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中国网络政治沟通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21 02:53

  本文选题:网络政治沟通 切入点:创新 出处:《内蒙古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互联网改变了世界,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模式,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人们日常生活沟通不可缺少的工具。随着网民参与政治的情绪高涨,网络成为了公民表达利益诉求和政府官员了解民情的重要途径。网络政治沟通作为网络政治的重要环节,对中国政治发展进程、中国政治文化转型、中国公民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合理化、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等都会起到促进作用。但是,现今的网络政治沟通发展机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网络政治沟通机制不健全、网络政治沟通结构存在缺陷、网络政治沟通渠道不完善以及效果不明显等。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中国政治沟通制度和政策的不完善、经济扶持力度较弱、缺乏网络政治沟通文化的培育、网络环境治理力度不够以及缺乏系统的教育理论支持等。因此,需要政府从多角度、全方位进行治理与创新,进而形成完整的网络政治沟通机制。与此同时,还需完善互联网政策及法规、构建严谨有序的网络文化环境、建立和完善网络民主参与机制;创新网络政治沟通"协同"机制;强化网络监督机制;拓展网络政治沟通机制;重视和加强网络政治民意的考察等等,逐步完善中国网络政治沟通机制,探索创新中国网络政治沟通机制途径。
[Abstract]:The Internet has changed the world, changed the way people think, affected all aspects of their lives, and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tool for communication in their daily lives. The Interne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way for citizens to express their interests and government officials to understand the people's feelings. As an important link of network politics, network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process of Chinese political development,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political culture, and the process of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of Chinese citizens. The rationalization of China's state and social relations and the reform of China's political system will all play a role in promoting it. However, there are also some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mechanism of network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such as the imperfection of the network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The network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structure has defects, the network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channel is not perfect and the effect is not obvious. The main reason is that the Chinese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policy are not perfect, and the economic support is weak. Lack of cultivation of network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culture, lack of network environment governance and lack of systematic educational theory support, etc. Therefore, the government needs to carry out governance and innovation from various angles. At the same time, it is necessary to perfect the Internet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construct a rigorous and orderly network cultural environment, establish and perfect the network democratic participation mechanism, and innovate the "cooperative" mechanism of network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Strengthen the network supervision mechanism; expand the network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attach importance to and strengthen the network political public opinion inspection and so on, gradually perfect the Chinese network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explore and innovate the Chinese network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way.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D6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蓝蔚青;加强对网络政治的研究[J];探索与争鸣;2001年02期

2 殷安阳;论网络政治时代[J];中州学刊;2002年03期

3 冯照光;谢英霞;;网络政治给政府工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4 杨伟民,吴显庆;论网络政治在我国的建立和发展[J];学习与探索;2004年05期

5 张文峰;论网络政治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影响[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6 李斌;;论网络政治文化的内涵、特征及功能[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7 毛寿龙;;“网络政治”带来了什么[J];人民论坛;2007年14期

8 朱艳仙;;网络政治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05期

9 李包庚;齐佳;;制约中国网络政治文化形成的几个因素[J];长江论坛;2008年03期

10 王彬彬;;网络政治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胡献忠;;网络政治的生成与青年政治意愿表达[A];网络时代的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六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0)[C];2010年

2 刘春春;;网络政治与政府的应对能力研究[A];中国社会学会2010年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佛山日报记者 曾君蔚;网络政治:影响选举的新力量[N];佛山日报;2012年

2 本报特派评论员 周虎城;对网络开放就是对公民开放[N];南方日报;2007年

3 ;网络政治的功效[N];人民代表报;2011年

4 中共嘉兴市委党校副校长、嘉兴市社联副主席 俞燕锋;“网络政治”与地方人大制度创新[N];嘉兴日报;2010年

5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 沈逸;“网络政治”难敌“沉默大多数”[N];文汇报;2012年

6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唐亚林;网络政治空间与公民政治参与[N];文汇报;2009年

7 肖楠;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的网络政治工作队伍[N];解放军报;2012年

8 邹奕萍;草根意见受关注 互联网成就“全民两会”[N];通信信息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曾白凌;网络政治表达的法律规制[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建军;我国网络政治发展的初探[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2 李子默;论理性网络政治文化的构建机制[D];河北大学;2013年

3 王越;网络政治段子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5年

4 吴丽丽;理性网络政治空间的构建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5年

5 潘恒;中国网络政治文化的形成、阙如与进路[D];苏州大学;2016年

6 许芳;论我国当代大学生网络政治表达现状及其引导策略[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7 秦连正;网络政治舆情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8 刘欣茹;大学生网络政治学习行为现状调查及其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6年

9 盛振华;武汉地区四所高校网络政治参与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10 王波;基于善治的中国政府网络政治舆情治理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16419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16419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a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