渠道 提供发展保证[J];学习月刊;2011年02期
10 解飞厚;;强化高校社会服务 推进文化强省建设[J];世纪行;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晓光;董维春;;战后日本高校社会服务:形式、特点及其启示[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高巍;佘宇;;沈阳市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建设[A];第6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关于设立“云南省年鉴研究会培训中心”的通知[A];创新与发展——云南省年鉴论文选(续集)[C];2006年
4 李卫东;张晁军;赵桂儒;陈会忠;;大数据与地震社会服务[A];大数据、云计算与地球物理应用研讨活动论文摘要集[C];2014年
5 林万雄;;《现代社会亟待确认的“第三领域”》[A];中国生产力学会第十一届年会专辑[C];2000年
6 杨国明;;浅谈高校社科联“三下乡”开展社会服务的组织形式及其作用[A];民间组织理论探索——广西民间组织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施春林;;图书馆产业化理论初探[A];现代图书馆的人本主义思考与实践——2002江浙沪晋图书馆中青年论坛论文集[C];2002年
8 邓焰;;博物馆与社会服务刍议[A];北京博物馆学会首届学术讨论会文集[C];1987年
9 霍瑞平;;加快学会改革发展进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10 杜保德;邓志峰;;以服务为引领,促进高职院校科研与社会服务融合发展[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7分会场-城乡一体化与“三农”创新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吴涛;“社会服务令”让轻罪者重返社会[N];深圳特区报;2007年
2 王援;五洋社会服务三次跨越[N];杭州日报;2007年
3 知名杂文家 黎明 自由撰稿人 那小放 独立学者 许斌 媒体评论员 高剑 李坚;“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将带来什么?[N];东莞日报;2009年
4 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教授 朱希祥;不应矮化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N];文汇报;2010年
5 甄炳亮 民政部社会工作司副司长;高举社会服务的大旗[N];中国社会报;2011年
6 南开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教授 关信平;把握社会服务与管理的必备之书[N];光明日报;2011年
7 记者 杨媛媛;乌市社会服务管理局成立[N];乌鲁木齐晚报(汉);2012年
8 甄炳亮 民政部社会工作司副司长;澳门社会服务发展启示[N];中国社会报;2012年
9 顺德 陆湘敏;“社会服务抵罚款”应尽早试行[N];南方日报;2012年
10 冯亚平 民政部规划财务司副司长;充分发挥民政在提供基本社会服务中的支撑作用[N];中国社会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荣峰;基于社会服务视角的佛教慈善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云亮;X基金会直接服务项目评估体系探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5年
2 张敏;澳门社团的社会服务供给及其对大陆的借鉴意义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3 黄海沙;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统计分析及优化路径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4 姚林强;社会服务中的民主党派与非政府组织合作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5 邓辉;北京高校儿童社会服务项目儿童参与权实现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5年
6 诸颖琳;我国社会组织的培育与发展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7 肖斯瑶;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在社会服务中的合作经验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5年
8 苏娟;政府购买社会服务互动机制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年
9 贾颖;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模式创新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10 王冬平;地方高校社会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6148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1614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