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论施洞苗族蓝靛技艺中的地方性生态知识

发布时间:2018-04-20 22:33

  本文选题:施洞苗族 + 蓝靛技艺 ; 参考:《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3期


【摘要】:贵州省施洞地区的制靛技术作为一项传统的生计方式,与当地的自然资源、原住民的生产智慧以及审美意识息息相关。在对施洞地区不同的蓝靛植物识别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其栽培技术、制取过程和生态价值进行相应的调研与分析,是考察该地区传统蓝靛技艺十分必要的途径。这些极具地方性生态意义的民族文化元素,是人类行为方式与生境相调适的结果,其中所蕴含的地方性知识也反映了自然环境和民间技艺之间的内在关联。
[Abstract]:As a traditional way of living, the indigo technology in Shidong area of Guizhou Province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local natural resources, the productive wisdom and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of the aborigines. On the basis of the identification of different Lonicera edulis plants in Shidong area, it is necessary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cultivation technology, production process and ecological value of Lonicera edulis. These national and cultural elements of local ecological significance are the result of the adaptation of human behavior and habitat, and the local knowledge contained therein also reflects the inher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folk skills.
【作者单位】: 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苗族古经采集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3&ZD137)
【分类号】:C9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段超;再论民族文化生态的保护和建设[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微;叶亚军;;论施洞苗族蓝靛技艺中的地方性生态知识[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3期

2 李然;;民族传统文化的生态重构与传承发展体系再造——以土家织锦为例[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3期

3 丁坦诚;张天成;;湘西土家族摆手舞的现状与发展研究——以永顺县双凤村为例[J];运动;2017年01期

4 杨向东;袁凌栻;;土家族摆手舞的文化生态与文化传承[J];贵州民族研究;2016年11期

5 赵宏武;;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生态学保护与传承[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6年06期

6 阿扎提古丽·依米提;;维吾尔族葫芦保护与发展研究[J];艺术科技;2016年06期

7 高纯;;广东连南瑶族自治县南岗古排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年02期

8 孔令平;;节日文化空间视域下民间舞蹈的传承与保护[J];节日研究;2015年02期

9 叶新才;朱峗;;旅游开发对旅游地文化生态的影响——以惠安女聚集地为例[J];三明学院学报;2016年01期

10 杨庭硕;杨曾辉;;树立正确的“文化生态”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基[J];思想战线;2015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何星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民族文化现代化[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马漓,

本文编号:17797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17797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3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